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0章 学医救不了大汉(3/5)

“太傅已年过七十。”

“岂能再次统帅大军?”

他并不是怀疑顾熙的能力,而是真的觉得顾熙有些太老了。

顾熙干笑了两声,旋即轻声叹道:“陛下放心,老臣绝不会耽误任何战事。”

说着,他的语气微微一顿,眼神忽然就落寞了起来: “若是当真能死在战场之上,或许亦是命中注定吧。”

刘志紧紧的盯着顾熙,沉默了良久后,这才再次问了一句:“太傅当真心意已绝?”

“老臣心意已定。”

顾熙点了点头,眼神忽然变得凌厉了起来:“在臣有生之年,绝不能让蛮夷侵我大汉!”

闻言,刘志顿时沉默了下来。

他就这样看着顾熙,犹豫了片刻后,终是微微点了点头:“好!”

其实他也是有些希望顾熙离京的。

因为只要顾熙在,这些士人就总觉着有办法能够限制住他。

以往他还没有这种感觉。

但是随着掌权的时间越来越久,这种感觉就是愈发的清晰。

当然,他也不会毫无准备。

自然还是让有经验的统帅担任副将,以免顾熙出现任何差错,进而导致大汉大军崩溃。

顾熙又和刘志说了许多赈济灾民以及宦官权力之事。

其实他这已经当做是临终遗言了。

以他这个年纪,如今再次上了战场,又岂能活着回来?

刘志显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这一次,他听得十分认真。

“陛下.

如今我大汉天下,流民四起,外地环伺。”

“此时再行党锢之事乃败国之兆。”

“当今之际,陛下应安人心,切莫让天下百姓人心离散。”

顾熙就这样平静的说着。

看着顾熙那满头的白发,以及脸上的皱纹。

刘志的表情愈发复杂。

他想起了很多事,想起了昔日顾熙于他身侧,助他稳定根基之事。

一瞬间,刘志只感觉心中的不满仿佛褪去了些许。

他看着顾熙,沉默了良久,终是忍不住开口想要再次劝劝顾熙:“太傅何不——”

还未等他说完。

顾熙直接摆了摆手,淡然道:“陛下无需担忧老臣。”

“若是天下可安,也算是老臣对得起我大汉的历代先君吧。”

“哪怕就算死在战场之上。”

“又能如何?”

顾熙的表情没有半点畏惧。

到了现在,他是真的一点都不畏惧死亡了。

今日他前来。

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劝一劝刘志。

顾氏是不可能亲自下场的。

但若是想让刘志罢手,避免大汉持续衰弱下去,唯一的办法便是如此。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唯有如此,才能让刘志清醒过来,分出个轻重缓急。

说罢,顾熙再次朝着刘志拱了拱手,旋即转身便朝着宫外而去。

刘志怔怔的看着顾熙那有些佝偻的身躯,脸上亦是闪过了一丝难过之情。

当此事传开之时,朝野皆震!

顾熙再次挂帅了?

倒没有人怀疑顾熙的才能到底如何,只是在担心着他的年龄。

当然,也有不少士人是不想让顾熙离开洛阳的。

因为只要顾熙在。

他们就会有底气,纷纷赶来冠军侯府劝阻顾熙 但顾熙却连见他们都未曾见一面。

只是见了一些朝臣。

这些人其中倒是有人理解了顾熙的苦心,前来拜见之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满的哀容。

又怎么能看不出来呢?

顾熙又何时畏惧过死亡?

平天灾;赴灾区;以一人之力独面阎党.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摆在这里,他们又怎能看不出顾熙的苦心?

果然,就在两日之后。

刘志真的释放了那些士人,虽然仍旧对他们进行着禁锢,但态度却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看出了顾熙的苦心。

就在顾熙动身之日。

万民齐聚。

无论是民间百姓,亦或是太学士人,皆来相送。

看着顾熙那略显佝偻的身躯,以及那满头的白发,声声悲戚之声响彻整片天地。

刘志亦是亲自来了。

他似乎是想送送顾熙。

不过却也并未露面,只是站在城墙之上,看着顾熙那越行越远的马车,沉默了良久,最后只是深深叹了口气: “太傅,真乃万古不见之忠臣也!”

.

顾易一直都在看着这一切,此事的心情同样有些复杂。

不得不说,顾熙做的已经足够多了。

他真的是为了整个顾氏与大汉呕心沥血,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可历史的车轮会因此而暂停吗?

显然不会。

顾熙如今的这个举动,虽然是让刘志放下了一些对于士人们的怒意。

但这又能持续多久呢?

而且最关键的是,顾易不认为顾熙会死在此次伐鲜卑上。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

的道理,还用不到顾熙身上。

且不说刘志到底还能活多久。

按照如今的发展来看。

刘志若是死在顾熙前面,他还会托孤给顾熙吗?

显然不会!

士人们多年行事已经影响到了顾熙在刘志那的观感。

他又怎么可能再次托孤顾熙?

而且最关键的是,大汉如今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在这。

严重的土地兼并只会导致四方的流民越来越多。

待哪一天大汉朝廷放弃他们,甚至是多到朝廷都管控不了的那一日起,这些人的疯狂将会摧毁一切!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