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55章,榆林城破(2/2)

张梦鲸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疲惫和绝望。他看着刘应遇坚定地说:“陛下让本官督抚延缓,如今却失地辱国,我还有何脸面苟且偷生。要逃你们自己逃吧。”

他的话语如同沉重的石头,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张梦鲸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城外弥漫的硝烟,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他想起了皇帝的重托,而如今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刘应遇看到张鲸梦铁了心不想逃,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这位固执的巡抚,只能带着家丁匆匆离去。衙门内,只剩下张梦鲸孤独的身影。

张梦鲸回到桌前,目光落在一份大同报上,上面刊登着一些关于建设公天下取代家天下的理念。

他皱了皱眉头,心中五味杂陈。他可以接受对百姓好一点的举措,但对于一个没有皇权的世界,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

然而,徐晨对大明皇帝的批评却又让他觉得十分中肯。250年来大明王朝历经了多少风雨,真正能称得上明君的皇帝又有几个呢?

大明学界虽然也在探讨天下的问题,但皇权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成了难以打破的思想钢印。

徐晨对皇权的批判,如同在他心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他既感到愤怒,因为这挑战了他多年来所接受的正统观念;又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他不得不承认,皇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了天下的发展,但他读了60年的四书五经,一生都被三纲五常的理念所熏陶,要改变他的思想和三观,所带来的痛苦甚至超过了他对生命的渴望。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陛下,老臣没有负你。”张梦鲸轻声念着,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他缓缓走到房梁下,系好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无尽的

遗憾和悲哀。

榆林北城门处,贺虎成正焦急地在城墙上踱步。爆炸声音让他敏锐地察觉到城墙已经被大同贼寇攻破,心中一阵慌乱。

他本想立刻带兵去救援,但刚走了几步,却又停下了脚步。他不是榆林镇的人,他的家族和产业都在宁夏镇,严格来说他是客军,这也是杜文焕可以轻易夺他兵权的原因。

贺虎成陷入了沉思。他也清楚自己的处境,稍有不慎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大同军没收土地的手段的确非常残暴,但那又不是没收他家的土地。相反,徐晨言而有信,善待俘虏,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

他思索片刻,心中已经有了盘算,投降之后或许可以想办法逃离榆林城,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性命。他咬了咬牙大声下令:“打开城门,向大同军投降。”

城门缓缓打开,贺虎成带着手下的士兵,满脸无奈地走出了城门。

在榆林东城门,张杰正惊恐地听着城内传来的巨大爆炸声。那声音如同闷雷一般,让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怀疑这是火药造成的爆炸,响声如此之大,威力可想而知。大同军有如此厉害的火器,他们根本没有胜

算。他想带兵去救援,但看着手中寥寥无几的家丁,他知道冲过去只是白白送死。

张杰急忙召集几个守备游击将军商议对策。他们围坐在一起,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向西门冲,度过无定河,或许可以逃出生天。

而后向宁夏镇的方向逃命。几人确定了逃命的战略之后,当即带领所有的家丁,慌慌张张地往榆林西城楼逃去。

此时,杜文焕正带着家丁急匆匆地往粮仓赶去。他走到一半,忽然恶狠狠地说道:“榆林镇既然保不住,但某的家业不会这样便宜徐晨。走,跟着本将去粮仓,我们把粮食全烧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疯狂,仿佛要把所

有的怨恨都发泄在这些粮食上。

当杜文焕带领家丁冲到粮仓的时候,就看到姜让他们已经守在那里。杜文焕面带狰狞的笑容,大声说道:“你也是打算把这些粮食全烧了,不便宜徐晨这个贼子吧。”

姜让却摇了摇头,神情严肃地说:“这是榆林镇百姓的衣食所在。我等即便败了也得护着这些粮食的安全,我在榆林镇待了十几年,这里也是某的第二家乡。'

杜文焕听了,大声吼道:“少给老子扯淡,你是不是想投降徐晨。”

姜让平静地回答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杜文焕顿时怒目圆睁,狰狞地说:“既然你想投靠徐晨,老子就先灭了你。”说完,他便指挥家丁冲了上去。

姜让也毫不示弱,大声喊道:“挡住他们。”两边的士兵迟疑了一下之后,便相互厮杀在一起。一时间,粮仓内喊杀声震天,鲜血四溅。

没多久,刘宗敏带着自己的20营士兵来到了粮仓这里。他看到两股明军正在厮杀,就让他愕然,明军这是在自相残杀?

姜让看到刘宗敏部,急忙大声叫道:“将军,杜文焕此人丧心病狂,要把全城的粮食都给烧光了,您快来制止这个恶毒之人。”

刘宗敏大怒,高声喊道:“手榴弹准备。”说完,他从腰间拔出一枚手榴弹,点燃引信,用力去了过去。“轰轰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杜文焕的家丁被炸得头破血流,连姜让的家丁也受到了波及。

刘宗敏趁机带着其他士兵和姜让两面夹击,把杜文焕的家丁全部捅死。杜文焕本人也被捅伤,失血过多,倒地不起。

“来人,把杜文焕给抓起来。”刘宗敏大声下令。抓个总兵可是不小的功劳,士兵们一拥而上,将杜文焕五花大绑。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