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我孙媳妇来了!(1/2)
沈知澜正捧着热茶小口喝着,闻言解释道:“那不一样,隔壁是庙寓。”
“有些大香客为了祈福还愿,会在寺里住上一段时间,庙里就会安排他们住在那儿。”
林见疏忽然想起了奶奶送给她的那个护身符,也是在普陀寺求的。
难道……奶奶这段时间,一直都住在这里?
不多时,几位小沙弥端着斋饭走来。
饭菜在桌上一一摆开,虽是素斋,却做得极其精致,清淡雅致。
几人落座,用完了午餐。
刚一吃饱,林见疏起身就想往外走。
“我去隔壁院子......
暴雨过后第七天,山间雾气仍未散尽。嵇寒谏站在训练场边缘的?望塔上,目光扫过整片营地。新一批志愿者正在泥泞中进行负重拉练,有人摔倒了又被同伴扶起,没人喊累,也没人退缩。他低头看了眼手表??晚上九点五十八分。
手机震动起来,是林见疏发来的消息:一朵向日葵表情包,附言“今天吃了你最爱的豆角焖饭”。
他嘴角微扬,回了个“嗯”字,又补了一句:“别熬夜。”
她没再回复。他知道她在忙。自从星河集团启动“拾光公益信托”后,她的行程排得比过去更满。董事会虽已无法干预项目运作,但暗流从未真正平息。有媒体开始炒作“林见疏借公益洗白资本原罪”,也有匿名信指控她利用遗属名义敛财。她从不回应,只是一次次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矿工家庭的客厅、偏远学校的教室、救援队的临时驻地。
而秦砚,像一缕幽魂,始终游走在风暴边缘。
三天前,缅甸警方突袭那座热带雨林中的别墅,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唯一留下的,是一份被烧毁大半的文件残页,上面依稀可见“恒远-周氏-北境能源”字样,以及一个代号:“夜枭”。
姜昕连夜将资料传给林见疏。她盯着屏幕良久,忽然问:“你还记得十年前那场化工厂爆炸吗?当时死了十二个工人,事故原因说是设备老化。可后来有目击者说,当晚看到一辆挂着军牌的黑色越野车离开现场。”
嵇寒谏皱眉:“你是说……‘夜枭’那时候就在活动?”
“不是可能。”她声音低沉,“我查过档案。那辆车登记在一位退役少将名下,而这位将军,正是前国安副局长的老战友。”
两人同时意识到:这张网,比他们想象的更深、更老。
第二天清晨,一封匿名信寄到了西南营地。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页打印纸,写着一行字:“你们动了不该动的人,光会引来黑暗反噬。”
嵇寒谏将信件锁进保险柜,召集骨干开会。他没提具体内容,只强调加强安保、暂停对外公开活动。散会后,他单独留下赵岩。
“你带几个人,去查最近三个月所有进出营地的车辆记录。特别是夜间来访者。”他说,“另外,联系云南边防的朋友,盯住中缅边境几个非正规通道。”
赵岩点头:“你觉得……他们会动手?”
“不是觉得。”嵇寒谏望着远处起伏的山脊,“是他们已经输了第一步??当真相被公之于众时,他们就只能靠暴力收场了。”
果然,当晚八点,基地外围监控拍到两辆无牌皮卡在三公里外停下,四名男子徒步接近警戒线。红外系统刚触发警报,对方就迅速撤离,动作专业得不像普通雇佣兵。
嵇寒谏立即上报当地公安,并通知林见疏。
电话接通时,她正准备参加一场闭门听证会。“我已经让国安的朋友跟进。”她说,“但他们能做的有限。现在调查组内部也有分歧,有些人坚持认为这是‘企业之间的商业纠纷’,不愿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威胁。”嵇寒谏冷声道,“明天我把上次矿难幸存者的口述视频公开,连同那份七十三页报告的部分内容。我不指望一次打垮他们,但至少让公众知道,这不是什么恩怨情仇,而是一群人用血肉铺路,才换来的一点点正义。”
林见疏沉默了几秒,轻声说:“你要小心。一旦公开,他们不会再试探,而是直接出手。”
“我知道。”他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可如果我们连这点勇气都没有,那些死去的人,就真的白死了。”
次日上午十点,#矿难背后的利益链#话题突然爆火。一段五分钟剪辑视频在网络疯传??画面里,嵇寒谏蹲在废墟旁,握着一名幸存矿工布满裂口的手;老人颤抖着说出当年如何被威胁封口,如何眼睁睁看着二十多个兄弟埋在井下;镜头最后定格在一张泛黄的照片上:一群穿着破旧工装的男人站在矿口前笑着合影,日期是塌方前一天。
不到两小时,播放量破亿。评论区涌来数万条留言:
“我爸也是矿工,看完哭了。”
“这些人不是贪官,是吃人骨头的鬼!”
“支持彻查到底!!”
与此同时,星河集团总部楼下聚集了上百名记者和抗议群众。保安被迫封锁大门,直升机在空中盘旋拍摄。林见疏却在此刻走出电梯,一身浅灰套装,神情平静如常。
她没有接受采访,而是径直走向广场中央,打开投影仪,播放另一段视频??《遗孤日记》。那是由十七位遇难者子女亲手录制的独白合集。一个十二岁女孩哽咽道:“爸爸走的时候,我还在背乘法表。现在我会解方程了,可他再也听不到了……”
人群安静下来。有人开始抹泪,有人默默举起手机录像。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商务车疾驰而来,在距她十米处急刹。车门打开,一名西装男子快步上前,递上一份法院传票。
“林女士,您因涉嫌散布不实信息、损害企业名誉,已被周氏集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五千万。”
她接过传票,看也不看,直接撕成两半,扔进风里。
“告诉周承业,”她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一个镜头,“等他儿子从缅甸回来,我亲自问他,那一夜他有没有听见地底下的哭声。”
全场哗然。
当天下午,中央纪委官网发布通报:已对多名涉嫌参与矿难瞒报的公职人员立案审查,其中包括两名厅级干部。公安部宣布成立专案组,彻查“恒远系”资金非法跨境转移案。
舆论彻底倒向正义一方。
然而,嵇寒谏却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尚未开始。
三天后,联合国峰会召开前夕,林见疏启程前往日内瓦。临行前夜,她与嵇寒谏视频通话。
“你说得对。”她笑着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演讲,是我们把光送出去的机会。”
“记住,”他叮嘱,“在国外更要小心。别单独出行,别接受任何私人邀约。”
“明白。”她眨眨眼,“我会乖乖的,等你来接我。”
航班起飞六小时后,消息传来:林见疏所乘航班因机械故障紧急迫降迪拜机场。机组称引擎出现异常震动,需全面检修。
嵇寒谏第一时间联系航空公司,得到答复却是??飞行日志显示一切正常,所谓“故障”并不存在。
他心猛地一沉。
立刻拨打林见疏电话,无人接听。
他调取她的定位权限,发现手机信号最后一次出现在迪拜市区某酒店停车场,之后便彻底消失。
“赵岩!”他冲出帐篷,“备车!我要马上回京!”
“可是……营地这边??”
“现在什么都比不上她重要!”他吼道,“如果她出事,我们做的一切都没意义!”
三小时后,他登上飞往阿联酋的航班。途中收到姜昕密报:国际刑警组织刚刚接到匿名举报,称“星河高层携带敏感数据企图逃亡海外”,并附有一段伪造的出境记录。
“是陷阱。”嵇寒谏盯着屏幕冷笑,“他们想把她变成‘叛国者’,合理清除。”
抵达迪拜已是凌晨。他通过中国驻当地使馆协助,调取酒店周边监控。画面显示,林见疏确实在机场被接走,乘车前往一家名为“棕榈湾”的五星级酒店。但她并未入住登记房客名单,且车辆进入地下车库后,再未驶出。
更诡异的是,酒店当晚临时停电十五分钟,监控系统恰好中断。
嵇寒谏带着两名当地华人保镖潜入地下车库。他们在B3层发现那辆接送车,车内空无一人,但后座留有一枚纽扣式追踪器??显然是她悄悄留下的线索。
追踪信号指向城郊一处废弃工业园区。
深夜两点,三人摸黑靠近目标厂房。透过破碎的玻璃窗,他看见里面灯火通明。几名持枪男子来回巡逻,中央会议室里,林见疏被软禁在沙发上,手腕上有轻微淤青,但神态镇定,正与对面一名戴金丝眼镜的男人对话。
那人正是秦砚的心腹助理。
“林小姐,只要你签署这份声明,承认所有调查都是诬陷,我们就放你走。”男人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否则,明天全世界都会看到你‘叛逃’的新闻。你的基金会会被查封,你的名字将成为耻辱。”
林见疏冷笑:“你以为我会怕这些?真正该害怕的是你们。因为你们知道,只要我还活着,真相就不会死。”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脚步声。增援即将到达。
嵇寒谏不再犹豫。他示意保镖分散包抄,自己从通风管道潜入。十分钟内,三人配合默契,制服两名守卫,切断电力总闸。
黑暗降临瞬间,他破门而入,一把将林见疏护在身后。
“我说过,每天十点要收到你的消息。”他低声说,枪口稳稳对准对方眉心,“你失约了。”
秦砚助理脸色煞白:“你……你怎么可能这么快找到这里?”
“因为她留下了记号。”嵇寒谏冷冷道,“而且,你们犯了个致命错误??低估了一个女人在绝境中的冷静。”
林见疏从口袋掏出微型录音笔:“顺便告诉你,刚才那段对话,我已经全程录下。包括你说‘上级指示不惜一切代价让她闭嘴’。”
男人瘫坐在地。
后续行动由当地警方接手。中国大使馆迅速介入,以“侵犯公民人身自由”为由提出严正交涉。二十四小时内,事件登上全球主流媒体头条,《纽约时报》称其为“跨国权力黑幕的冰山一角”。
一周后,林见疏站在日内瓦万国宫讲台上,身后大屏缓缓浮现标题:《光,来自每一个不肯闭眼的人》。
她讲述了十年来追寻真相的历程,讲到矿工的沉默、遗属的眼泪、救援队员的坚守,也讲到自己如何从一个豪门千金,成长为敢于对抗黑暗的战士。
“有人问我,为什么非要揭开伤疤?我说,因为伤口不会因遮掩而愈合,只会腐烂。而我们选择掀开它,不是为了展示痛苦,是为了让阳光照进去。”
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演讲结束当晚,嵇寒谏牵着她的手漫步湖畔。月光洒在莱芒湖面,波光粼粼如同碎银。
“接下来呢?”她问。
“继续建更多的救援点。”他说,“明年春天,我想在西北戈壁建一个极端环境实训基地。还要推动立法,让心理干预成为救援人员的标配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