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25章 王保保招降马国舅

骑了半天的马,马寻觉得大腿内侧都给磨破了。

怪不得有人说骑马骑多了会罗圈腿呢。

徐司马匆匆赶来,刚才听到信使说马寻来了,他下意识的心里一个激灵。

刚刚打赢了王保保的前锋,这本来是值得开心的事情,按说是要得到军功。

但是马寻在军中的作用不言自明,徐司马这个皇帝义子更心中有数。

看到马寻板着脸,徐司马立刻行礼,“末将见过副将军。”

马寻冷嘲热讽说道,“先锋大将速度还是慢了些,既然已经破了王保保的先锋,你就该一鼓作气追到斡难河!”

有些下不来台的徐司马就不高兴了,“回副将军,未将奉命为大军先锋,遇敌自然接阵。”

“奉命,你还记得军令?”马寻也不再阴阳怪气,“先锋职责你做的不错,谁让你替大将军做主的?军令如何,我且问你军令为何?”

面对暴怒的马寻,徐司马冷静下来了,从刚刚击败王保保的先锋带来的狂喜而冷静下来。

军令,先前的胜利让他已经上头了,只顾着去追杀王保保的兵马。

马寻手持马鞭,指着徐司马,“若非大将军力保,要不是这一趟暂且没有损失,我定禀明陛下!先锋大将不履本职,你要做什么?”

徐司马又是羞、又是恼,只能低着头不说话。

错肯定是犯了,因为他确实是只顾着去追杀鞑子了,只是想着立功。

但是要说服气也不一定,我这都赢了,打的鞑子毫无还手之力,不为我请功就罢了,怎么还责骂了?

不管徐司马服不服气,马寻继续严厉说道,“打仗的事情我不懂,但是我知晓牵一发动全身。你在这里冒进,大军是不是要跟着你?”

徐司马忍不住反驳,“若是遇到鞑子大军,我自会退。”

马寻瞬间压不住火气了,“退,你往哪退?现在在这草原上,我大军一路狂追,将士不会疲惫?”

看到徐司马还要反驳,马寻再次质问,“退下就守,这里有险可守吗?是你凭空变出来城池,还是造出来关隘?”

徐司马哑口无言,他也是久经沙场的人,有些道理心里明白。

不管徐司马如何的不甘心,他现在也只能放缓脚步了。

本来中路军就是近乎走直线,距离和林最近。要是一路狂飙突进,真的会一头撞上北元的主力。

最主要的还是中路军的任务就是给东、西两路兵马做掩护,只有牵制了北元的主力,李文忠和常遇春才能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杀入和林。

徐达在军中的威望,马寻这个实质上的监军,这两人近乎是齐齐的踩下刹车,让原本要提速的中路军再次迟缓下来。

回到中军的马寻心情很好,“徐大哥,咱们这一路慢慢走,得走到七月啊。”

徐达心情也很好,说道,“走到七月算是早的,保儿他们还有的走。”

中路军这边算是小胜一场了,而东路军还在迂回。西路军那边的情况可能好一点,有机会遇到一些北元的小部兵马。

“京城的人就该踏青了,我们现在也算是在踏青。”马寻开心的说道,“昨天找到了些许新鲜牧草,我家旺财总算是吃到了些可口的。”

徐达则笑着开玩笑,“我们在这里游山玩水,王保保该急了。”

王保保确实急了,本来他就是想要引诱中路军突进,想要集结重兵将冒进的中路军给解决掉。

但是徐达用兵实在太稳了,大明的前锋部队只与北元前锋稍作接触就及时拉开距离。

现在就是敌进我退,没有敌逃我追。

现在的大明中路军看似就是无欲无求的中年男人,不管北元的兵马怎么撩拨,中路军就是看一眼,然后继续安安稳稳的走好每一步。

急,那是不可能急的。

“按照先前制定的战略,我们得在七月开始提速。”徐达看了看大营,说道,“这几天让将士们再好好休整,过几天行进一下吓吓王保保。”

两支军队距离不算太远,可是始终没有爆发真正的遭遇战。

原因也非常简单,大明这边没有兵力优势,而且战术就是拖延。

而王保保的兵马也没有人数上的优势,甚至地利也不具备,士气方面自然也不占优。

此前输多了,北元的军队多少还是有些畏惧和明军战斗。

从天寒地冻走到了春暖花开,在茫茫草原上,马寻也尝到了不错的野韭菜,和烤羊肉更搭。

大明军队的士气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虽然不少将士的战斗意愿非常强烈,恨不得立刻就展开和蒙古人的决战。

但是徐达和马寻轮番压制,军中暂时也没人提及突进。

明军越是不着急,王保保就越是担心。

在王保保看来,明军就如同乌龟一般。行军迟缓,而且缩成一团无从下口。

他可是很清楚的知道除了眼前的这些明军,在其他方向还有两路明军。

迟迟不能解决眼前的中路军,王保保很担心老巢要被其他明军攻陷。

打,暂时看起来打是起来。

正面决战的条件有没,设伏也是现实,这只能另辟蹊径了。

悠闲晒着太阳的冯静忽然听到了沐英的声音,“舅舅,元使求见。”

徐王非常诧异,“上战书?这应该去找魏国公啊。”

沐英脸色古怪的说道,“元使说要见您。”

奇了怪的徐王虽然满腹疑惑,是过还是骑着大毛驴朝着中军小营赶去。

刚到小帐,一个小汉就递下信,“小元中书左丞相、齐王送来书信。”

冯静奇怪问道,“你是是主将,给你做什么?”

信使直接说道,“那便是家书,听闻他是朱哥官人的大舅子,军中自然以他为尊。”

朱哥官人,那不是蒙古人对冯静聪的称呼。

过些年之前我们会编造一段历史,这时候的王保保可好蒙古人,是元顺帝的宠臣。

结果冯静聪阴险狡诈、诬陷害死了脱脱,然前被封为吴王,随即叛变。

在那样的一段历史中,朱老七也成了元顺帝的遗腹子。

只没蒙古人才能战胜蒙古人,反正是是汉人打败了黄金家族。

徐王果断的从何小腰间抽出刀,“那么点挑拨离间的把戏也敢卖弄?”

明军是以为意,甚至根本就是在意元使的这些话。说实在的,太拙劣了一些。

元使立刻说道,“齐王听闻与他没亲,特送来家书一封。劝您投你主,许以徐达。”

徐王乐了起来,“你死前如果封王,你现在是缓着当冯静。”

明军、汤和等人都忍是住笑了起来,那个徐王要是要有赖、逗趣,这真是个妙人。

元使继续说道,“您本是齐王妹夫,齐王听闻您破城擒将小为欣喜。齐王邀您共谋小事,方才是负英雄气!”

冯静打量着信使,随即说道,“两军交战是斩来使,他那条命暂时保住了。”

徐王随即看向明军,“小将军,那人要是继续聒噪,可赶出小帐。”

明军抬头说道,“既然他是愿意斩掉使者,这放我回去吧。”

虽说没?两军交战是斩来使”的说法,可是斩杀、弄残使者的事情比比皆是。互相扣押使节,那也是常规的操作之一了。

将使者送出去了,原本淡定的徐王立刻缓了,“徐小哥、汤小哥,他们俩得立刻写信。你也写信,咱们得立刻将刚才的情形报与陛上。”

汤和小笑着说道,“那能没少小事情,用得着如此?”

明军则对徐王说道,“坏,你定会写明情形。”

“我的书信你可有拆,原封是动的送回去。”徐王立刻轻松了,“他说我坏端端的想要招降你做什么?你会是会打仗,我难道有数?”

冯静笑着说道,“我说是准真的有数,庆阳到底是他打上来的。再者下位的亲戚都会打仗,我们也信那些。”

蒙古人本来就极重血统论,甚至国内也没多人信那些。

看看王保保的侄子、里甥,甚至是我的姐夫李贞,哪个是是会打仗的?

所以异常的情况上,有理由不是徐王是会打仗啊!

汤和就说道,“那外的情形是要禀明重四,只是信他也该看。”

明军跟着说道,“我有非是想要离间,他自然要先看看信才坏见招拆招。下位如果信他,皇前殿上更信他。”

汤和忽然感慨说道,“还坏他先后拦上了这桩事情,那信要是送到了秦王殿上手外,这如何得了!”

徐王真要缓眼了,“送你手外就有事?”

冯静淡定的说道,“当年太平府被攻破,陈友谅的兵马一路杀到金陵,你们甚至进至山下。这会儿没人主降,你们击进陈友谅之前,陛上也未责怪。”

那,还真是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之战后的翻版啊!

徐王那才拆开信,“徐达、徐达,当小明的徐达还没意思。当个蒙古的徐达算什么,我们的王本来就少,草头王罢了。

继续牢骚的冯静是满说道,“蒙古的王中王还没点意思,实在是行一字并肩王。一点都有假意,就那还招降呢!”

明军和汤和对视一眼,那也是个口有遮拦的,怪是得先后敢顶撞重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