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四三七章 奖赏难得(2/3)

秦国之力在中原乃至于整个山东之力越来越强了,他们愈发难以抗衡了,长远的良机难以窥得具体时间。

只要一味的等待,多无头无脑。

更有一点。

秦国一天下十余年了,诸国沦亡也有很长时间了,人心易变,人心难测,人心难以把控…。

当一件事的可成之机变得越来越小之时,总会引起一些人心思异动,引得一些人心思杂念横生。

那些是难以避免的。

多年来一直明里暗里的抗秦,日子是一般模样。

若是融入秦国,化入秦国的法道制式之中,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何况…那般事一直都有人做。

只是。

所做之人不为多。

纵然做了,秦国这些年因两大学宫的存在,对于山东诸郡各地的官府官吏选拔任用多出学宫。

他们的人,也难入其中。

机会!

来了。

这一次的雨势水灾极大,做好了,就能够让一些人先行做到那一步,融入秦国的力量,借助秦国的力量来恢复己身之力。

同样。

抗秦的目的完全可以不受影响。

将来若是有机会,或许还能更加便利。

若无机会,以他们的力量,稍稍倾泻之,便可令自己人得到更大的好处,在秦国攫取更多的力量。

加持自身,亦是不仅好处。

法子,琢磨起来可行。

是否真的可行?

一人之力,难以决断。

需要多人商量,需要多方商议,需要一同定下策略。

否则,单独一方行之,大可能要被看做背叛之举,期时,麻烦和隐患就会极大。

最终。

也没有落下彻底统一的结果。

有人认同认可。

有人反对。

有人觉得无所谓。

最后!

唯有先试一试。

便是有了数月来的一些事。

为了达成恢复力量、融入秦国、以谋长远…,调动的力量不少,付出的代价不少。

秦国官府给予的反馈不错,大都是不错的,为他们安稳治所之地有不小的助力。

有一些地方官府,则是持谨慎、戒备的神态,于那般人,也没有放弃,既然要做,既然要给,就要做好。

一日日过来。

眼下。

中原的雨势早已经过去。

水灾造成的损伤虽说还没有彻底恢复,然则,于各地官府而言,大体上已经恢复过半了。

欲要彻彻底底的恢复,非有数月之功乃至于更长的时间。

期间。

曾得到属地官府的一些言语,朝廷会有奖赏的,咸阳也会有奖赏的,连那位公子高都言会有有司给予奖赏的。

就是他们所要的。

所期待的。

无论奖赏是多是少,只要有,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后续之事,坐起来就会轻松许多。

现在!

他们一直在等待的收获…彭越这小子已经得到了?

在十余日前就得到了?

赐爵五大夫?

还有别的一些钱财绸缎赏赐?

这…怎么能这样?

都是做一样的事情,事情应该也都是一并传入咸阳的,现在怎么就只落下彭越一个人的?

彭越这小子都能得到咸阳的赐爵五大夫,位列秦国爵位第九级,算是普通爵位的顶点了。

咸阳那里还真是大方。

大方归大方,彭越这小子的奖赏下来了,他们的呢?

这样的赏赐…不是一次全部封授的吗?

道道目光落于彭越身上,瞅着彭越五大三粗的壮硕体格,还有梳理齐整的发髻,他运气这样好的?

“不错!”

“咸阳那里的奖赏已经下来多日了,因不为大事,也不为显耀的奖赏,便是没有宣扬。”

“尤其,于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嗯,诸位兄弟,武臣兄弟,你们…你们的奖赏还没有下来吗?”

彭越颔首一笑,听着与列一位位兄弟混杂一处的言语,略有粗犷的神容浮现丝丝惊奇。

“奖赏?”

“并未下来。”

“我等许多人都没有奖赏落下,彭越你…现在就有了,彭越,难道说咸阳那里对我等差别对待?”

“这一次中原水灾我等也是出力的。”

一人语气多有不悦,持手中酒杯重重的在案几上一放,多有沉闷之音回荡。

“去岁的水灾太大太大了,我有记性三四十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

“为了水灾,单单粮食都拿出超过千石,还有一些其它的助力,本地的刘县令还亲自于我嘉奖。”

“公子高更是亲自说过,朝廷不会忘记的,有司都会一一妥善处理的。”

“就是这样处理的?”

“彭越老弟,你…不会有特殊的门路吧?

你在咸阳有相熟的人?”

一人更为不满。

先不提事情的紧要与否,单单别人的奖赏下来了,自己等人没有,就令人心中十分不痛快了。

彭越!

他做的事情还不一定有他们多呢,拿出来的东西还不一定有他们多呢,偏偏他的奖赏已经下来了。

不由令人狐疑。

莫不是彭越在咸阳有特殊门路?

可以稳稳当当的?

毕竟,彭越交友广阔,真有那样的人,也不是不能够。

若如此,早知道他们也提前筹谋了,以至于现在的事情多被动,只有等待了。

也非不愿意提前筹谋,而是怕打草惊蛇,万一引得咸阳一些人的不悦和呵斥,可就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特殊的门路?”

“申阳兄弟,你太高看我了,我活了这些年,连咸阳都没去过,何以认识那里的人。”

“咸阳来的奖赏,我都有些意外呢。”

“那些事,我着实不知晓。”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