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章 刘备称帝,十方征渡使(2/4)

其实对于顾熙而言。

最适合他的谥号自是“忠武”



但顾啸已得忠武,而顾熙作为顾啸之后,于情于理都不能与自家先祖同谥。

不过如此之礼亦是完全超越了其他大臣。

这甚至都已经不能再称之为臣子了。

而随后让所有人更为在意的自是分封群臣,其余人倒是还好,真正让天下人在乎的便是顾琛。

无论是从武功也好亦或是声望也罢。

刘备这所谓的皇帝,其实都不如顾琛。

且最关键的是——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顾琛手中还握着传国玉玺。

若无传国玉玺,哪怕刘备再怎么有实权,但终究也不能算是承继天命。

对此刘备似乎早有准备。

于群臣面前,刘备给了顾琛一个前所未有的官职。

——十方征渡使!

其位冠压满朝公卿,其权甚至都超越了丞相。

不仅可涉文武。

甚至可以不经皇帝直接调集一切兵马,行攻伐之事。

群臣当避其名讳,见顾琛之时当行礼。

这种官职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臣子的范畴。

可以说,除了名为臣子之外,顾琛就像是大汉的另一位皇帝。

但凡顾琛若真有异心。

随时都可与刘备这位所谓的皇帝争夺天下。

若是换做以往,此事绝对会引起群臣们的反对,无关任何朝代都是一样。

但对于现在的大汉而言,则完全不同。

无论是武功也好,亦或是威望也罢; 顾琛已经完全达到了天下之最。

但凡他要想称帝。

放眼如今天下,又有谁人能阻?

这样一个人获得这种地位,又有何理由能有阻拦?

且最关键的是顾琛的威望实在是太强了。

对于群臣而言,面对顾琛时心中所产生的压力,甚至都超越了刘备这个皇帝。

谁又会开口劝阻?

刘备真的做到了昔日他所承诺的一切。

“刘氏鼎,刻顾氏名。”

消息不断传开。

这对于当前的天下百姓而言,绝对是一件极为振奋人心之事。

刘备于百姓之中的名声一直都不错。

更何况如今更是百姓们最为期望的刘氏天子配上顾氏子弟。

整个天下于这一日起仿佛都变了。

虽然一切明明还没有什么改变。

但那种人欣赏的变化却还是能让人感觉出大汉的不同。

四方百姓对于未来的天下,终是再次有了期盼。

幽州。

顾琛自是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消息。

对于刘备的这个安排,他似乎早有预料,并没有半点的惊讶。

顾琛并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官职。

到了他现在这个地步,其实已经完全不需要这些所谓的官职了。

真正让他有些触动的还是刘备对顾熙的安排。

其实走到了今天这种地步。

真正能够影响到顾琛思绪的东西已经不算多了,但除了顾熙之外。

于幽州之地。

顾琛遥祭了顾熙一番。

随后便着心腹将传国玉玺送了回来。

这无疑也是表明了顾琛的态度。

不过他自己却并未直接归去,而是于幽州之地不断地厮杀。

与冀州不同。

作为大汉的边疆之地,幽州百姓的日子一直都很难过。

尤其是天下大乱的这些年来。

对于幽州百姓的伤害更是远远超过他州。

因为除却混乱之外,幽州百姓还需要面对蛮夷的劫掠。

乌桓、鲜卑等趁着九州内乱之际,不断地劫掠边疆百姓。

以顾琛的性格,又岂会容忍他们?

相比九州之人畏顾琛如虎,这些蛮夷之人虽是听闻过顾琛之名,但却也不甚在意。

九州这些年来的内乱。

确实是让他们有了很好的时机发展。

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劫掠,他们如今的实力也远远超越了以往。

这让这些蛮夷部落有了绝对的自信。

相比于与深知兵法战阵的诸侯厮杀而言,面对这些蛮夷对于顾琛而言,实在是简单了太多太多。

这些蛮夷虽是在学习九州文化。

但终是只学到了皮毛。

顾琛只是稍微利用地势设下计谋,便相继大破贼兵。

但饶是如此,这些人却也不服。

整日叫嚣着要与顾琛正面厮杀,甚至还无所畏惧的提到了顾熙,想要激怒顾琛与其正面交战。

他们也确实成功了。

不过顾琛并不是因为愤怒而失去了理智,只是想要出手将他们快速打服。

双方围绕着幽州之地展开了厮杀。

这些蛮夷虽然嘴上说的轻松,但面对顾琛时还是很有压力。

昔年顾熙的传说仍在。

对于周边所有蛮夷部落而言,面对“顾氏”

他们都会莫名有一些压力。

而事情的结果也不出预料。

骑兵冲杀,顾琛麾下的将士无惧任何人。

尤其是在顾琛亲自率军的情况之下,这群人的士气更是难以想象。

顾琛先后于阵前斩杀数个部落首领。

歼敌精锐数千。

一战便直接将所有蛮夷打到退出了幽州。

顾琛并未率军追击,不过他却亦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于幽州边境。

顾琛策马紧紧盯着眼前那一片不毛之地,眉头紧皱。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