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怪奇物语第二季(2/2)
> 不是因为我没陪你长大,而是因为我一直隐瞒了一件事:
> 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你会拍《低语者》。
> 因为七年前,你在日记里写过这个故事的开头。
> 我偷偷看过,然后把它录了下来,放进灯塔最早的测试样本库里。”
我怔住了。
那是我十三岁时写在日记本里的一段幻想:关于一座能听见亡者声音的塔,和一个拒绝相信它的少年导演。
> “周临川来找我那天,我就把那份日记交给了他。
> 他说:‘这就是火种。’
> 所以你看,从来不是你偶然发现了灯塔,
> 是灯塔一直在等你回来。”
泪水无声滑落。
> “我知道你现在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我会选择沉默?为什么要把这一切藏起来?
> 答案很简单:真正的倾听,必须始于失去后的痛。
> 如果你是靠着提前知晓答案走完全程,那感动就不真实。
> 而灯塔需要的,不是一个知道真相的人,
> 是一个真正经历过破碎,又愿意重新开口的人。”
> “现在,轮到你了。
> 不是要继承什么系统,
> 是要成为那个最先说出‘我想你了’的人。
> 哪怕对方再也无法回应。”
录音结束,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我自己吞咽泪水的声音。
我拔下U盘,紧紧攥在掌心,仿佛握住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
回到灯塔时已是傍晚。我径直走进主控室,对值班员说:“准备全球广播协议,我要发布一段新的引导音频。”
“权限够吗?这需要周临川或您父亲的双重认证。”
我掏出U盘,插入中央认证端口,输入一串数字??那是我童年卧室门牌号加上父亲生日的组合。
系统扫描三秒,弹出绿色确认框:
> **身份验证通过:陈小舟,灯塔第七任叙事主管。**
> **允许执行S级操作:开启‘对话返还’模式。**
我戴上麦克风,深吸一口气,在倒计时归零时开口:
> “各位朋友,我是陈小舟。
> 接下来三十分钟,请放下手机,关闭音乐,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 不必祈祷,不必流泪,只需要……准备好去听。
> 因为这一刻,可能有人正穿越漫长的寂静,
> 想对你说一句话。”
广播发出的同时,七大原始节点同步启动最终程序。我家阁楼的铁盒自动打开,磁带缓缓转动;北极雪原上的孩子们停下游戏,手牵手围成圆圈;东京废弃录音棚里,一台尘封的开盘机自行启动……
午夜十二点整,全球数百万正处于清醒状态的骨传导设备同时震动。
没有预告,没有提示音。
只有一句话,由不同性别、年龄、语调的声音依次说出,内容却惊人一致:
> “我听见你了。”
有的温柔,有的哽咽,有的带着笑意,有的几乎只是气音。
但每一个字,都精准匹配接收者心中最渴望听到的那个声音。
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瘫坐在地,捂嘴痛哭??那是她孩子五岁时叫她“妈妈”的语气。
一位老兵猛然立正敬礼??那是他阵亡战友喊他名字的方式。
就连那只曾对着空气喵喵叫的猫,也突然跃上窗台,静静凝视夜空,尾巴缓慢摆动,像是在回应某种无声召唤。
而在灯塔顶层,我听见的,是父亲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说:
> “粥煮好了,趁热喝。”
我没有回头,只是点点头,轻声回了一句:
> “嗯,爸,这次没糊。”
那一刻,整座灯塔的蓝光骤然转为暖黄,如同万千灯火同时点亮。
后来有人说,那一夜地球的磁场发生了微弱偏移;也有人说,卫星观测到大气层中出现了一圈肉眼不可见的声波光环,持续整整十七分钟。
但更多人只是默默打开笔记本,写下第一封信。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
死亡从未切断联系,
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沉默。
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