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时代的遗弃者与疯狂的股票(2/2)
了前世的制度,只是他把股市的规矩定的严一些,既然是为工业筹集资金,什么做空做多杠杆,这是歪门邪道就不需要,严抓钱财的监管,省的这些作坊的东家一次性拿到几十年的利润,直接来躺平了。
大同社目前并不缺钱,除了北河套商社这一家上市企业外,都督府就再也没有其他企业上市。反而是关中的商家们热衷于这种模式。都督府的老朋友田然,去年就找到都督府,希望募集20万两银子,在整个延安府开设分钱
庄。徐晨思索一番后便答应了。太升号成了第二家上市的商社。
其他商贾见状,纷纷效仿。这一年间,有10家作坊上市。虽然这些作坊加起来的规模都比不上北河套商社,但正因为规模小,股票价格低,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股市倒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7月,延安府的股票交易市场迁移到了长安城。长安的百姓第一次见识到股票这一新鲜玩意儿。而今日,长安股票交易所更是人满为患,大家都知道,今天将会有一只和北河套商社差不多规模的股票上市。哪怕他们知道自己
买不起,也都想来凑个热闹。
长安股票交易市场1号包间内,气氛嘈杂而热烈。
镇西将军王耀文和交易所管事武大定坐在首位,下面则挤满了几十号长安最大的商贾,其中还有不少蒙古人和西域人,可谓是遍布整个丝绸之路的商人都聚集在此。
王耀文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西域商社出卖的是都督府的20年的特殊经营权。西域商社成立之后,从西域进入关中的货物,将只会允许我们西域商社来接手,西域的宝石、和田玉、香料、各国的特产全部在其
中。”
这也是吸取了河套商社的教训,之前很多开垦出来的农场,其归属权是属于私人还是商社,一直模糊不清。这两年来,徐晨放弃分红,剥离了河套商社田地的属权,尽量把他们的势力往大漠扩张,招募大漠的牧民建立草场,
试图用这种方式控制大漠。
一个回族商人听后,满脸不满地说道:“这是在影响自由贸易,俺们西域人坚决不允许。
王耀文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你也可以加入我们,垄断才能赚更多的钱。而且有我们在关中的商业网络,你的货物在哈密就可以交易,这样更节省时间。当我们都是一家人了,丝绸之路的商道就被我们控制了。想想看
吧,这条商道成就了汉唐盛世,我们将会获得多少财富?大家与其单干不如联合起来一起干,我们镇西都护府就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
在场的大商家一听,纷纷点头,这段时间他们生意虽然好做,但也有他们恼火的事情,因为大同社扫平了道路上的土匪马贼,那些有一辆马车甚至挑着货担的人,也敢自称商队,去大漠,去草原贩卖货物,极大的影响他们的
利润。
如果西域的买卖其实新的专买,那其他商队就插手不进来了。
“好了,闲话休提。河套商社预估的资产是1000万,十两银子一般,总计100万股。有20年的特殊经营权作为股份,我们都督府占据51%的股份,也就是说有49万股可以卖出。各位有意愿的话可以现在出价。”
“我要三万股!”刚刚还认为西域商社侵犯自由贸易的回族人,叫价却是最快的。能跑丝绸之路的商队就没有穷鬼,尤其是他们在长安卖空了自己的货,手中更是掌握着大笔的流动资金。
“我也要二万股!”田然紧接着喊道。
“俺要3万股。”现场的大商家们纷纷踊跃购买股票。虽然这只是20年的特许经营权,但一想到这是丝绸之路的20年特许经营权,没有人觉得不划算。他们恨不得把全部身家都压上去。就这几十号人,硬生生地买了30多万
股。
余下的十几万股开始挂牌出售。关中的百姓得知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西域商社一股股票居然只要10两银子,便宜得就跟普通商社一样。
当“20年丝绸之路的特许经营权”这一消息传开,股票交易所里的人瞬间疯狂了。人们纷纷抢购股票,这个要10股,那个要100股,甚至还出现了不少人一次性购买上千股,上万两银子就这样花出去,这些人在长安城都不是
一般有身家的人。
余下的十几万股在当天全部卖完不说,后续得到消息的人还纷纷涌入,股票的价格被持续抬高。当晚收盘时,西域商社的股票已经涨到20两,价格直接翻了一倍。这让所有人都非常满意,他们纸面上的财富瞬间翻了一番。
徐晨了解到股票市场的疯狂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这股市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能为工业发展筹集资金,但也容易让人变得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