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於湾过年(1/2)
董凤兰像往常一样走进后边的屋子,发觉先生家里的人多得不得了,她张眼一望,有十几个人。
师娘说:“凤兰呀,今日中午吃饭要晏一会儿。”
董凤兰说:“没事。”
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说:“唉,这个小姑娘蛮彤的,你叫什么名字?”
董凤兰说了自己的名字,那女人叫她坐到自己身边。
她落了座,女人问道:“董凤兰,你今年多大呢?”
董凤兰晃着辫子说:“过了年就十七了。”
女人抓起她的辫子摩摸道:“你个学生子,哪里的人啊?”
“我是穆家堡的人。
我家爸爸叫董宝富。
你是哪的夫人?”
“我告诉你呀,我夫君名叫邵元邦,我叫王真修。”
董凤兰便喊道:“邵妈妈,我董凤兰不懂事,还望你多多指教。”
女人仰起头笑哈哈地说:“这么说,董凤兰你就做我的干丫头。”
当即从头上取下银发夹插到董凤兰头上。
董凤兰适时地再次喊了声邵妈妈,女人激动地抱着董凤兰吻了嘴,爱抚地摸了摸她的头。
客人们离去,董凤兰便要上厨房里端饭端菜,师娘说:“凤兰,今日不要你下厨房,跟我家棉凤、红锦谈谈家常,饭还要等一会。”
董凤兰只得跑到两个大嫂跟前,说道:“我是徐先生的学生,名叫董凤兰,中午在这里代饭。
请问你们俩是这里的什么亲戚。”
一个摸着鬏儿说:“我就是这个家里的人,只不过出嫁了。
嗨嗨,你这个女生细皮嫩肉的,今年十五六岁的吧?”
“我属马。”
另一个女人说:“嗯啦,属马的,那你十六岁,是的吧?”
“是的,你说的一点都不错。”
这个女人笑着说:“我是徐先生的儿媳妇,名叫阮红锦。
她叫徐桂英,小名叫哭鼻子。”
徐桂英说:“凤兰呀,你这两支辫子梳得匀称、蹲样,脸皮细嫩,好看。
难怪邵太太认你做她的干丫头。”
董凤兰说:“唉呀,我就是外表华丽,内里不曾学到货色,才疏学浅。”
阮红锦说:“话不能这么说,读书非一日之功,一切都得慢慢来。
我看你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但谦虚很了的不好。”
“红锦嫂子,你现在哪里做事?”
阮红锦说:“我跟我家男人徐成全在沈家埨跟人家合伙开了一个旱烟店,一年到头难得回来。
所以,你在我家读书遇不到我家两口。”
“桂英姐姐呢?”
“哦,她家在茅山开茶食店。”
董凤兰问道:“桂英姐,姐夫叫什么名字?
或许以后我遇到他。”
徐桂英说:“他叫张甫成。”
师娘端着一碗肉烧茨菇跑进来,招呼道:“吃饭了。”
三个女子马上起身到厨房里盛饭盛菜。
东桌是男爷们坐的,四个人,徐先生,儿子徐成全,女婿张甫成,还有一个商人。
董凤兰跟徐家三个女眷坐在西桌吃饭。
吃好饭后,董凤兰不上厨房,就到书房里习字。
孙来凤走进来,说道:“凤兰,你又写了一本,纸张快要被你写贵了。”
董凤兰说:“来凤呀,你学习也蛮认真的。
我跟你一起,已有一个半月了,还不晓得你家住在那个落头。”
孙来凤说:“那就明日你到我家玩一下,就是不知先生肯不肯。”
“这个我跟先生说,他会肯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嘛。”
孙来凤忽然说道:“我跑回去,没人拦我,可你跟我一起跑,就怕遇到不测。”
董凤兰说:“我坐船上你家,从后门上你的房间。”
孙来凤说:“这么说,我叫我家田大嫂撑船过来,到这里带你。”
“行啊。”
董凤兰这次到孙大先家里串门,实际是奉命躲过敌人来徐家私塾搜查。
李文宜事先安排孙家女佣田大嫂接送董凤兰。
翌日上午,董凤兰上了船,田大嫂撑船悄悄的来,悄悄的去,她靠近芦苇处行船。
到了孙家后码头,董凤兰拾级而上,孙来凤早已将二门虚掩。
房间里还有一个女孩,名叫孙红儿,十五岁,跟孙来凤一直是儿时伙伴。
只是她家是一般农民家庭,条件自然不能跟乡宦孙大先相比。
孙红儿说:“来凤姐你上了书房,可我家妈妈说,丫头人家要读书做什么,就在家里把个针线做做。”
董凤兰笑着说:“不远的将来,丫头跟小伙一个样,全上学校学习,对了,以后的读书地方不叫书房,叫学校,有的地方叫学堂。
孙红儿,女人受人歧视,没有学文化的权利,你看你连个名字都没取。
我给你取个名字,她叫来凤,你就叫孙来仪。”
孙红儿拍着手说:“这么说,我有名字了。”
孙来凤说:“凤兰呀,你给她写在纸上,以后她好让人叫她名字。”
董凤兰便说道:“好的。
你磨墨汁,我写。”
孙来凤拿出砚台,磨了墨,董凤兰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孙来仪”
三个字。
她说:“红儿,等墨汁干了,把纸结起来放进你的衣袋里。”
孙红儿忽然说道:“你俩梳的头好看,能不能给我梳一下头。”
董凤兰笑着说:“她这个头梳起来不怎么吃工,因为头中间不分路子。
来,我俩一起动手。”
两人一阵侍弄,孙红儿的辫子编扎了起来,最后将她头顶上挑前部分头发的发针抽掉,再用头油轻轻地刮了几下,顿时油光可鉴。
孙来凤说:“你拿起镜子自己照照。”
孙红儿欢天喜地说:“是好看,原来梳头要用发针的呀,我家没有发针,用吃饭的筷子也行。”
董凤兰拿起镜子照了照,说:“来凤,你给我把个夹子重夹一下,不怎么正。”
孙来凤说:“我给你抹点头油。”
孙来凤一阵侍弄,说道:“凤兰呀,你确实是个美女,我跟红儿的脸皮没有你嫩糙,怕的你保养的好。”
董凤兰说:“唉,我这是生来的脸皮,还保养的呢。
……唉,来凤,我问你,先生家的儿子跟女婿够是开店的呢?”
孙来凤说:“我听我爸爸说,徐家有文化,不种田,搞经商,怕的是在外面开店的吧。”
“来凤,你够晓得师娘叫什么名字?”
孙来凤说:“我曾听父亲说徐师娘叫纪文兰,就是我们这里没人叫她名字。”
东边来人喊孙红儿回去,孙红儿依依不舍地说:“今日我玩得很开心,就是以后没这个机会。”
董凤兰说:“红儿,你回去吧,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三个人还在一起玩。”
孙红儿走了之后,董凤兰也就登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