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贺函落幕与都想要出卖大明(2/2)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1月22日,保定府
大同军攻入直隶之后,行军的速度明显放缓。一方面,徐晨下令在当地大范围清洗大族士绅,这一行动需要军队配合镇压,以确保新秩序的建立。
另一方面,随着战线不断拉长,后方的补给变得不再像最初那样顺畅。中原大户的粮食都已赈济给了当地百姓,直隶虽有一些粮食,但本地粮草一直依赖中原征集。再者,大同军开始着重攻占各个军事要点,第六师的孙可望
成功攻占山海关,牢牢掌控了这个最重要的关口;第八师的杨秀头则拿下了天津卫。至此,京城彻底被大同军团团包围。
京城的士绅大户得知新军和女真八旗在松山火拼的消息后,心知京城已无力回天。他们纷纷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直隶的大户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便是跑到大同军营地与徐晨谈判。
保定府,大同军军营里。
冯铨身着华丽的皮裘,神情紧张又带着一丝期待,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道:“徐都督,自古以来,皇朝鼎立都需要与大族共治天下。只要您改弦易辙,我等不但可以献出京城,还能联络江南的士绅,让他们也投靠都督
您。如此一来,百姓能少遭战火之苦,纷乱了几十年的天下也能再次归于统一。都督,您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王朝。’
此时的他们,武力上已无法与大同社抗衡,这是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试图说服徐晨承认他们的土地和地位。尽管他们也清楚希望渺茫,但除此之外,已无更好的选择。
徐晨听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说道:“让百姓受苦的不正是你们吗?大明朝廷征税不过几升,你们却要收一半以上的粮食。
是谁给了你们这样的胆子,让你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坐享农户的劳动果实?这些粮食都是农户们一滴汗摔成八瓣种出来的,你们没有付出一丝一毫,却像豺狼一般侵吞他们的成果。
现在却在这里装好人,说要让百姓少遭战火之苦。还想让我改弦易辙,让你们继续当老爷,兼并土地、霸占矿场、偷税漏税,把税务转嫁给普通百姓,然后继续踩在百姓的肩膀上吸血吃肉,逼着天下百姓再次造反。
你们就别做春秋大梦了,我早已说过,地主阶级终将被扫下历史的舞台,你们这些垃圾就别再丢人现眼了。”
徐晨话音刚落,周围的大同军将领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像看小丑一样看着冯铨。冯铨的脸色涨得通红,却又无言以对。
他定了定心神,强装镇定地说道:“都督,京城依旧在我等手中,朝廷还有10万精锐。而且即便您占据了京城,大明还有半壁江山,天下未必会落到您大同军手中。”
徐晨不屑地冷笑一声,说道:“但凡你们有点本事,也不至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都打不过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女真族。但凡你们少贪一点,如今也不至于让我大同军几十万大军包围京城。你觉得你们手中的10万大军是精
锐,但在我看来,不过是些土鸡瓦狗,一战便可将其歼灭。”
张献忠在一旁大笑道:“都督说得好,还说什么有10万精锐,就是放10万头猪在京城,吃粮食都比他们有效果。”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冯铨满脸沮丧,一无所获地离开了大同军营。
就在他刚走出帐篷时,与祖泽润擦肩而过。冯铨大惊失色,他明白祖泽润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京城的武将们要出卖朝廷了,这真是“树倒猢狲散”。
其实早在5天前,祖泽润就来到了大同军营地。他表示代表京师的将门愿意献出京城,但要求大同军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允许他们带财产和家丁到江南。
这一要求自然遭到了大同军高层的否定。在大同军看来,京城已被团团包围,吴襄这些人就像待宰的肥猪,他们有十足的把握将其歼灭。如果将门们愿意献出京城,让他们带少量财产去江南,大同军还可以接受。
但让他们带家丁到江南,那是绝对不行的。这些将领身经百战,再带着家丁去江南,无疑会增加日后统一南方的难度。大同军宁愿在京城歼灭大明北方的精锐,也不愿给自己未来制造障碍。
吴襄等人不断降低条件,先是说愿意减少财产,后来干脆不要财产,只要求保住家丁,但大同社依旧不允许。他们可以带走少量财产,但带兵走绝无可能。
祖泽润不断降低条件,最后甚至提出最多只带走1000家丁,但大同社还是不答应。
走进帐篷前,祖泽润先叹了口气,然后打起精神,给徐晨行了一个礼,说道:“都督,您也是仁慈之人,何必要把我等逼上绝路。”
徐晨神情严肃地说道:“你们现在已经没有资格和我们大同军谈条件。你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想减少伤亡,这已经是我最大的仁慈。如果你们不答应,我军直接攻入京城,也并非难事。”
祖泽润咬了咬牙,说道:“都督可不要逼人太甚。要知道兔子急了也能蹬死鹰,更何况我等手中还有10万大军。不如这样,我们以良乡做赌。良乡城中有1万精锐,如果都督能在半个月内攻下良乡,我等俯首称臣,愿意献出
京城;如果都督攻不下,我等依旧会献出京城,但要求都督允许我等每家将门带走1000家丁去江南。”
张献忠哈哈大笑道:“谁给了你们这些酒囊饭袋如此大的信心?我军一路行军上千里,攻克了几百座城市,还没有一座城池能阻挡我军10日。”
祖泽润神色淡然,目光坚定地说道:“就看都督敢不敢打这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