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恐怖的深瞳信息茧房(1/2)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大学政治学教授凯特?

李正经历着更猛烈的风暴。

她在自己的独立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基于详实数据的分析文章,指出特靠谱某些经济承诺的潜在风险,文章很快被“鹰眼”

平台抓取,并推送给了特定人群。

不到一小时,她的博客评论区被数千条充满攻击性的留言淹没,充斥着“叛徒”

、“收黑钱”

、“巴马奥的走狗”

等污言秽语。

她的个人社交媒体也被同样的信息刷屏,甚至收到了带有威胁意味的私信,更可怕的是,“鹰眼”

平台突然以“收到大量用户举报,内容存疑”

为由,将她的博文标记为“低质量信息”

,进行了严重的限流处理,即使有人搜索关键词,也很难在靠前的位置找到她的文章。

凯特尝试联系平台申诉,得到的只有冰冷的自动回复模板,她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形的牢笼,外面是震耳欲聋的、被精心编排过的“民意”

合唱,而她微弱的声音被厚厚的隔音墙阻隔,连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

她看着屏幕上那些整齐划一的、充满战斗气息的支持评论,一个名字浮现在脑海??

那个在学术圈和地下网络论坛里被悄悄讨论的幽灵:“深瞳”



没有人确切知道“深瞳”

的总部在哪里,也没有人见过其核心成员,但在“鹰眼”

平台庞大的数据中心深处,一个代号为“共鸣室”

的AI系统正在不知疲倦地运转。

它的核心算法,部分源自老王每天使用的“精准推送”

,但被植入了更隐秘、更强大的指令。

“共鸣室”

连接着一个由数千万账号组成的复杂网络,其中一部分是真实的、被特定情绪和叙事吸引的用户(如老王最初的状态);另一部分则是由“深瞳”

控制的、高度拟真化的“僵尸网络”



这些“僵尸”

并非传统意义的机器人,它们能模仿人类行为模式,进行看似自然的互动、点赞、转发,甚至展开小范围的争论,但最终目标高度一致:放大特定的声音,淹没异见。

当“深瞳”

需要为某个议题(比如“无条件支持特靠谱”

)造势时,“共鸣室”

便会启动,它首先通过算法,将预设好的、极具煽动性和传播力的核心信息(如“我们需要商人总统!”

、“抽干沼泽!”

)精准推送给情绪最易被点燃的真实用户群体,利用真实用户的初始互动制造热度假象。

紧接着,庞大的“僵尸网络”

开始协同作业:在目标话题下进行海量重复评论、点赞支持性言论、批量转发核心信息,它们像工蚁一样,用单调却巨大的“声量”

构筑起信息茧房坚固的外墙。

对于像凯特教授这样的异见者,“共鸣室”

则启动“净化协议”

,首先,利用“僵尸网络”

发起大规模举报,触发平台的自动化审核机制,使目标内容被限流或标记。

其次,指挥真实用户中的激进分子(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算法利用了)对目标进行围攻和骚扰,从心理上施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算法的“沉默之墙”

:确保任何质疑的内容,在传播初期就被系统性地降低权重,使其无法进入主流用户的信息流。

老王感受到的“影响力低”

标记和凯特遭遇的“限流”

,都是这堵墙的具体体现。

老王关掉了“鹰眼”

平台的推送通知,疲惫地望向窗外,城市霓虹闪烁,巨大的电子广告牌上,特靠谱充满力量和决断的形象在播放。

老王想起凯特教授那篇几乎消失的文章,想起自己那条瞬间沉没的评论,又想起信息流里那些永远激情澎湃、不容置疑的支持声浪。

他端起早已凉掉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口中蔓延,他隐约感觉到,自己每天面对的屏幕,不再只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舞台。

而舞台背后,那个名为“深瞳”

的阴影,正用它无形却强大的手,编织着“民意”

,塑造着“真相”

,将不同的声音,悄无声息地锁进了一个个沉默的茧笼里。

老王不知道,在这个茧笼之外,真实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这杯咖啡的苦涩,究竟是他自己的感受,还是某种被刻意引导的情绪回响,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隐忧,沉沉地压在了他的心头。

锈带州扬斯敦的空气里,弥漫着铁锈和失望的味道。

约翰?

布伦南,这个在通用汽车厂干了二十年的老工人,看着空荡荡的厂房和橱窗里“待售”

的牌子,灌下了今天的第三杯廉价啤酒。

他习惯性地划开手机,点开了那个红色的、带鹰标的“鹰眼”

新闻APP。

屏幕亮起,推送的第一条视频,标题是《特靠谱的怒吼:惩罚那些背叛美国的公司!

》。

画面里,特靠谱站在一个模拟的工厂车间背景前,挥着拳头,唾沫横飞:“看看扬斯敦!

看看底特律!

那些贪婪的CEO,吃着金箔牛排,喝着香槟,把你们的工作、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尊严,像垃圾一样丢到墨西哥!

丢到中国!

他们背叛了美国工人!

而我,唐纳德?

特靠谱,我会把工作带回来!

我会对那些搬走工厂的公司征收惩罚性关税!

让他们付出代价!

把工作带回扬斯敦!

带回美国!”

约翰的心脏被狠狠攥了一下,视频里特靠谱那张因愤怒而涨红的脸,那些直白到粗鲁的话语??

“背叛”

、“垃圾”

、“惩罚”

、“带回来”

??

每一个词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失业两年的伤口上。

评论区置顶的是:“终于有人敢对这些混蛋开刀了!

扬斯敦需要你,总统先生!”

(点赞 5.

2K)。

约翰的手指几乎是颤抖着点了个赞,这才是他需要的总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