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9章,艰难的中间道路(2/2)

而在这期间,刘南卿也遭遇了当初大同社曾面临的困境。蜂窝煤产业盈利后,当地的帮派分子立刻盯上了这块肥肉。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帮派分子会按照市场划分,控制当地的运煤工匠,给工匠们留下一点微薄的收入勉强

维持生计,而搜刮上来的利润则按照三七分账,三成归帮派,七成归帮派上头大族。

但刘南卿他们可是见识过大同社是如何对付这些帮派分子的,怎会任由他们欺负。贺函当机立断,迅速组织了上千名屯垦农户,气势汹汹地冲进长安城,对这些帮派分子展开了一场猛烈的围剿。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帮派分

子被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对煤炭产业有任何非分之想。

当地大族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试图直接控制煤炭来源,通过抬高煤炭价格来夺回利益。但刘南卿早有准备,他凭借总督府的关系,买下了几个废弃的煤矿。这些煤矿虽然被标注为废弃,但实际上只是因为进水导致开

采困难。在这个时代,抽水技术还十分落后,只要矿井深度稍微大一些,就很容易因为积水问题而被废弃。

不过刘南卿他们在米脂了解到了大同社改造废弃煤矿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压水井把水抽出来。经过贺函等人的一番精心改造,这些废弃煤矿重新焕发生机,源源不断地为市场提供煤炭。这下可好,当地大族连卖煤能赚的钱都

赚不到了,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

为了这一系列事情,双方可谓是彻底闹翻了,陕西省的大户连装都不装了。直接上书朝廷,三边总督与民争利的官司甚至直接打到了御前。

此时的崇祯皇帝也对杨鹤有点不满,上任三个月时间,就知道要军饷要赈济,对贼寇一点动作都没有,好在杨鹤也有自己解释,三边军户普遍有一两年没得到军饷,互相安抚好,他们没办法出,后面关中旱灾越来越严重,杨

鹤又说要安抚好灾民,以此断绝贼寇的兵源,这样才能稳住关中。

得到杨鹤的这番解释,还没有被袁崇焕背刺崇祯皇帝,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相信了他。

而且三边总督到陕西任职还不到三个月时间,在没有犯下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也不会轻易更换人员。因此那些弹劾三边总督的奏折最终都无疾而终。

俗话说“远近臭”,如今在这些大族的眼中,重民社的名声比大同社还要糟糕。重民社原本试图在士绅和农户之间寻求平衡,却没想到在与大族的一系列冲突中,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关中大户并不认可他们是在维护自己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