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029我让你进国子监(1/2)

司昭坐在马车上,臀上的伤,不能坐,她趴在马车里,抱着画箱。

周子川,青山会馆。

找到周子川,就能找到刘良文的下落......

他真的在京中,就在京里。

车子到了地,她看着青山会馆的匾额,确认无误,打听周子川。

同屋告诉她,周子川出门了,得要晚上才回来。

她看看天色,又问可是认识刘良文?

那人说不知道,又问旁人,也说不曾听说。

司昭只得回转。

回到家,司空道不在,只有小乖蹦跳着欢迎她:“有客人,有客人。”

她拍一拍它,惊得它扑棱棱,它的翅膀折断了,司空道用了根小木棍绑着固定,就系在窗户底下,一来人就叫唤,把它当看门狗来养了。

她去问了隔壁的林大娘,知道司空道能下床走动了,估计是出去窜门去了。

她趴在床上,想着明日一早去找周子川打听刘良文的事.....

渐模糊过去。

一觉醒转时,已是太阳西斜,晚霞红通通地遍布天空,很是瑰丽。

她正要下床,闻到一股子甜香味,丝丝入鼻。

她扭头,见床头矮柜上摆着一包糕饼,上头的麻绳松松地揽着。

她扒开外头的麻纸,露出一叠雪白晶莹的糕饼,是芙蓉糕。

她抓了一块在手里,咬了一块嚼着,向外走去。

院子里,司空道吊着一只手,正捏着碎糕在逗弄小乖。

小乖飞不高,一蹦一蹦地跳,就像一只黑色的小母鸡。

“叫老爷。

给你吃糕。”

“大爷。”

小乖脆声。

司空道就笑:“你才大爷。

你也伤了胳膊,我伺候你,嘿,真是好命,我应该叫你老爷才是。”

他回头:“睡醒了?”

然后赶她:“灶里有热水,赶紧洗一洗,去去晦气。”

司昭不动:“过几日再洗。”

司空道坚持说要洗的,他烧的艾叶水,一大锅,老方婆娘给的,这种事情还是要讨个吉利的。

司昭只得老实说后面有伤,碰不得水,她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司空道心疼地不得了:“这些子大家子,动不动就打人,我一个糟老头就算了,你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也下得去手。

难怪他家姑娘年轻轻的就不得长命⋯⋯”

司昭忙嘘了一声,截断司空道的话头:“这话可不敢乱说,听见连您一起打。

咱胳膊拧不过大腿。

再说,不白打,人家多给了5两银子。”

原本十两银子,人家最后一共给了十五两。

“还能坐么?”

司空道撇嘴,看在银子的面上,不再聒噪。

司昭瞧瞧身旁的小竹椅,苦着脸:“不能坐硬的,硌得疼。

都结痂了,得等它自己掉了,重新再长出新的皮子,才能如常坐卧。”

司空道就说这几日好好在家歇着,把伤养好了。

......

暮色如墨,天边最后一点残光也终于被吞没了,望江楼,三个金漆大字于门前大红灯笼灼灼逼人。

窗棂间人影憧憧,杯盏撞击声、哄笑猜拳声、跑堂们尖利急促的唱喏声汇成一股声浪,如热汤般滚沸溢出,泼洒在门前的石阶上。

唯偌大的三楼安静,一个大房间,中间一张圆桌子围坐了五六人。

端着杯子扭捏着不肯喝酒的张长银正想赖掉杯子中的酒。

望江楼三楼整层楼就一个房间,贵不说,还得提早十天预定,不一定抢得着。

这梅九今儿在这请客,他可不敢多喝,免得被人下了套。

上回,他被梅九灌醉了酒,稀里糊涂地答应了出城令牌,差点被他爹给打死。

梅九起身,笑嘻嘻地掏出一个长条锦盒,打开,推过去:“诺,送你的。”

张长银瞥了一眼:“这东西我有。”

“你瞧瞧,这是什么成色?”

梅九鄙夷地,一边把盒子全推开,露出里边的东西:“可是北边来的老山参,说是至少有这个年份了。

你娘不是要生了吗?

用得着!”

张长银没说话。

他娘快要给他生弟弟或妹妹了,这个年纪了,生孩子确实让人不放心。

盒子里的这只老山参,也确实是好东西。

可是,无功不受禄,这梅九忽然又是请客又是送礼,摆明了是有事情,他可不敢了。

他装糊涂,端了茶:“梅九,你说是来喝茶的,我就来喝茶。

这茶新鲜,俞六哥,你说,这时节,该是喝哪里的茶最好?”

俞六慢条斯理:“这可不好说,我们家是入了秋就喝沧山的普洱,红茶也是常备的。

噢,要论这个,你问阿苏啊,他家里这个最讲究,什么茶都有。

你忘了,咱们盛京一大半的茶叶都是他舅家的船运来的。”

周锦绣专心吃菜,只是唔了一声。

张长银瞥一眼周锦绣,没有作声。

他爹是承天府尹,虽然是从四品,但在京城这个地界,也算是管着一亩三分地。

平日里,梅九他们几个,想要胡闹,总找他。

他虽然和梅九混得相熟,但这个周锦绣却是不怎么熟,只听说是周家的公子,安王府的小舅子。

梅九却不肯放过他。

他起身,殷勤地给张长银筛茶:“我有事找你。”

然后,也不管他愿不愿意,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张长银听完,连连摇头。

俞六:“这事情刚好在你爹地盘上,要不然,我们也不能来求你。”

见他如此说,张长银也就正经起来,说我真不敢说,我爹非打断我的腿不可。

“拣你能说的说!”

梅九示意:“老规矩!”

“真不行!

⋯⋯”

“跑马场的费用我包了!”

“不行。”

梅九忽然一句话:“我让你进国子监。”

张长银一哆嗦。

他看着梅九。

梅九索性心一狠,壮了胆子:“国子监今年有恩贡,统共放了五个名额,说是礼部主薄以上的官员可以举荐一个....”

张长银立刻眼睛放光,巴巴地看着梅九。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