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零七一章 东君归来(2/3)

“看着风雪的势头,已经不大了,接下来就要停了。”

“也该停了。”

“子房,关外…应该好不少吧。”

“我这里…运气还行,损伤了不少房舍,这处常待的地方,竟然没有被砸中,也是一件幸事!”

一袭宽松合体的儒服常衫,束发木冠,方正挺阔的颜面上,细长的双眸多有神。

轻捋颔下短须,观面前跪坐的两位师弟,伏念笑语。

颜路师弟。

子房师弟。

距离上一次三人一处,还是帝国新岁立下不久,都过去数月了,若非这一次关中灾情之故,也不会有这个机会。

颜路师弟、子房…和上次所见没有太大的变化。

自己!

亦是一样。

自从始皇帝陛下巡视桑海之后,儒家就从齐鲁搬走了,小圣贤庄…百年盛况终究还是见不到。

是一件可惜之事,也是一件遗憾之事。

做下那件事抉择的是自己,自己…并不后悔。

地方不在了,儒家的人还在,以后一切都会有的,若是为坚守小圣贤庄,儒家就真的遭劫了。

一晃数年,儒家主要之人都来关中、关外了,还有一些弟子行走诸郡之地,齐鲁的动静不显。

若非灾情之事,若非风雪之事,自己也不会相召两位师弟前来。

一些事情…两位师弟在身前更好一些。

“关外有小小的风雪,不为大,难以同关中相比。”

“关外也无那般的冰雹子天候。”

“关中之地,多狼藉一片,来的路上,便是有闻咸阳城、咸阳宫都有不小的乱子。”

仍为那般的风度翩然,仍为那般神定自若,仍为那般器宇轩昂,仍为那般仪态俊然。

一袭浅蓝色的礼道袍服在身,随意梳冠,观之…略有不羁,略有潇洒,温文尔雅多韵。

张良拱手一礼,说道一些事情。

掌门师兄相召他们前来,大体意思可以猜出来,入关中,入目所观,多叹然。

那样的冰雹子落下,天降毁灭灾劫。

凡冰雹子笼罩之所,几乎没有幸存之地,伤亡的人更是很多很多,一路走来,自己诊治的都有数十人。

还有更多的人!

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

关外!

并无那般,好了很多。

“乱子,也只是乱子。”

“不为大。”

“只是咸阳宫的乱子,有传伤了帝国阳滋长公主,以始皇帝陛下的心思,不会对那些人轻饶的。”

“猛火油。”

“爆裂之物。”

“违禁的器物。”

“多有出现,接下来的动静不会小,关中汇聚的百家之人不少,也是为此,相请两位师弟前来我这里。”

“儒家!”

“自迁移关中之后,多为守中,不为外事,先前如此,现在如此,接下来也会如此。”

“子路师弟,你多在关中以北行走,你那里的情形如何?”

看着童子捧茶近前,伏念伸手取过一杯。

帝国一天下,诸子百家的人在关中很多很多,儒家更是其中比较显眼的一家。

数百年来的大家显学,还能够保存余力这般完整的,还能够保存传承这般好的,也只有儒家了。

儒家!

儒家的起势在将来,不在现在,故而,儒家不能出事,也不能有事。

帝国遵法道,儒道也有独到之处,不然,始皇帝陛下不会对儒家多一丝宽容。

那正是儒家的机会。

中央学宫!

护国学宫!

都是儒家的机会。

读书一道。

策论一道。

考核一道。

向来是儒家弟子所长,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儒家弟子入其中了,待一岁岁之后,通过两大学宫进入帝国诸郡的儒家弟子增多。

儒家的传承就有力了许多。

那个时间也许会很长。

但是。

比起已经算是沦亡的墨家。

比起已经遭受重创的农家。

比起其它的诸子百家。

儒家还有那般机会,天大的好处,先师的庇护,道理的恩泽,无论是谁…都不能影响儒家的未来。

谁都不可以。

这一次!

关中遭遇这样的灾情,和儒家自然没有什么关系,那样的灾情不是儒家弄出来的。

儒家也弄不出来。

然而。

一些人却想要将事情同儒家有些联系,前日就有收到秘密讯息,自己也亲手处理了一些事情。

那些宵小之人,想要将儒家拖下水?

这一次的机会!

是很好。

他们不能有成。

自己也不会让他们有成。

只是。

欲要将那样的事情圆满为之,还需要两位师弟的助力,关外之地,子房师弟掌管的比较多。

颜路师弟,虽然不欲理会一些事情,这个时候…也当用些心思。

既是为了儒家。

也是为了自身。

“那里还好,并无大样。”

“风雪有笼罩,冰雹子不多,郑国渠也没有什么损伤,居住在那里的民众无碍。”

“一些人也难为。”

手握茶盏,话语清静,一言一语多平和,多澄明,多安然,看向掌门师兄,颜路颔首。

“以两位师弟的聪慧,当明我相请你们在这里的缘故。”

“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些人希望将儒家卷入其中,儒家…不能卷入其中。”

“若然有碍,儒家数年来的辛劳都白费了。”

“将来的事情,也多很多麻烦。”

伏念轻呷一口茶水,语落,将茶盏落于面前的案上,拱手一礼,深深一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