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冷流雪(2/2)

扶苏与越民造出一种更轻便的船只。

天气越来越冷,始皇帝在琅琊台居住了一月有余。

扶苏将渔民的生活困难分为三个条件,海难频发与渔获易腐,工具低效。

无法解决前两个,不过在第三个条件上,可以给予帮助。

当丞相第二次让吴公来询问时,扶苏才给出了回答,让这里的渔民继续生活在这里,将这片地界编入琅琊县的户籍中。

又过了半月,扶苏再一次来到了琅琊台,带着众多越民的请命来到了父皇的面前。

为民请命对别人来说很难,对扶苏来说很容易。

扶苏站在琅琊台内,向父皇与丞相说出了他的想法。

李斯看完了公子递交的文书,准确地来说这是少府令递交的文书。

嬴政道:“修缮琅琊台还有不少事,要你这个少府令去主持。”

“儿臣告退。”

待公子离开,安静的琅琊台内,嬴政道:“你觉得如何?”

李斯搁下竹简,道:“因地制宜,公子重设琅琊县的规划…也许更有裨益。”

公子扶苏初任少府令这才一年,公子如今二十二岁还很年轻,加之大秦向来国事繁重。

李斯还担心公子无力筹谋,甚至做好了一边教导公子公子如何完成国家大事,一边当好他这个丞相的准备。

不过累一些而已,也无大碍,眼前…让李斯没想到,公子明明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仅仅眼光长远,而且懂得笼络一部分人心,用这一部分已笼络的人心去影响更多人,从而获得更多的人心。

并且公子还设置了琅琊县官吏,由少府令直派。

琅琊县文书可以直接送入的咸阳丞相府,让琅琊县绕过郡,直接与丞相府对接。

这明明是修建长城的举措,公子用在了琅琊县。

嬴政道:“扶苏此举既要人心,又要利益,他要将这里变成第二个渭南郡。”

始皇帝一眼就看穿了公子没写在文书上的真实目的。

这位公子想要人心,要这里的人们的拥戴。

闻言,李斯觉得始皇帝从这卷文书上,看到了公子扶苏的野心。

李斯则是从这卷文书上,看到了公子扶苏对未来数十年长远规划。

见始皇帝忽然有了笑容,

公子既有能力,又有野心,还会使用权力,又不瞒着始皇帝,李斯打心里为始皇帝高兴,这是一位进取且善用手段的公子。

始皇帝不在乎公子扶苏建设出第二个“渭南郡”,对始皇帝来说如何让这个国家强大,才是他真正追求的。

“此事,你要多帮助扶苏。”

“臣明白。”

海风迎面吹入琅琊台的大殿内,外面又下起了大雪。

齐郡的冬季很寒冷,今天下起了齐郡特有的冷流雪,夜里大风呼啸着,吵醒了正睡在摇篮中的孩子。

正坐在案边,借着油灯的灯光写着齐郡规划的扶苏,连忙搁下笔抱起孩子。

哄一哄之后,这孩子就不哭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