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85章 打着小算盘的中科院来人(1/2)

送走周俊之后,王东来并没有急着将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消息传出去。

而是准备根据周俊传来的消息,再做决定。

银河科技发展到现在,业务越来越多,需要王东来进行决策的事情也是与日俱增。

所幸,以他此时的能力,应付这些事情倒也不算难。

小到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权利就是人事权和财权。

这两点只要牢牢握住,其他的问题就不大了。

而刚好,王东来对于这两个方面把握的很紧,所以对于银河科技的掌控力并没有随着银河科技的扩大而变弱。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银河科技能够发展的这么好,近乎是靠着王东来的科研能力养活着众人。

单靠银河科技的其他产业,暂时还无法撑得起眼下的扩张速度。

第二天。

王东来正在办公室里忙着自己的事情,就听到了敲门声。

办公室的门并没有关上,而是半掩着。

所以,王东来一抬头,就看到来人。

其中认识的人,只有田岗、任宏伟副校长。

“任校长,田院长!”

王东来站起身来,对着两人打招呼道。

看到田岗和任宏伟一起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王东来的心里不停地琢磨两人的来意是什么。

一个院长,一个副校长。

外加其他几人,明显也能看得出来是位高权重之辈。

这样阵容主动上门,很明显是有事。

进了办公室之后,任宏伟就笑着主动开口说道:“王教授,不知道这几天你的感觉怎么样啊?

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尽管说出来。”

“任校长,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图书馆的书很不错,自习室也很安静,我很满意。”

王东来自然不会情商低到在这个时候,真的提出什么意见。

更何况,他本身就没有什么想要提的意见。

燕大有没有问题?

有!

但是,那些问题,根本不是王东来这个外人能够指指点点的。

甚至就算是眼前的任宏伟也未必有这个能力改变燕大所存在的一些顽疾。

毕竟,在这里的龙子龙孙,那可太多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天大的利益,根本不可能有人会冒着天大的风险去做事。

“嗯,王教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中科院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贾伟主任。”

说着,任宏伟就指着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介绍道。

“这位是咱们学校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的叶研究员。”

听着任宏伟的介绍,王东来也明白了两人的身份,便主动地打起招呼。

“贾主任,叶工。”

贾伟戴着眼镜,身上散发着一种属于技术人员独有的气质。

此时笑着开口说道:“王教授,我可是早就听说了你的名字,上次你在超算中心的事情我也都听说了,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任宏伟听到贾伟这么说,便跟着说道:“王教授的科研能力那确实是没得说,年纪轻轻就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是,还能保持不骄不躁的态度,要么是在图书馆里看书,要么就是去自习室,能有这样的成就也是理所当然了,接连我们学校今年的学习氛围也被带动起来。”

“说实话,要是早知道会有这样的好处,我早就应该去请来王教授了!”

任宏伟的语气充满了对于王东来的认可和赞扬。

田岗在一旁,也笑着夸道:“王教授在数学上面的天赋,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却不料,在田岗说出这个话之后,贾伟看了一眼任宏伟,再看看王东来,才摇头说道:“田院长,王教授的天赋可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数学领域上面。”

“不管是之前的锂硫电池,还是人工智能医疗辅助诊断系统,都能看得出来王教授的科研天赋相当的强,也没有限制在数学领域,在多个领域都保持着极强的科研能力。”

“依我看啊,王教授不能用单一的学科天才来形容,应该属于是全能型人材,田院长也是数学方面的专家,应该知道数学在很多领域上的巨大促进作用。”

“能够证明多个世界数学难题的王教授,在其他领域取得一些突破,这完全是合理的。”

“就前段时间的美拍软件,还有手机人工智能助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贾伟的语气之中,充满了对于王东来的夸赞。

任谁都能听得出来,贾伟对王东来的重视和看好。

“贾主任,你过奖了,我也只不过是取得了一点成就罢了,当不起你这么夸赞!”

王东来并没有让贾伟就这么继续夸赞下去,当即出声打断贾伟的话。

任宏伟在一旁看着,眼里闪过一丝思索,便开口说道:“好了,贾主任还是直接说正事吧!”

王东来听到任宏伟这么说,当即看着贾伟,主动询问道:“贾主任,这次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这句话很有意思。

去掉了最常加上的后半句‘如果我能做到的,尽管说便是。

’ 如果不敏感的人还真的发现不了什么,但是在场的都是人精,自然是听出来了王东来的话外之意。

中科院的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任。

绝对不是一个普通职位。

再加上任宏伟这位副校长亲自带队前来,还有燕大的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

可以说,在座的恐怕是只有王东来的职位最低了。

而这样的阵容,自然不可能是小事。

所以,王东来才没有满口答应。

贾伟神情不变,依旧是面带微笑,说道:“王教授,听说你研发出了一款先进封装技术,而且这款先进封装技术已经能够制造当下主流的芯片了?”

此话一出,在场几人的目光都放到了王东来的身上。

主流芯片,先进封装技术!

听到这里,王东来自然是明白了众人的来意。

没有否认,便承认下来,说道:“确实是这样。”

得到王东来的肯定之后,贾伟并不意外,而是面带一丝激动地说道:“王教授,我这次过来,就是专门为了此事。”

“我听说你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从这个科研项目就能看得出来你是真正愿意为国家半导体发展而贡献的学者,年轻学者有你这样的觉悟,真是国家的幸运,后继有人啊!”

“王教授,你既然选择这个科研项目,那肯定是对国内的半导体发展情况有所了解,我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我国是人口大国,市场巨大,芯片已经成为钳制我们继续发展的重要掣肘了。”

在贾伟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东来轻轻地咳嗽了一下,打断道:“贾主任,我们芯片只是落后,至于说芯片成为钳制我们继续发展的掣肘,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并不应该这么说。”

“我们应该承认西方的技术先进,正视这一点,他们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他们走在研发前面,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来发展,所以他们不欠我们什么。”

“说什么钳制我们,就有些不太准确了,不管是商业行为的封锁,还是官方的封禁,其实这都是正常的,这才是真正的国与国的事务处理风格。”

“我们在激光领域领先全球,也没有毫无保留地传出去,对于西方而言,这也算是我国钳制他们的发展。”

“作为学者,我们还是要保持平静心态,不要被情绪左右的比较好。”

随着王东来这番话,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不管是任宏伟还是贾伟,又或者是田岗都没有想到王东来会这么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是知道王东来说的没错。

技术落后就是技术落后,用钳制和掣肘等词汇,很明显就是一种语言小手段。

这种小手段,对于年轻人,尤其是涉世未深的热血年轻人,最是好用不过。

却不料,这种小手段会在王东来身上失效。

王东来要不是有后世的记忆做参考,他恐怕还真的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但是已经知道这种小手段之后,他自然不会当做没有看到。

贾伟的反应速度很快。

“王教授说的是,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落后,每年导致大量的外汇流出,而且在尖端领域的发展也不尽如意。”

“所以,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我们都必须要攻克国产半导体的难题。”

“从硅片、光刻胶、抛光材料、封装材料,到芯片晶炉、光刻机、离子注入设备、涂胶显影机再到EDA软件等等,这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每一个流程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