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51章,破坞堡与难以实行的以工带赈(2/2)

可一点实事都不给我们办,连蜂窝煤的生意都不愿意分给我们。”

关中大族对杨鹤早就心怀不满。杨鹤之前前脚刚收了他们大量的钱粮,后脚却独自霸占蜂窝煤的利益,丝毫没有分给他们一点好处。但凡他能把三边总督府的产业分出一些,他们也不至于如此排挤杨鹤和重民社。

韦文明冷笑一声说道:“还不是看到杨鹤从我们这里收刮了几十万石粮食和几十万两银子,他岳和声也想试一试了。这些官员啊,真当我们好欺负。就说杨鹤剿匪,剿得整个关中土匪反而越来越多,依我看,他在这关中怕是

呆不久了。”

杜志强眼睛一转,忽然说道:“要是杨鹤真的离开了,蜂窝煤的产业和纺织厂的产业,我们是不是有机会占上一笔?”

韦文明担忧道:“现在整个关中烽火遍地,局势混乱不堪。据说大同的贼寇还在进攻榆林卫,这个时候要是杨鹤离开了,谁能镇得住关中的局面啊?”

杜志强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道:“杨鹤真的镇住关中局面了吗?我看未必。说不定换一个总督,关中的局面反而会更好一些。”说罢,他与韦文明对视一眼,各自陷入了沉思之中。

整个大厅里,气氛在岳和声离开后显得格外沉闷,这些大族族长们在权衡利弊,而后三三两两的离开。

三边总督衙门。

议事厅内巨大的沙盘稳稳地放置在厅中,宛如一片微缩的残酷战场。沙盘上,一面面鲜艳却带着不祥气息的旗帜星罗棋布,它们代表着各地如燎原之火般涌起的叛军势力。

凤翔府、同州府等地的区域几乎被旗帜插满,那密密麻麻的态势,预示着局势的严峻。而在更北方的延安府,一面格外显眼的贼寇旗帜矗立着,上面“大同贼寇”四个大字,犹如挑衅的目光,刺痛着在场众人的神经,只有西安

府还算是稳定,没有叛军的旗帜。

此时刘南卿神色凝重,他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战报,缓缓走向沙盘。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却又透着一丝疲惫地说道:“游击将军贺人在陈仓与叛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成功击溃了一盏灯、二郎神、满天飞等反贼势

力。此役,我军大获全胜,杀敌三千有余,俘虏两千人。”

听到这个消息,坐在主位上的杨鹤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贺人龙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战场上的勇猛无人能及。只是......他这杀性也实在太强了些。”杨鹤知道关中地区此次涌起

的反贼,大部分都是被生活逼到绝境,走投无路的农户。

真正铁心与朝廷对抗到底,至死不降的,不过占了不到十分之一,其余的只要有一线生机,都会选择投降。像贺人龙这次杀的人比俘虏还要多的情况,在以往的战事中是极为少见的。

刘南卿听了,微微低头,没有言语。在他心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觉得贺人龙的做法从长远来看,对关中局势或许是最为有利的。

当下关中地区流民泛滥成灾,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无论是朝廷还是总督府,面对如此庞大的流民群体,都深感无力。

自七月陕西农民开始揭竿而起,短短时间内,整个关中的造反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超过了百股之多。而总督府这边,光是收容的贼寇俘虏就已经超过了五万之众。

为了安置这些俘虏,总督府不断开辟新的屯垦营地,试图让他们通过劳作自给自足。然而,现实却残酷无比,这些俘虏至少要养上一年以上,才能真正融入正常生活。

可如今,总督府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几乎到了养不起这么多俘虏的艰难境地。刘南卿此前也曾多次委婉地提醒过总督杨鹤,但杨鹤总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始终不敢放任下面的将军对大明百姓进行大肆杀戮。

刘南卿微微顿了顿,继续拿起一份战报,神色稍缓地说道:“参政洪承畴在韩城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亲自领兵抵御贼寇王左归的进攻,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将士们奋勇杀敌。最终,此役俘获、斩杀贼寇三百多人,成功解除了

韩城之围。”

杨鹤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神色,但也就如此了。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原本书生领兵会让人觉得惊奇不已,但如今,这样的情况却已经成为了常态。洪承畴立战功虽然值得肯定,但也不算特别稀奇了。

刘南卿没有停歇,紧接着又拿出一份战报,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富县参将马俊豪传来紧急战报。游击将军李营奉命进攻大同贼寇赵云飞部,不幸战败身死。马俊豪将军在混乱中收容溃败的士

兵,如今正死守富县,情况十分危急。”

“什么?”杨鹤听闻此言,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满是吃惊与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问道:“这怎么回事?赵云飞部此前情报显示不过只有一千人而已,马俊豪他们可是率领着上万大军,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难道连这区区一千贼寇都不能战胜?”

此前杨鹤在得知徐晨带领大同社主力气势汹汹地进攻榆林卫之后,当机立断,下令驻扎在富县的马俊豪、李营率领上万大军,对甘泉县的赵云飞部发动攻击,试图以此来一个围魏救赵,缓解榆林卫的压力。可他无论如何也没

有想到,拥有十倍兵力优势的马俊豪他们,竟然会遭遇如此惨败。

刘南卿无奈地叹了口气,摊开双手说道:“都堂,情况有变。徐晨在领兵进攻榆林之前,对赵云飞部进行了扩编。马俊豪他们领兵经过赵云飞部的时候,对方早已不是当初的一千人,而是一支拥有七千兵力的大军了。”

“即便扩编了又如何?”杨鹤更加不解,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来回踱步,大声说道:“这些新招募的士兵,能有多少战斗力?”

也不怪杨鹤生气,马俊豪的那一万士兵,总督府每月定时拨给他们一万两银子,可是足饷明军。就算不说全部都能比家丁精锐,可至少也比一般的军户有着更强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怎么如今连大同贼寇的这些新兵都比不

上。

刘南卿毫不客气的打破杨鹤幻想道:“大同贼寇是得到五十亩地的士兵,比战斗意志他们在朝廷士兵之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