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刘清明你还有什么不会的?(1/2)
刘清明将厚厚一沓报告放到吴新蕊办公桌上时,手心微微有些汗湿。
这份报告,他耗费了整整一个星期,几乎榨干了所有业余时间。
白天在市政府办公厅的本职工作丝毫不能懈怠,只能晚上加班加点,为了保证第二天精神,又不能熬得太晚。
吴新蕊拿起报告,一页页翻阅。
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刘清明站在办公桌前,心里盘算着吴书记会提出什么问题。
高新产业研究,对他而言确实是全新的领域,没有实地调研,仅凭办公厅搜集来的那些资料,要做出彩,难度不小。
吴新蕊的目光停留在报告的汇总数据部分,眉头几不可查地动了动。
她对数字天生敏感,这份报告最后的汇总结果,与她记忆中的关键指标分毫不差。
这绝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能做到,每一个数字背后,必然经过了细致的核算。
她放下报告,抬头看向刘清明:“这份报告,是你独立完成的?”
“是的,吴书记。
时间仓促,肯定有不少疏漏,请您批评指正。”
刘清明微微躬身。
“疏漏谈不上,有些观点倒是让我很意外。”
吴新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你认为云州高新园区目前的企业资质,很多都有问题?”
报告中,刘清明确实大胆否定了园区内一部分企业的“高新”
成色,直言其不过是打着高科技旗号骗取国家补贴的电脑组装厂。
“是的,吴书记。
我个人认为,云州高新产业的发展,应该严格遵循工、学、研三者结合的路子,集中资源扶持那些真正具有广阔前景、能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甚至有潜力实现弯道超车的先进技术企业。”
刘清明斟酌着词句,“这样一来,短期内可能会牺牲一些账面上的数据,对政绩的体现,可能不是那么直接。”
这话说得相当大胆,几乎是在暗示现行政策的不足。
吴新蕊翻着报告的相关内容:“想法不错。
但真正的高新技术研发,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来了,核心问题。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政治经济问题。
刘清明清楚,在2000年这个节点,为了完成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指标,某些地方甚至把农药化肥厂都报了上去。
相比之下,电脑组装厂起码还沾点电子的边。
他记得,鹏城今年四月份认定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里,有一家名为“华为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的企业。
徽省认证的一百九十四家高新技术企业里,也有一家“华为通信有限公司”
。
而在京城,某想作为国家首批认证的高新企业,靠着政府采购,早已开始腾飞,正朝着“某塔良心”
大步迈进。
这些企业,都是从现在开始,迈入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而其发展的过程,却恰恰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让现阶段的主管部门精准识别出未来能脱颖而出的企业,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再过不到三年,沪市某知名大学的微电子学院,就会爆出一个惊天大雷,那个号称国产先进计算机CPU芯片的项目,骗取了国家十多亿的科研经费。
想到那个狗屁项目,刘清明就一阵无名火起。
但这,就是现阶段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连石头都没得摸,完全是两眼瞎。
“吴书记,我考虑了两个思路。”
刘清明稳了稳心神,“第一,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
云州有两所985大学,科研人才储备雄厚。
可以将一大批实验室里的研究课题推向市场,用真金白银来检验其价值。
国家目前也鼓励向市场要成果,很多真正的高新技术,就隐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科研成果中。”
“第二,重点扶持。
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和政策资源,集中投向那些经过市场初步验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还有一条,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市场换技术,但这条路,目前已经证明了,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吴新蕊静静听着,眼神中多了几分探究。
刘清明的回答,不像是预先背下来的,倒像是对这个行业有过深入思考。
她可是临时起意出的题目。
在这个年代,打字员都能被称作IT人才,刘清明这种见识,着实难得。
她不过只是想检验一下这位年轻秘书的文字功底,没想到,对方给了她一个不小的惊喜。
连高新技术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似乎还颇有见地。
究竟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吴新蕊再次审视着刘清明,这种目光让刘清明有些不安。
“吴书记,我是不是哪里说得不对?
请您多批评。”
吴新蕊摇摇头:“你说得很有见地。
不过,云州毕竟是老牌重工业城市,今年市属机械行业销售额过亿的企业就有二十多家,其他工业门类,也都有不错的底子。
这些企业都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存活下来的,他们未必有足够的动力和意愿去投入高风险的科研。”
“吴书记,这才哪到哪啊。”
刘清明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完才觉得有些孟浪。
他硬着头皮继续:“未来二十年,传统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狭窄。
他们现在活得相对滋润,很大程度上是吃了九十年代国企大规模亏损倒闭后,市场出现空白期的红利。
但这个窗口期非常短暂,很快就会有新兴企业凭借后发优势追赶上来,尤其是那些能抓住智能化浪潮的企业。”
“等着瞧吧,用不了多久,这些传统企业就会体会到九十年代国企经历过的那种困境。
从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到生产效率的全面落后,一旦被市场淘汰,连重新再来的机会都不会有。”
吴新蕊第一次被刘清明的话语震动。
他口中的“智能化”
,国家层面确实已经将其列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如果不是亲眼看过刘清明的履历,她绝不会相信这些话出自一个警官学院毕业生之口。
警校还教这个?
刘清明见吴新蕊表情有异,赶紧解释:“吴书记,我平时喜欢看一些这方面的闲书杂文,其实都是一知半解,班门弄斧了。”
他心里吐槽。
可惜这个时代的互联网还不够发达,不然还能把锅甩给网络,说是从论坛、贴吧看来的。
吴新蕊对他的解释不置可否,她更看重的是能力本身,至于知识从何而来,并非关键。
她换了个话题,指了指自己办公桌上那台崭新的电脑:“你对电脑,了解多少?”
“在警官学院学过微机原理,了解电脑的基本构造,也懂一些常用软件的应用,打字没问题。”
刘清明如实回答。
2000年,微软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已经基本垄断了国内市场。
无论是政府部门随电脑采购的正版,还是市面上随处可见的盗版光盘,都将其他操作系统挤出了个人电脑领域。
微软的OffiCe和国产的金山WPS,则瓜分了办公软件市场。
目前这些,都是电脑培训班的主要内容,刘清明无需额外学习,也能熟练上手。
“试试。”
吴新蕊示意。
刘清明也不推辞,走到电脑前,按下开机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