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45章,闻战则喜与转运大使李鸿基(2/2)

田然掌柜笑着接过话茬:“刘老哥这话说的,这都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了,哪里能算得上是打听呢?我等不过是想请您带个话,我们愿意为都督府尽一份力,出一份心。”

“哦!”刘寿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众人。

田然掌柜继续说道:“您想啊,要是都督府真把榆林卫打下来,对我等来说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情,我的也想为都督效力。”

这些掌柜们对大同都督府可谓是爱恨交加。说起“爱”,都督府给他们经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就拿厂房来说,都督府帮忙做好了通路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无需为这些基础问题操心,能够安心搞生产。而且,平日

里没有税吏的频繁骚扰,也没有豪强的敲诈勒索,这在混乱的世道中,简直是一片难得的净土。

更让他们称赞的是,都督府强力稳定了物价。即便是在旱灾如此严重的年份,各种物价基本上纹丝不动。像粮食这种关乎民生的重要物资,价格稳定在每石小麦六百文钱,几乎是丰年的价格,关中其他地区粮食价格的大幅上

涨根本影响不到他们。如此一来,他们再也不用担心生产成本大幅提升,能够有条不紊地经营生意。

此外,都督府的税务政策也十分透明。三成的作坊所得税,货物运出都督府的地盘只需交5%的关税,在本地贩卖则交15%的增值税。看似税率不低,但只要交完这些税,就无需再交其他杂税,也不用花钱去疏通各种关

系。这种清晰透明的税务制度,反而大大节省了他们的经营成本。

而且,都督府内部的市场极其繁荣。在整个关中都陷入动乱的情况下,都督府管辖的区域却宛如一片繁荣的绿洲。不管是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意,还是酒馆、客栈、戏苑等服务业,都十分繁华,商机无限,生意好做。

然而,他们对都督府也有“恨”的地方。都督府的规矩繁多,明明两班倒就能完成的工作,偏偏要求他们三班倒,这意味着要多雇佣工人。而且,一旦出现稍微加班的情况,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让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受到了

一定的限制。

但总体而言,都督府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经商的天堂。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便是榆林卫的那些士兵,也就是他们口中的“丘八”。

自从米脂的纺织业蓬勃发展以来,羊毛这种以往无人问津的东西,瞬间成为了整个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关键在于,羊毛在大漠上随处可见,他们只需拿出几尺布匹、一把菜刀,就能从牧民手中换到一大捆羊毛,转手卖

到米脂,利润就能翻一倍以上。而且,这条商路距离很近,从米脂到草原最多不到300里,快的话几乎几天就能走一个来回。如果算上归德堡,这条山路更是只有100多里,只要进入归德堡,剩下的路程可谓是畅通无阻。

但这条看似美好的商路,却有一个巨大的阻碍,那就是榆林卫的将门。这些将门连着被徐晨教训了好几次,损失惨重。

由于大同社实行均田制,这些将门对军户不敢过分压榨,生怕军户逃离或者彻底反叛。为了弥补损失,他们便盯上了这条日益繁荣的商道。

商队从米脂过来时,他们会故意刁难,质问:“你是不是通贼寇了?”

商队掌柜为了顺利通行,只能交一大笔钱,来满足这些士兵的贪欲。可让商队掌柜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从草原回来时,同样会遇到这些丘八拦路打劫。

他们会说:“你的商队从草原入境,是不是通蒙古人了?”

无奈之下,商队又只能交一笔钱。而且这些士兵认钱不认人,不管你是阁老家的商队,还是侍郎家的商队,什么关系都不好使,一律照抢不误。

本来在这个乱世,拦路打劫的事情并不少见,商队掌柜们或许也不会如此气愤。

但有了大同社的对比,就让他们难以忍受了。在大同社的地盘上,他们只要交了5%的关税,就无需再交其他任何费用,一路畅行无阻,还会得到护卫队的保护。如此鲜明的反差,让他们对榆林卫的这些丘八越来越不满意。

而这次大同社计划的榆林之战,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如果都督府真的能够一口气占领整个榆林卫,那就意味着打通了工业区和大漠的商路。如此一来,他们商队一来一回的利润能增加一倍。这巨大的利益诱惑,足以让这些

商人冒着风险支持这场战争。

温掌柜笑着说道:“我等愿意为都督府捐一笔军饷,略表心意,祝都督百战百胜!”

其他几位掌柜也纷纷附和:“我等也是这个意思。”

刘思索了一番,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便决定把这事情告知刘永。

此时,刘永正在忙碌地处理护卫队的后勤事务。听到刘寿的讲述,他先是一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主动送钱支持战争,这在以往的大明商人中可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只怕当今的天子都没有这样高的威望,能让这些商

人主动掏钱。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