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10章 政策延续、后继有人(2/3)

祁卫国搓着手,“我就想问问,你要是走了,这云岭乡,你打算交给谁?”

刘清明这才彻底明白了他今天来的真实目的。

一旦自己调离,云岭乡党委书记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于锦绣刚刚“代”

上乡长,资历尚浅,不可能立刻接任书记。

祁卫国作为邻乡的老资格乡长,工作成绩和能力都有,自然会是市委组织部考虑的人选之一。

如果是以前,一个贫困乡的书记位置,狗都不愿意来。

可现在的云岭乡,在刘清明的带领下,药材种植、小龙虾、梅花鹿养殖多点开花,经济腾飞在即。

别人不知道具体的经济数据,祁卫国这种人精,肯定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哪里还是个穷山沟,这分明是个香饽饽,一块即将出炉的大蛋糕。

刘清明心里很清楚,组织上在决定继任者的时候,一定会征求自己的意见。

这是一种姿态,也是对自己工作的尊重。

虽然组织不一定会完全听从,但如果自己推荐的人选,恰好也是组织部考察的候选人之一,那他中选的机率无疑会大很多。

祁卫国要的,就是他刘清明的一个态度。

河口乡的书记一时半会动不了,全市这么多乡镇,近期唯一会空出来的肥缺,就是云岭乡。

可想而知,到时候抢破头的人不会少。

刘清明考虑的很简单,谁来,能把云岭乡这股发展的势头继续下去?

从这个角度想,祁卫国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他是邻乡乡长,对云岭乡的乡情民情足够熟悉,本身也确实是个想干事、能干事的人。

刘清明只担心一点。

他问祁卫国:“老祁,你愿意和于乡长搭班子吗?”

祁卫国想都没想就说:“那肯定愿意啊!

于乡长可是我们清南市有名的大美女,看着都养眼。”

刘清明脸上的笑容收敛了。

“如果你是这个想法,那我们云岭乡不欢迎你。

于锦绣同志工作够辛苦了,不需要再多一些额外的麻烦。”

祁卫国见他表情不对,立刻收起了嬉皮笑脸。

“老弟,开个玩笑,别当真。”

他正色道,“你放心,我家里那口子看我看得贼紧,家里养一只母耗子都要翻来覆去检查三遍。

我佩服锦绣妹子,说句老实话,她一个女人,这些年撑下来确实不容易。

咱俩要是搭班子,我肯定护着她,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刘清明看着他,沉默片刻。

“这样吧,老祁,我不听你的空口白话。

年底还有两个月,这两个月里,所有关于产业发展的事情,你主动过去和于乡长对接,就当是你们提前磨合了。

如果两个月后,她那边没意见,组织上找我谈话的时候,我会正式向组织推荐你。”

祁卫国大喜过望。

“老弟,这可太感谢你了!

你放心,我一定和锦绣妹子好好配合,绝对不给你丢人!”

他正说着话,一辆挂着云州牌照的货车在路边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从副驾驶上跳了下来。

刘清明看清楚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来人竟然是云州制药厂的副厂长蔡国强。

他匆匆和祁卫国告了个罪,快步迎了上去。

“蔡厂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蔡国强笑呵呵地伸出手,与他用力相握。

“刘书记,你的英雄事迹已经在省里传遍了,我们厂里最近都在组织学习你的先进事迹呢。

我就想着,假公济私,过来一睹全国十杰青年的风采啊!”

刘清明笑道:“老蔡,你现在也会开玩笑了。”

“一半玩笑,一半真事。”

蔡国强说,“假公济私是玩笑,一睹风采可是真的。

我那个宝贝闺女,听说我认识你,天天在家里闹着,非要我帮她要一张你的签名照呢。”

刘清明说:“那简单,一会儿我给你写一张。

谁让你是第一个来找我要签名的呢。”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笑声过后,刘清明带着他走向不远处的药材收购点。

板蓝根是云岭乡秋收的最大一宗。

在扩大种植面积之后,未来的产量只会节节攀升。

蔡国强这次亲自前来,既是想亲眼看看云岭乡的实际情况,也是心里有些不踏实。

毕竟当初签订的合同金额太大了,如果云岭乡这边不认账,或者找各种借口拖延、以次充好,那云州制药厂的损失就大了。

他这个负责人的前途,也得搭进去。

两人来到乡里最大的一个收购点。

蔡国强看到,村民们用扁担挑着,用板车拉着,将一捆捆收割晾晒好的板蓝根送到这里。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材味道。

他是个老采购,抓起一把样品,用手一捻,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就能判断出药材的好坏。

云岭乡这批药材,根茎粗壮,干燥度适中,整体质量非常不错。

这说明对方是用了心的,没有因为有包销合同就糊弄了事。

这让他对接下来的全面合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刘清明说:“蔡厂长,我们乡目前的板蓝根种植面积在七千亩左右,明年开春,就能达到我们协议里约定的一万亩。

今年是大丰收,农民们的收入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这也会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开荒种植的队伍里来。”

他指着那些脸上带着笑容的农民。

“除了板蓝根,我们还会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更多品种的药材。

你现在看到了,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学习种植技术的热情也会更高。

我们云岭乡,会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成本和质量优势。”

蔡国强点头:“我看到了,刘书记。

但我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这次来最关心的问题。”

他看着刘清明,很认真地问:“你怎么保证这个良好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领导有一代的思路。

如果你调走了,下一任书记不想搞药材种植了,那我们这个合同怎么办?”

刘清明说:“所以我们要用合同的形式,把这个优势巩固下来。

新书记不想种可以啊,先把合同上写明的天价违约金赔给我们云州制药厂。

我们就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约束某些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

蔡国强苦笑了一下。

“刘书记,政府行为市场化,说得好听,执行起来太难了。

公对公,谁也不会为了这点钱真的去对簿公堂,赔上自己的仕途前景。”

刘清明说:“所以,这件事不光要有市场行为来约束,还要有上级组织来督促。

清南市委市政府,不会允许一个乱来的新书记,毁掉一个已经成型的、能带来巨大税收和政绩的明星项目。”

“清南市?

他们会管一个乡里的具体项目?”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