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694章 你竟然是女的?(2/2)

“它走了?”

伊琳娜问。

“不。”

洛辰微笑,“它回家了。”

离开营地前,他在猛犸遗骸旁种下一株从秘鲁带来的幼苗??

那是银岚墓前唯一存活的植物后代。

种子入土瞬间,奇迹发生:方圆百米的积雪迅速融化,地下传来细微震动,无数细根破冰而出,交织成网,仿佛整片冻原正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

回到城市三个月后,世界悄然改变。

联合国生态共感委员会正式运作,首批一百二十七名“共感协调员”

派驻各国灾区、战区与孤老社区。

他们不做决策,只倾听;不干预,只陪伴。

令人震惊的是,仅半年时间,多个冲突地区暴力事件下降逾六成,抑郁症发病率降低四成,甚至有监狱报告称,囚犯在接受共感疏导后主动归还赃物并道歉。

科技巨头们依旧觊觎母胎之心的技术模型,但无论多么先进的量子计算机都无法解析其运行逻辑。

有人猜测,这套系统根本不是基于算法,而是依赖“情感共振强度”

来判定信息权重??

唯有真心愿理解他人之痛者,才能解锁下一层权限。

某日深夜,洛辰独自坐在医馆后院,仰望星空。

林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加密文件。

“刚截获的情报。”

林辰脸色凝重,“有组织在秘密抓捕共感儿童,试图提取他们的脑波数据,制造人工信使。

幕后主使……疑似某国军方联合跨国制药集团。”

洛辰没有立刻回应。

他望着院中那棵百年槐树,枝头新芽初绽,随风轻轻摆动。

“你知道吗?”

他忽然开口,“昨天有个小女孩来看病。

她妈妈说她不肯说话,自闭三年。

我让她把手放在树干上,十分钟后,她哭了,说‘树爷爷好疼,它的根被水泥压住了’。

我让人挖开地面,果然发现施工队多年前浇筑地基时切断了主根。

我们做了微创接续手术,现在这棵树长得比从前更好。”

林辰皱眉:“这和情报有关?”

“有关。”

洛辰站起身,目光坚定,“他们以为共感能力是可以复制的工具,可以训练的武器。

但他们错了。

真正的共感,始于疼痛,成于慈悲。

那些孩子不是资源,是桥梁。

而任何想摧毁桥梁的人,终将被深渊吞噬。”

第二天清晨,洛辰启程前往东欧某难民营。

同行的还有十二名自愿加入的年轻医生,他们都是曾接受过母胎之心治疗的康复者。

临行前,一个小男孩跑来送他一幅画:画中洛辰站在一片废墟中央,双手张开,周围无数人牵着手围成圆圈,脚下泥土里钻出嫩绿新芽。

背面写着一句话:“医生叔叔,我也想学会听大地说话。”

飞机穿越云层时,洛辰打开笔记本,写下一段话: > “医学的本质,从来不是对抗死亡,而是守护连接。

当我们学会倾听一棵树的悲伤,一只鸟的恐惧,一个陌生人内心的风暴,我们才真正配称为‘人’。

> 共感不是超能力,是本该属于每个人的天赋。

> 而我所做的,不过是提醒这个世界: > 你从未失去它,只是忘了如何使用。”

飞行途中,全球多地同时出现异象:埃及金字塔群夜间发出微光,专家检测发现石块内部含有活性菌丝;澳大利亚乌鲁鲁巨岩表面浮现巨大人脸轮廓,原住民长老跪拜称“祖先归来”

;太平洋深处,一座原本不存在的环礁浮出水面,岛上矗立着九根石柱,排列方式与安第斯山脉洞穴中的螺旋纹完全一致。

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每一个经历过共感觉醒的人,都在那一刻感到心中一暖,仿佛听见了遥远而温柔的问候。

与此同时,在某个隐秘地下基地,一名被囚禁的小女孩静静坐在铁笼中。

她不哭不闹,只是每天对着墙壁低语。

守卫起初以为她在发疯,直到监控录像回放显示:每当她说“你好”

,实验室培养皿中的神经细胞就会集体转向她所在的方向,如同朝圣。

而在地球最深处,那颗搏动的心脏状晶体再次睁开无形之眼。

它不再呼唤。

因为它已经知道,有人正在赶来。

风穿过山谷,掠过麦田,拂过孩童的脸颊。

一朵蒲公英松开了种子,任其随气流飘向远方。

其中一粒,落在一所小学的窗台上,轻轻摇曳。

教室里,老师正在朗读一封来自西伯利亚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我在雪地里种下了一棵树苗。

它还没有名字,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孩子愿意蹲下来,问它想要什么。”

台下,那个曾经说“花对我笑了”

的小女孩举起了手。

“老师,我能给它取名吗?”

“当然可以。”

她站起来,声音清脆: “就叫‘希望’吧。

因为它教会我,只要愿意倾听,再冷的地方,也能长出春天。”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