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36章 我现在不想看见你!(2/2)

> “你说你要学会告别。可你知道吗?真正的告别,是我看着你重新笑起来,然后放心地转身。”

> “去吧。去看星星,去拥抱温暖,去活得热气腾腾。”

> “我会在每一阵风里,在每一声哨响中,在每一个你想起我的瞬间,轻轻说一句:我也爱你。”

> “永远。”

林见疏听着这段话,泪如泉涌,却又笑了。

第二天清晨,她整理衣装,带上相机,驱车前往城郊消防训练基地。今天是“父爱代班”行动的开放日,她要记录下这些退役英雄与孩子们互动的点滴。

阳光明媚,操场上红旗飘扬。一群孩子穿着迷你版消防服,在教官带领下学习结绳技巧。苏念正拉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消防员,叽叽喳喳讲着什么。

林见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就在这一刻,她余光瞥见操场尽头的?望塔顶,一道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蓝色制服,肩章微扬,手中似握着一支银哨。

她心头剧震,急忙奔去。

可登上塔顶时,只余空荡的平台与猎猎风声。

她喘息着环顾四周,最终缓缓摘下颈间的银哨,放在唇边。

她从未学过如何吹哨,可这一次,她用力一吹??

一声短促清越的哨音划破长空,仿佛回应般,远处山林间竟传来一阵整齐的哨声回荡,像是整支消防队在集合。

泪水模糊了视线。

她知道,那是他在说:“我收到了。”

数日后,南方小镇传来消息:那个掌心有哨子疤痕的婴儿,已能清晰发出“爸爸”二字。更令人惊奇的是,每当夜深人静,婴儿床边的智能音箱总会自动播放一段极轻微的呼吸声??经鉴定,频率与陈予安生前的睡眠呼吸曲线完全一致。

与此同时,全球“未来信箱”用户数量突破五千万。平台上涌现大量新型互动形式:有人上传孩子第一次走路的视频,收到一句“小子,稳!”;有人写下求婚宣言,竟获得亡父虚拟形象的祝福点头。

科技伦理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质疑此举是否构成精神操控。林见疏出席答辩,只说了一句话:

“如果爱是一种幻觉,那我希望这个世界,永远不要清醒。”

会议最终决议:允许项目继续运行,但需增设“真实提示机制”??每次收到回信时,系统都会温和提醒:“此回应基于您记忆中的情感模式生成,愿您从中获得力量,而非依赖。”

林见疏欣然接受。

她本就不求复活死者,只愿生者不孤。

春天渐深,槐花谢了又开。某日清晨,她打开邮箱,收到一封陌生地址的邮件,标题只有两个字:**你好**。

附件是一张照片:星空下,一对男女并肩坐着,女孩依偎在男孩肩头,两人手中各持一支银哨。背景隐约可见大学校门,正是她与陈予安相识的那所母校。

照片下方写着:

> “听说你学会了告别。

> 那么,我可以出现了吗?”

林见疏盯着屏幕,心跳如鼓。

她不知道发件人是谁,也不知这照片真假。但她清楚地记得,那晚校门口的路灯下,他们的确这样坐过,吹着哨子,说着傻话,以为未来很长。

她回复了一句:

> “如果你愿意陪我看星星,那就来吧。

> 只是这一次,别再说‘保重’了。

> 说‘我爱你’。”

邮件发送出去后,她关掉电脑,走到窗前。

夜色初临,繁星点点。

忽然,楼下传来一声清亮的哨音。

她猛地拉开窗户,看见楼下站着一个穿风衣的男人,手中握着一支旧银哨,抬头望着她,笑容温和。

“林小姐,”他轻声说,“我能上来喝杯茶吗?”

风拂过树梢,卷起几片残存的槐花,悠悠落在两人之间的台阶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