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前所未有的盛世,复燕云(2/3)
但当前则完全不同。
在有了渗透于地方的力量之中,只要经过一系列不同的限制,这些商人便成为了发展国家的利器之一。
顾瑾为此可是费了极大的手脚。
他通过每月发行的“朝闻录”
在不断为天下百姓更改着价值观。
让普通百姓对于财富的那种尊重感转化为了品德之上。
没错,在当前的大宋。
有钱的商人都不一定会被人十分的尊重,但遵守朝廷律法以及各种制度的商人一定会被尊重。
甚至他还专门在御史台设立了专门的部门。
准许百姓们告发“无德”
的商人。
他就是通过这些手段,用来得以遏制大宋的商人们。
当然,这一系列的制度倒也并不能称之完美。
无论是任何的制度都只能用于当时。
但对于当前的大宋而言。
只要顾氏还在,只要御史台不倒,这个制度就算再怎么溃烂,也不足以直接影响到国本。
因为百姓们的价值观已经渐渐成立了!
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统元十年,四月。
开封。
太傅府。
“禀太傅,去岁两浙路海舶岁入增至三百五十万缗,泉州、广州商税皆超百万。
京畿路新辟官营织坊二十七处,募工三万余,民间效仿者逾二百家。”
户部侍郎陈恕站在百官之前,十分干练的展开绢册,认真说道:“河北路推行玉米轮作,仓廪实溢,可供边军三年之需。”
“御史台报各州登记雇工契约已达四十万份,流民数量降至开国以来最低。”
这位历史上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财政官员,此刻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甚至就连手都在不断发抖。
——盛世!
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种盛世足矣让任何士人夜不能寐,包括他们同样也是如此。
他的话音才刚刚落下,参知政事吕端便立刻走了上来,补充道:“太傅,汴河漕运量较十年前翻倍,江南米帛三日可抵京师。”
“各地官学新增三百所,蒙童入学率已过四成。”
他顿了顿,“唯边军奏报,辽国在苏州仿造海船三十余艘,屡派细作潜入辽东盗取玉米种。”
顾瑾指尖轻叩紫檀案面,对此丝毫不以为意。
这种东西自然是不可能一直限制下去的。
随着玉米的种植地越来越广,产量越来越高,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他的神色十分平静,就在吕端话音落下的瞬间,便悠悠开口,似乎早就已经想好了一切:“诸君可知,盛世光华最易蚀人筋骨?”
闻言,在场众人纷纷皆是一愣。
各自脸上的兴奋之色也才此时渐渐冷静了下来。
顾瑾扫视众人,悠悠起身,整个人的语气也是愈发的严肃:“辽人窃种造船,不过疥癣之疾。”
“真正的脓疮——”
他走到了一旁的堪舆图面前,指向了地图中的燕云十六州,“在这里!”
明明是十分严肃的时刻。
但就在这一刻,众人明显是松了口气。
他们又岂能不知道顾瑾的抱负呢?
这天下的堪舆图多年以来始终都在太傅府之内,位置是那样的明显,其实便已经说明一切了。
顾瑾,从未忘记昔年他与太祖皇帝共同的志向。
——扫清整个天下!
而顾瑾会盯上燕云十六州的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自昔年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予契丹以来,这片土地便成了悬在整个中原王朝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地理上,燕云之地囊括了太行山北段及其余脉,是天然的军事屏障。
长城蜿蜒其上,扼守着穿越山地的关键孔道。
失去燕云,意味着华北平原门户洞开,辽国铁骑可以毫无阻碍地南下,直抵黄河。
这对于定都开封、身处四战之地的大宋而言,这种战略上的被动和威胁尤为深切,堪称“国门失钥”
。
而这也只是最为基础的。
从更深层次看,燕云地区也是大宋必须要跨过的门槛。
因为此地并非是什么偏远之地。
相反,在经过了汉唐两朝的经营之后,此地不仅仅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且还拥有着大量熟练的工匠。
虽然不能一直阻止玉米的流出,但能够影响到些许对于大宋而言也是赚的!
这也是顾瑾想要直接动手的原因!
整个堂内瞬间便寂静了下来。
纵使这些人早就已经知道了顾瑾的想法,但当真正到了这个时刻,他们其中不少人心中也是有些犹豫了起来。
这就是人性。
当他们手中握着一个盛世之时,这些人便会失去了进取之心,不愿再去赌一个未来。
毕竟对于他们其中很多人而言,光凭着现在的这个盛世,便足矣让他们在青史之上获得极好的名声了。
——但,也不需要这些人同意。
王应琛独掌辽国朝纲。
顾瑾又岂不手握一国?
此事,并不需要他们所有人都答应。
顾瑾早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如今告知他们,也只是通知,并非是商量。
文德殿。
此处乃是大宋皇宫内的核心殿宇,昔年赵匡在世之时更是他与重臣们商谈国事的要地。
但如今此地却已经完全失去了昔年的庄重。
虽然仍是位处核心。
但可惜的就是,其中的人变了。
至少如今的管家没法在有昔年赵匡的那种威严了。
月色清冷,顾瑾随着内侍一路行来,步履沉稳地踏入殿中。
他面容平静,不见波澜。
犹记当年刚回开封,初入此殿时,往昔与赵匡在此彻夜长谈的景象仍会浮现心头; 而今,那些记忆也随岁月渐渐淡去,再难掀起涟漪。
“太傅!”
顾瑾才刚刚走入殿内,未及动作,赵德昭惊喜的声音便已传来,甚至亲自起身相迎。
“臣,参见陛下。”
顾瑾连忙躬身行礼。
一旁的赵光义也适时拱手:“见过太傅。”
“晋王多礼。”
顾瑾神色如常,回了一礼,随即被赵德昭拉着入内坐下。
与往常一样,顾瑾向赵德昭禀报朝中近况,只是今日多了几分不同的打算——那便是整军北上,收复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