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四章 吕氏押宝(2/3)
“从海域回来,对那些消息有所知,王离先前在九原之地为事,也是刚调来东郡大营。”
“这就协助赈灾了?
是一个功劳!”
“嬴政对王氏一族还是信任的。”
“这…也没有什么吧?”
“秦国之势越来越强,我等欲寻良机,多难!”
“所能做的就是蛰伏,以待良机。”
“在蛰伏之时,也要壮大己身,以为良机到达,很好的为事。”
“如何才能尽快的壮大己身?”
“秦国的罗网就是一个例子!”
“罗网本是一个寻常的杀手组织,因吕不韦的缘故,将秦国黑冰台占据了。”
“依靠秦国之力,短短时间,就成为诸夏间实力、势力最为强大的杀手组织。”
“罗网的力量,诸夏间…无处不在。”
“我等完全可以仿效之。”
“借助秦国的力量,壮大己身。”
“同样借助秦国之力,不同的手段,借力也不一样。”
“若只是简单的融入秦国,占据一处地方,吸纳方圆之力,那样的做法太慢了,太慢!”
“吕不韦当年对罗网投入的心力很多,罗网得以有今日局面。”
“我等可以相比罗网,欲要也在短时间内壮大至很强的地步,需要有秦国强力之人的提携。”
“诸事先不论,兄弟,你说是否如此道理?”
“道理是这般,罗网?
罗网不是什么好东西,多年来,杀了我等好多好多人。”
“秦国强力之人的提携?”
“嗯?”
“大哥,你之意咱们接下来要投靠秦国贵人?”
“这…,如何可以?”
“真要那样做了,真要引来大麻烦了。”
“只是一个法子,如今尚未行之。”
“大麻烦。”
“大所得。”
“根据传闻中的消息,嬴政的身子近年来很不好,估计活不了多久,再活数年?
五年?
十年?”
“嬴政死了,谁是下一任天子?”
“远在九原的扶苏?”
“此刻在中原治灾的公子高?”
“或者咸阳宫的其它一些公子?”
“秦国的吕不韦当年不过一介商人,后来却成为秦国相邦,统摄政事,一举一动,颤动诸国。”
“吕不韦当年的押宝押对了。”
“如今的扶苏、公子高,是否很像秦国当年那个时候?”
“若可押宝,若是押中,所得岂非万千倍的还回来?”
“就算押宝押错了,我等也非损失所有,也非一无所得。”
“兄弟,你说这个机会如何?”
“在此期间,也能够避免很多很多麻烦。”
中年男子徐缓的将事情说道着。
那个郦食其有些东西,有些才学,虽没有直接指点出这道策略,却提点很多。
自己也非傻子。
琢磨之,完全可行。
完全可以很好的试一试。
“押宝秦国公子,以为将来秦国天子位?”
“可…到时候咱们该如何复国呢?”
借助秦国的力量,壮大己身,听起来可行。
押宝秦国公子,如当年吕不韦一样以谋大事?
可有更多所得?
就算可以做到。
复国呢?
吕不韦是卫国的人,他押宝有成之后,对卫国是什么样子?
可没有说对卫国有很多的恩泽落下。
反而,多有压制卫国,还极力将卫国的力量削弱。
别到时候那个什么公子高登位了,或者扶苏登位了,做出如吕不韦一样的抉择。
那就…惨了。
“自然是寻良机复国。”
“眼下的秦国,没有机会。”
“唯有等待机会。”
“在等待中壮大力量,有足够的力量之后,遇到好的机会,复国就在眼前了。”
“否则,就算有良机到来,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是难为。”
兄弟的反问很好。
何时可以复国?
复国!
是最终的目标。
那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而在不确定的事情之外,可以将一些确定的事情做好。
“大哥,你…你今儿说的事情很多。”
“那些事还是接下来再商量商量吧。”
“虽然我无法阻止,但…魏国的王族一脉,咱们只是旁支,魏豹他们的血脉更近。”
“因当年的魏咎之事,真要为一些事,还需要他同意。”
大哥说的事情不少。
许多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也可为。
是否可做,就不好说了。
现在不是以前,就算他们有心有力,别人不同意,也做不成,更别提远望了。
甚至于,别说做不成,说不定都有危险到来。
“魏豹!”
“一些事,需要同他商量,是否同意,另当别论。”
魏豹!
固然身份特殊,固然是大魏国残留之人的核心。
实则,这些年来,他并没有什么作为。
反而令魏国之力损伤许多。
欲行大事,魏国的力量必须只能有一个声音,先前的箕子朝鲜之事,郦食其有言,若是力量为一,难有今日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