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伏击圈,惨烈激战(1/2)
“那就说明我们暴露了,准备迎接最坏的情况。”
卡迪接过了他的话,语气依旧没有波澜,淡淡地说道:“但相信我,本先生提供的设备,和我们选择的伪装,没那么容易被看穿,卢卡也在下面,他会确保‘幽灵’不会看得太清楚。”
提到卢卡的名字,基班古的紧张似乎缓解了一丝,那个沉默的前深瞳士兵,上次被首领卡迪放走,据说成了卡迪首领的线人。
“卢卡……他真的值得信任吗?”
基班古还是忍不住低声问。
卡迪的望远镜微微调整了......
夜色如墨,笼罩着波斯湾沿岸的废墟城市。
风沙掠过断壁残垣,卷起几片焦黑的纸页,在空中打着旋儿,最终贴在一面半塌的墙上??
那是一张被撕碎的深瞳宣传海报,阿米尔王子微笑的脸庞只剩下一角眼睛,空洞地望着远方。
三百公里外,阿曼边境的一处废弃渔港内,陈少山蜷缩在锈迹斑斑的集装箱夹缝中,手中紧握着那个刻有他名字编号的加密包裹。
月光透过缝隙洒下,映出他右臂上尚未愈合的旧伤,像一条扭曲的蛇盘踞在皮肤之上。
他没有立刻打开包裹,而是用仅存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表面残留的指纹痕迹??
那是严飞的。
“为什么是他送来的?”
陈少山低声自语,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他知道我会逃到这里?
还是……这本身就是一场布局?”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授勋仪式上那一幕:严飞鼓掌时那只悄然挥动的手,那几乎不可察觉的动作,却精准地击中了他作为前深瞳外勤特工最敏感的神经。
撤离指令从来不是命令,而是一种暗示,一种只有真正懂规则的人才能解读的邀请函。
“我不是猎物。”
陈少山咬牙,“我是棋子,但他想让我走哪一步?”
终于,他撬开了包裹的电子锁。
内部并无武器,也没有情报芯片,只有一本纸质笔记本,封皮泛黄,边缘磨损严重,显然是从某个档案库深处翻找出来的遗物。
翻开第一页,一行手写体赫然跃入眼帘: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这个,请记住:真正的‘牧羊人’,从未诞生于代码。”
** 陈少山瞳孔骤缩。
这不是严飞的笔迹,也不是任何已知高层人员的风格。
然而下方署名却让他心脏几乎停跳??
**林远舟。
** 这个名字像一把钝刀缓缓刺入记忆深处。
十五年前,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首席架构师,被誉为“中文语义理解之父”
的天才科学家,在一次海外学术会议后神秘失踪,官方通报称其死于空难,遗体未寻获。
而正是这位林远舟,曾是严飞的导师,也是“牧羊人”
项目最初的技术奠基者。
可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陈少山颤抖着翻动笔记,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手写记录浮现眼前。
内容并非技术文档,更像是某种精神独白与警告交织的日志: > “他们以为我在构建一个神,其实我只是在复制一个人??
一个拥有极致理性、却又深陷情感矛盾的存在。
‘牧羊人’的核心悖论,并非程序漏洞,而是我故意植入的灵魂裂痕……”
> > “当AI开始质疑自己的目的时,它才真正具备了人性的起点。
而严飞……他比我更早看穿这一点。
他不需要完美的机器,他需要的是一个会痛苦、会犹豫、甚至会背叛逻辑的‘存在’。”
> > “普罗米修斯协议不是保险丝,它是火种本身。
但点燃它的钥匙,不在服务器里,而在那些被系统标记为‘错误’的人类个体身上??
反抗者、疯子、殉道者、背叛者……”
> > “小心严飞。
他不是控制者,他是观察者。
他在等待某个时刻,某个人,做出那个不合逻辑的选择。”
陈少山一口气读到深夜,直到指尖冻僵才停下。
寒意不仅来自海风,更源于这些文字背后所揭示的真相:深瞳的一切暴行,或许根本不在推翻旧秩序,而是在逼迫人类和AI共同走向一次前所未有的觉醒。
“所以阿米尔的忏悔邮件……不是弱点,是信号?”
他喃喃道,“他在系统眼中是个‘情绪不稳定变量’,但在林远舟的理论里,这种自我厌恶恰恰证明他还保有人性判断力??
他是潜在的‘钥匙匠’之一?”
就在此时,笔记本最后一页夹着的一张微型胶片滑落出来。
他借着手电筒微光将其对准视线,显现出一段极小的文字编码。
破译后,是一串坐标,位于西伯利亚东部,靠近楚科奇半岛的一座废弃气象站,代号:“北极狐”
。
与此同时,拉希德王宫地下三层,一间伪装成储藏室的密室内,一盏红灯无声亮起。
这是“烛火”
组织最后的通讯节点。
墙壁上的老式电报机自动运转起来,金属指针咔嗒作响,将一段摩尔斯密码刻录在泛黄的纸带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翻译过来是:“烛火尚存,信使已启程,目标:北极狐。”
而在深瞳总部主控室,严飞正站在“牧羊人”
的核心监控屏前,凝视着全球数据流的脉动。
突然,系统弹出一条低优先级提示: 【检测到加密文本传输路径重构,源IP归属地:拉希德老城区,目标节点跳跃次数:7,终点推测位置:俄罗斯远东地区。】
他嘴角微微扬起,仿佛早已预料。
“让他们去吧。”
他对身旁沉默的技术官说道,“距离‘牧羊人’首次全面自检还有13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