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刘备崩,万象更新(3/4)
——京畿巨震!
四方百姓于各地之人高呼万岁,纷纷朝着洛阳而拜。
哪怕至今还未有一个最底层的百姓为官。
但出于对顾琛对顾氏的信任。
这些代代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们终于还是对未来生出了希望。
而对于人类这种有着复杂思维的动物而言; ——最为难得可贵的也是希望。
只要能够有着希望。
那这些百姓们的心便会牢牢与朝廷绑在一起。
阶级思想的上的紧固终是产生了松动。
顾易一直都在注视着一切,心中亦是万般的复杂。
其实以后世的目光来看; 顾琛他们现在所定下的制度上确实还有着很大的纰漏。
但这又能如何呢?
世界上又岂会有完完美无缺的制度?
有的只是适合不同时代的制度。
相比于原本的历史而言,这种制度上的进步已经是格外的超前了。
思想上的进步才是最艰难最为难得可贵的进步,这对于后世的整体发展绝对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顾易现在对整个大汉的发展是愈发的期待。
虽然他明白。
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永远的王朝。
但他也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一次的大汉恐怕会成为对整个九州封建时代影响最大的朝代。
而顾氏的名字,将始终被刻在这上面。
成为于整个青史之中都不可抹去的存在。
章武九年,四月; 顾泽薨于巨鹿。
至此,顾氏第六代子弟除顾琛之外皆以离世。
虽然顾泽从始至终未曾出过巨鹿; 但作为诸葛亮的先生,以及顾氏当代的家主,刘禅亦是给顾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丧礼,甚至还要为顾泽定下美谥。
不过顾泽却似乎想到了点。
早已给顾琛与诸葛亮送来了消息,特意说过切莫为他定谥。
就连昔年顾良那般身在朝堂,只是未能立下太大的功勋,都拒绝了立谥,恐负先人之名。
顾泽又岂会贪图于青史之上的一个美名?
于他而言。
当他昔年返回巨鹿的那一刻起。
他此生便已经完全放弃了一切的理想与抱负,唯有为了家族。
纵使心中留有山岳之志,亦是笑归黄土。
此事对顾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他是顾氏第六代之中最小的子弟,但在经过常年的攻杀之下,他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顾氏第六代之中寿命最为久远之人。
难掩的寂寞充斥在了顾琛心中。
这还是自顾琛起事以来,他第一次放下了一切,自己于府中沉寂了足足三日。
自他再次从府中走出之后,众人都能清晰的感觉到一股暮气亦是出现在了他的身上。
顾琛仿佛就成为了当年的顾熙。
身上的威仪愈发浓郁。
甚至就连于他相熟的大臣在他面前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压力。
自此之后,顾琛更加的拼命了。
除却以往的政务之外,顾琛更是开始为大汉选拔起了官员。
他不仅仅要看官员们的才能。
同样还有秉性。
以及是否对新政支持。
当然,顾琛亦是不会忘记对顾氏子弟的教育。
如今顾氏第七代子弟的能力并不算弱,无论是内政也好亦或是武功也罢,都有杰出之人出现。
这确实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势; 哪怕就算是比不过昔年那英雄枭雄辈出的时代,但这个时代也注定会十分耀眼。
张华、羊祜等人相继被顾琛提拔。
顾琛利用着自己对人性的判断,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就打造了一批以新政为核心的年轻班底,而一点点的接过老人手中的担子。
章武十年,六月; 荀彧含笑而终。
这个可以说是第一个选择追随顾琛的人终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或许是因为逝去的人实在太多。
顾琛对此只感到了麻木。
临终之际,顾琛去见了他,并问他想要些什么。
但荀彧却是笑着摇头。
于他而言能够保住家族一脉,能够看到大汉再兴,让家族少些史记上的骂名,已然心满意足,还能有什么他愿?
他甚至就连让顾琛帮忙照料子嗣的话都没说。
作为朝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荀彧十分明白当前大汉的变化。
家族要想持续辉煌,唯有靠自己的努力,他早已看开了这些。
顾琛为他定下了“贤义侯”
的谥号。
而就在丧事之后。
顾琛亦是渐渐将朝政交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他要在自己所剩的时间之内,再为这郎朗天下扫除一些威胁!
北宫。
檀香袅袅。
刘禅一脸紧张的看着顾琛,有些不舍的道:“尚父当真要率军而出吗?”
“您这般年纪,我着实是有些担忧。”
“我离不开您啊。”
虽然已经做了好几年的皇帝,但刘禅至今仍是如当初一般,面对顾琛时更是效仿刘备,不敢称朕。
这时,诸葛亮亦是听昭而来。
刚一踏入殿内,便立刻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
先是看了一眼满脸不舍的刘禅,瞬间编辑隐隐猜出了什么,眼神亦是微微一变。
“太师来啦。”
刘禅可没想那么多,也不等诸葛亮行礼,便急切的开口:“快,快帮我劝劝尚父,切莫不能让尚父犯险。”
“孔明,坐吧。”
顾琛表情丝毫不变,只是指了指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坐席。
闻言,诸葛亮连忙拱手。
旋即这才坐了过去,沉声问道:“顾公是要前去伐四方蛮夷?”
以他的才智。
自然是早就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顾琛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哪怕此战不能扫平蛮夷,亦是要灭其锋芒。”
“为我大汉夺来十年的光阴。”
顾琛的语气十分平静,就像是再说一件小事一般,但也根本不会有人觉着顾琛在自傲。
这是他早就已经想好的计划。
大汉还需要时间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