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64章 老婆夹的就是好吃(2/2)

她在最新一页写下:

> **今天,我们送走了一个梦。

> 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

> 星芽问我,为什么人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 我说,也许正是因为会失去,才会拼命记住。

> 而记住,就是另一种重逢。**

笔尖停顿片刻,她又添了一句:

> **陆沉舟,如果你真的曾在某一世选择别人,请原谅我此刻的自私。

> 因为这一生,我终于明白??

> 爱不是谁先出现的问题,而是谁愿意留下来听完整个故事。**

窗外,风正吹过铃铛。

叮??

悠长,清亮,像是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应了一声。

而在太平洋最深处,“深蓝回廊”遗址上方,原本荒芜的海底沙地上,竟悄然冒出一簇簇晶莹的珊瑚。它们呈半透明状,内部流动着微弱的蓝光,每当月升潮涨,便会同步闪烁,宛如整片海域在呼吸。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唯有卡洛斯盯着监测画面喃喃自语:

“这不是自然演化……这是记忆的具象化。”

“它们在替那些再也说不出话的人,继续活着。”

数日后,舟山港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别课。

主题是《如何用声音拯救世界》。

老师拿出一支铜哨,递给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

“试试看。”她说,“哪怕只是轻轻一吹,也可能有人正在等着听见你。”

男孩犹豫了一下,鼓起腮帮,用力吹响。

哨音短促,走调,甚至有些刺耳。

但教室外,走廊尽头,另一个躲在拐角处的女孩悄悄抬起了头。

她的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哭过。

此刻,她抿嘴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同样的铜哨,回应了一声。

两道哨音交错而过,像两只笨拙却执着的小鸟,在空中撞了个满怀。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某间病房里,一位昏迷多年的植物人患者,手指忽然轻轻抽动了一下。

监护仪上的脑电波图谱,显示出一段清晰的共感谐振曲线。

值班医生瞪大双眼,反复确认数据来源。

最终,他在病历本上写下一句备注:

> **患者今日首次呈现对外界音频刺激的主动回应。

> 刺激源:不明。推测为远程群体共感影响。**

这世上,总有人不相信声音的力量。

可总也有人固执地相信??

哪怕只是一声哨响,也能劈开黑暗,照亮某个角落里正在坠落的灵魂。

苏晓禾不知道这些事。

她只知道,每个清晨醒来,星芽都会拉着她跑到窗边,指着天空说:“看,蓝色的!”

她只知道,每当夜幕降临,倾听之塔的铃铛总会适时响起,不多不少,恰好一声。

她只知道,陈岸依旧会在她练哨时默默站在身后,递来一件外套,不说一句话,却让她觉得整个世界都很暖。

有一天傍晚,夕阳熔金。

两人并肩坐在塔顶台阶上,看着归鸟掠过海面。

“你说……这一切会有尽头吗?”她忽然问。

陈岸沉默良久,反问道:“你觉得钟声有尽头吗?”

“什么意思?”

“钟敲完最后一响,声音消失了,可它的震荡还在空气里传播,还会被人记住,会被写进诗里,传给下一代。”他转头看她,“真正的结束,不是停止发声,而是再也没人愿意倾听。”

苏晓禾笑了。

她靠在他肩上,轻声道:“那我们就一直听下去吧。”

风起。

铃响。

哨音遥遥传来,不知始于何处,也不知终于何方。

就像爱。

从来不需要起点与终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