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1章 刘肇崩,托孤摄政(2/3)

根本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

——永元十四年。

烧何羌造反,被安定郡兵击灭,彻底解决了西海大小榆谷之地的羌患。

顾熙深得顾氏子弟于农耕方面的天赋。

察觉到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当即上书请立郡县。

刘肇对于这种事自然不会反对,划定西汉郡,并派军前往,于青海湖附近广增良田于民。

而同时间,商税的减少,大大促进了整个大汉的商业发展。

班超于西域的威望可不是吹出来的。

若是谁能超过班超。

恐怕也只有在西域被称为“昆仑之怒神”

的顾晟能够超过。

在他多年的经营之下,如今的西域已经算是彻底稳固。

有如此地利且再加上朝廷的政策。

大汉的商路可谓是达到了顶峰。

丝绸、瓷器、铁器等皆是迎来了磅礴的发展,大量金银珠宝从外流入大汉。

整个大汉的国力再创新高,真正达到了顶峰。

各地屡屡惊现“祥瑞”



天下之人都在夸赞着天子的仁德。

百姓们对于顾康的祭祀愈发兴盛,甚至是渐渐形成了习俗那般。

但唯一不幸便是,刘肇的身体并没有好转多久,便再次复发,甚至愈发严重。

虽然顾熙仍旧可以顶着。

但天子的身体,却仍是所有人都牵挂的大事。

——永元十六年。

洛阳附近多地出现“嘉禾”

,被誉为象征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祥瑞。

群臣上奏请刘肇改元。

并顺便祭祀上苍,想要保佑刘肇的身体。

对此,刘肇并没有拒绝。

不过他却也并未如同昔年光武、章帝时那般,前往泰山封禅。

只是祭拜了三代先帝。

随后便宣布改元“元兴”

,寓意“万象更新、国家振兴”



或许正是这如今的盛世让刘肇振作了起来。

就在改元之后。

他竟然又有了子嗣,刘肇为他取名刘隆。

似乎是受到了之前后宫风波的影响,这一次刘肇竟决定将刘隆送到民间秘密抚养。

虽然还不知道这个孩子能不能活到成年。

但皇帝有了子嗣,对于当今的天下自然是一件好事。

而刘肇也十分开心,甚至就连身体都有了好转之象。

这一次的改元似乎是真的有了作用。

可就在两个月之后。

西域传来消息,定远侯西域都护班超薨世。

遗愿“葬于玉门关”

,想要死后亦为大汉看住整个西域。

此事对整个大汉造成的影响远超想象。

刘肇十分伤心。

下令厚葬班超,遵班超遗愿。

并于玉门关刻顾晟与班超画像,留后人敬仰。

此事之后,他再一次的病倒了。

并且此次病情之重,远超以往,短短数日之间,便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

章德殿。

气氛凝重而压抑。

顾熙缓缓踏进殿内,看着躺在床榻上的刘肇,眼神中亦是含泪。

“陛下。”

他轻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刘肇悠悠地睁开双眼,起初眼神中透着几分凌厉,待看清来人是顾熙后,眼神逐渐缓和下来。

“明远,群臣可都来了?”

刘肇看着顾熙问道。

“群臣已在门外侯旨!”

顾熙连忙回答。

刘肇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艰难地抬起手,说道:“明远,你先过来。”

“朕有话要对你说。”

顾熙连忙走了过去,直接跪在了刘肇面前。

刘肇立刻紧紧抓住顾熙的手,目光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格外认真地说道: “皇后虽品德贤良,然当初朕的遭遇不得不防。”

“朕,待会会在群臣面前赐你摄政之权。”

“待隆儿长大,替朕将这个天下完整的交给他。”

刘肇的双眼布满血丝,紧紧盯着顾熙。

眼神中既有壮志未酬的不甘,又有对未来局势的深深担忧。

他并非畏惧死亡,而是对天下即将面临的变局充满了恐惧。

国本不定。

除非如今朝堂之上有当初顾康那般威望的臣子,不然就一定会出现变故。

摄政!

顾熙怔怔的看着刘肇,刘肇的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顾熙心中炸响。

他虽然想过刘肇可能会让他辅政。

但摄政这样的重任,却是他从未想过的。

“陛下!”

顾熙深深的吸了口气,反握住了刘肇的手,认真地说道,“摄政之事……”

“明远!!”

刘肇突然大声喝止了顾熙。

这忽然翻涌的情绪,似乎是刺激到了他的身体。

这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似乎刺激到了他本就虚弱的身体,呼吸愈发急促。

他紧紧的盯着顾熙,眼神中的不安愈发浓烈,“明远,朕真的不行了。”

“朕,不能再与你共同走下去了。”

“然我大汉天下不可颓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