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大师,我想问姻缘(1/2)
“当时,施主眉间黑气缠绕,乃大劫压顶之兆,老衲还曾为你卜过一卦,卦象凶险至极,却也绝处逢生。”
林见疏愣住。
“今日再见……”悟尘大师的视线在两根签文上流转,“施主的命数已然更改,大劫已渡,死劫已消。”
“只是……”
他话锋一转,手指轻轻点了点那一好一坏两根签。
“此乃福祸相依之相。施主的命格如滔滔江水,已然改道,前路是何光景,连老衲也勘不破了。”
林见疏觉得神奇,正想追问,大师却抬手止住了她。
“女施......
清明过后,春意渐浓。林见疏回到星河总部的第一天,便召开了年度战略复盘会。会议室落地窗外是整座城市的天际线,阳光斜照进来,在长桌中央投下一道金边。她坐在主位,身侧空着一个座位??那是为嵇寒谏留的。
他还没到。
会议开始十五分钟后,门被轻轻推开。嵇寒谏穿着深灰色夹克,肩上还带着山间清晨的凉气。他朝林见疏点头致意,坐了下来。陈放扫了眼时间,正要开口,却被林见疏抬手制止。
“等他,值得。”
一句话轻描淡写,却让在场所有人心里一震。
“今天议程有三项。”林见疏翻开文件,“第一,星火助农项目第二阶段全面启动,新增三个试点县,覆盖人口预计突破二十万;第二,‘星河应急’基金会已通过民政部审批,将在六省设立培训中心,首批教官由赵岩带队赴云南集训;第三??”她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董事,“我决定成立‘真相回溯计划’专项组,重启十年前那场矿难的所有未解之谜。”
空气瞬间凝固。
陈放猛地抬头:“林总,这……是不是太冒险了?当年结案报告早已归档,涉事官员多数调任或退休,现在翻出来,不仅牵连甚广,而且极易引发舆论反弹。”
“所以我才要现在做。”林见疏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周承业虽死,但他的关系网并未彻底瓦解。有些名字藏在档案深处,有些证据被刻意模糊处理。我们不能让那些死去的人,永远背负‘失踪’的标签。”
嵇寒谏低声道:“我可以提供当年调查组内部的部分原始记录,虽然大部分已被销毁,但我记得关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林见疏看向他:“你不怕再被卷入漩涡?”
“怕。”他坦然承认,“但我更怕闭上眼时,听见矿井里那些喊不出声的呼救。”
会议持续了四个小时。最终,董事会以五比三通过提案。真相回溯计划正式启动,代号“拾光”。
散会后,林见疏与嵇寒谏并肩走出大楼。春风拂面,梧桐新叶沙沙作响。
“你知道吗?”她忽然说,“小时候我最怕黑。每次停电,我都躲在衣柜里不敢出来。后来父亲告诉我,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光,却没人愿意点亮它。”
嵇寒谏停下脚步,看着她侧脸:“所以你现在做的,不只是补偿过去,是在替所有沉默的人点灯。”
她笑了笑:“那你就是那个帮我扶住灯架的人。”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十年风雪都化作了此刻微风。
一周后,真相回溯小组正式运作。办公室设在星河大厦地下二层,安保级别堪比金融风控中心。核心成员仅有五人:林见疏、嵇寒谏、姜昕、一名前公安刑侦专家,以及一位精通数据恢复的技术员。
他们从最基础的资料入手??当年事故上报延迟了整整七小时。而这七小时内,至少有三十名幸存矿工因救援不力窒息而亡。
“问题出在谁手里?”林见疏盯着屏幕上的通讯日志。
“市应急管理局值班室。”技术员调出一段模糊录音,“当晚接线员接到报警电话后,没有立即上报,反而打了三通私人电话,其中一通打给了周氏集团驻地办主任。”
“这就是证据链的起点。”嵇寒谏冷声道,“他们知道塌方不是意外,而是违规开采导致的地压失衡。只要拖过黄金救援期,就能把责任推给‘自然灾害’。”
林见疏指尖轻敲桌面:“找到那个接线员。”
两天后,人在邻省一个小县城被找到。他曾是公务员,如今在菜市场卖鱼。面对突然出现的调查组,他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我不想说……说了也没用。”他喃喃道,“他们都死了,连证人都没了。”
“还有活着的。”嵇寒谏站出来,“赵岩就是其中之一。他当时是副矿长,亲眼看见你们怎么封锁消息、伪造日志。”
男人终于崩溃,哭着交代:“是上面下的命令!说是‘维稳需要’!我还年轻,不想丢饭碗啊……”
这份口供被加密上传至中央纪委举报平台,同时抄送国家监察委。三天后,中纪委介入调查,成立专案组。
舆论再度沸腾。
媒体纷纷打出标题:《十年沉冤重见天日?星河集团掀起反腐风暴》《豪门千金化身正义使者,背后男人竟是昔日“污点英雄”》
网络上两极分化严重。有人称林见疏为“商界清流”,也有人质疑她借公益之名行政治投机,甚至有匿名账号爆料:“林见疏与嵇寒谏婚姻系炒作产物,实为利益捆绑。”
绯闻传到公司内部,姜昕怒不可遏:“要不要我把婚礼视频发微博澄清?那天全场三百嘉宾作证!”
林见疏却只是淡淡一笑:“随他们说去。清者自清,浊者自困。”
倒是嵇寒谏主动提出召开新闻发布会。
当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他一身黑色西装,站在聚光灯下,神情肃穆。
“各位记者朋友,我不是来辩解的。”他说,“我是来还原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随后,他拿出一份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他在看守所期间偷偷记录的证词摘要,包括每一名遇难者的姓名、家庭住址、最后通话内容。
“这里面有十七个孩子失去了父亲,九位母亲从此疯癫,五个老人在等待赔偿金的过程中离世。”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刀,“有人说我该感恩林见疏救了我。可我想说,真正该被感谢的,是那些至死都没能发出声音的人。”
现场一片寂静,有人悄悄抹泪。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和林见疏的关系。”他继续道,“我们在彼此最狼狈的时候相遇,也在最坚定的时刻选择了对方。如果这叫捆绑,那我宁愿一辈子都不松开。”
发布会结束当晚,热搜前十占据七条。#嵇寒谏 我们不是恋人 是战友# #林见疏 你配得上这个世界最好的光# 持续霸榜。
而在京城某高档会所包厢内,秦砚独自饮酒至深夜。电视正播放着发布会录像,画面定格在他曾经熟悉的脸庞上。
助理小心翼翼进门:“秦总,董事会的意思是……暂时停止对林氏的敌意收购计划。”
秦砚冷笑一声:“她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会被一句承诺困住的女孩了。她飞走了,飞得比我想象中还要高。”
他仰头饮尽杯中酒,眼神晦暗不明。
“通知海外账户,资金全部撤回。另,关闭北京分公司。”
一个月后,真相回溯计划取得重大突破。专案组顺藤摸瓜,挖出一个横跨政商界的腐败链条,涉及六名厅级干部、三家国企高管,以及周承业生前最后一笔高达两亿的秘密转账。
这笔钱的流向,最终指向一家名为“恒远信托”的离岸公司。
林见疏亲自带队追查,发现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竟是一名早已“病逝”的 former 安全局副局长。
“他在装死。”嵇寒谏翻阅国际刑警协查函时冷笑,“十年前矿难后他就消失了,原来躲在东南亚养老。”
“那就把他请回来。”林见疏拨通外交部领事保护热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与此同时,星火助农项目迎来首个丰收季。高原藜麦、有机燕麦、野生菌菇通过冷链物流直达一线城市高端超市。林见疏再次开启直播带货,这一次,她邀请了几位受益农户走进镜头。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握着话筒,用方言哽咽道:“以前种地赔钱,娃儿们都出去打工了。现在路修好了,网也通了,我家三个月赚了一万八!我要供孙子读大学!”
弹幕瞬间爆炸:
【这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林董直播间比选秀还催泪!】
【求开放认养农田计划!我想承包一亩地支持乡村振兴!】
订单量一夜暴涨三百倍。物流公司连夜增派车队,全国调配运力。
而在这片繁华之外,嵇寒谏却悄然启程前往西南边境。
临行前夜,他站在阳台上抽烟,林见疏走过来夺下烟头扔进花盆。
“又熬夜?明天还要赶飞机。”
“睡不着。”他望着城市灯火,“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没做完。”
她靠在他肩上:“你会回来的,对吧?”
“当然。”他低头吻她发丝,“我只是去教年轻人怎么救人,又不是去隐居。每个月都会回来,陪你开会、吵架、吃火锅。”
她轻笑:“那你得记得带特产回来。上次你说的野生蜂蜜呢?”
“这次一定带。”
第二天清晨,她送他到机场。安检口前,他忽然转身将她搂进怀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吻了下去。
周围响起零星掌声和手机快门声。
“别想我。”他低声说。
“不可能。”她红着眼眶,“我会每天查你的航班动态。”
飞机起飞后,林见疏回到办公室,收到一条来自西南山区小学的视频邮件。孩子们齐声喊:“林妈妈!我们学会写作文啦!我们要把春天种下的土豆画下来寄给你!”
她笑着流泪,立刻回复:“告诉小朋友,阿姨要用他们的画做明信片,送给全世界的好心人。”
半个月后,嵇寒谏在当地培训基地收到包裹??一本手工装订的画册,封面写着《送给嵇爸爸的救援队日记》。翻开第一页,是一个小男孩画的消防车,旁边歪歪扭扭写着:长大我也要当英雄,像嵇叔叔一样勇敢。
他久久凝视那幅画,眼底泛起温热。
就在这一天,国际刑警传来消息:前副局长已于缅甸被捕,正准备引渡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