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施粥将军与滑入深渊的大明(2/2)
清理出了5000多万亩的土地,比朝廷田籍上登记的土地多了一半还多。
更关键的是,这些土地都能征收三成以上的税。田税是朝廷的几十倍,各种商税加起来更是朝廷的10倍。看到这些数字,孙承宗明白,朝廷再不想办法改变,必然会被大同社击败。
“大人,士绅们跪在外头大哭起来。”亲卫匆匆走进书房,向孙承宗禀报。
“把这张报纸拿给他们看。”孙承宗冷冰冰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决绝。“今天他们不想办法多交一点粮食,等大同贼寇来了,他们不要说粮食了,财产甚至连人头都保不住。让他们想一想关中大户的下场,如果他
们不知道,去找几个人问一问。”
说完,孙承宗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关中的方向,喃喃自语道:“老夫该怎么办才能拯救大明?”
即便是当年他督师辽东时,也没有感到如此绝望。女真人虽然是外族,但毕竟是个小族,他认为只要朝廷重视起来,就可以击败他们。但大同社不一样,他们也是大明人,在军事、经济和组织力上已经全面超过了朝廷。
今年他们因为缺乏粮食暂时没有进攻中原,但到明年怎么办?
大明根本没有一点起色,朝廷的税收不足,中原又爆发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天灾人祸,战乱不休,已经熬干了大明的元气。而大同社却在不断地积累战备物资,大明却在逐步走向深渊。他能预见这个场景,但却无力阻止大明
走向末路。这个为大明操劳了几十年的老人,此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疲惫当中。
在五省总督府外,亲卫把《大同报》递给了那些士绅,并把孙承宗的话复述了一遍。
这些士绅们终于停止了干嚎,开始认真地看起报纸上的内容。他们越看,脸色就越难看,上面的一个个数字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刺痛着他们的胸口。
至于关中大户的下场,不用孙承宗提醒他们也知道。毕竟大同社一次性清洗了几十万人,这么大规模的行动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但知道归知道,让他们把钱粮送给大明的贪官污吏,他们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干的。他们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