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6章 破乌骨,顾氏人屠(二合一求月票)(1/5)

单纯的围城自是不可能破开乌骨。

顾靖的整体思路,就是持续为城中的守军制造恐慌,利用他们畏惧唐军畏惧顾氏的这一点,逼得他们内部生乱。

高句丽绝对会来驰援乌骨。

甚至以乌骨城的重要性,高句丽甚至都会放弃直接夺回卑沙城。

顾靖这就是在赌。

赌唐军的实力足矣碾压高句丽军。

赌唐军能熬到乌骨城内守军军心完全崩溃!

此举确实十分的冒险。

但在顾靖看来,自古以来不懂得冒险的将领向来难以成名。

打仗这种事博的就是一个胆量,只要有着足够的利益,那便值得去赌。

整个辽东半岛此时已经完全分成了南北两线。

虽然渊盖苏文真的想直接吃掉相对较弱的南方唐军,但此时此刻他也根本调不了太多的兵马!

局势太严峻了!

唐军已经在整个辽东防线将他们死死咬住了。

他但凡要稍微有些动作,极有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辽东防线溃败。

渊盖苏文不敢去赌。

他只想着能够尽可能的稳住局势,等到唐军自行退去,不可能在此时分出太多的人马。

而顾靖也判断的没错,随着乌骨城被围之事不断的传开。

渊盖苏文立刻便做出了反应,连忙更改诏令让那些本要前去夺回卑沙城的援军赶赴乌骨!

——辽东震动!

来自周边的兵马,包括百济的援兵迅速直奔乌骨城而来。

但问题仍旧是那个问题,乌骨城的地势就注定了此地不仅仅会影响到唐军,包括援军也只有通过一个方向明着来。

深达数十米的悬崖可以阻挡住一切。

这些援军只能通过南方的谷口来正面进攻唐军大营。

这注定无比艰难。

唐军的装备本就不是这些蛮夷之兵可以媲美,如今唐军更是占据了有利地势,从高打低。

又怎么可能被这些人破开大营?

大战不断。

乌骨城的唯一出路已经完全被堵死,众将士皆是十分担忧乌骨城内的守军趁着这种时候来配合高句丽援兵前后夹击唐军大营。

但顾靖却仍是十分的冷静,只是派出了些许兵马来预防这一点。

高乌之不敢出城。

他害怕这是唐军的计谋,来伪装援军诱使他出城。

顾靖对于人心上的判断绝对是历代顾氏子弟之中最为耀眼的存才,就连顾易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虽然历代掌权的顾氏子弟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对于人心上的造诣同样不差。

但他们那多是因为经验,以及长时间的阅历。

而顾靖则不同。

他就是天生的政治苗子,为人心性像极了顾泉,极为的成熟有胆,但又显得狠辣。

和这种人做敌人,只要被他稍微抓住机会,便会被死死的捏在手里。

“来敌皆斩,无论是否投降!”

于大军大营之中,顾靖严肃的下着命令。

听到这话,众将士皆是眼神一亮,不管投不投降皆斩,这对于他们可全都是战功啊!

大唐对四方的战斗其实一直都在收着。

这或许是碍于所谓“天国”

的面子,对于投降之人皆是饶其性命的。

但如今可完全不同,顾靖要下死手了!

顾靖必须要利用好乌骨城内守军忌惮的这个时间段,尽可能的继续扩大他们的畏惧。

他根本就不可能会留手!

整个谷口完全成为了一个绞肉机,高句丽的装备本来就和唐军有着差距,在这种地势之下就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占到便宜。

可他们也没有选择,唯有死战。

等到乌骨城内的守军出城,前后夹击进攻唐营!

——大战四起!

战鼓如雷,震碎了谷口的晨雾。

高句丽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高举皮盾结成龟甲阵,箭矢钉在牛皮上发出闷响,却无法穿透这道移动的城墙。

顾靖立在瞭望台上,看着敌军逼近,冷笑一声,将手中令旗狠狠挥下。

“投石车,放!”

三百步外,十二架投石车同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磨盘大的石弹划破长空,在高句丽阵中炸出猩红的血雾。

前排盾兵被直接砸成肉泥,飞溅的碎骨如同暴雨般射向后方。

但高句丽人早有准备,受伤的士兵被同伴拽到阵后,缺口瞬间被新兵补上,踏着满地内脏继续冲锋。

“杀!!!”

“杀!!!”

“杀!!!”

没有任何的退路,哪怕就算是要用人命去拼,高句丽军都必须要始终向前。

不可能任由乌骨城这样一直被围下去。

局势与昔年杨广远征高句丽完全不同,本来高句丽军便畏惧唐军如虎,再加上北方的唐军已经迫使高句丽收紧辽东防线。

在这种情况之下被围住,收不到任何的消息,都不用想便能想到城中守军到底是会有多么的恐慌。

乌骨城确实可以守!

但人心是不可能一直坚守下去的!

哪怕不能赶走唐军,他们也必须要让城内的守军知道高句丽如今还并没有战败,并未放弃他们。

与此同时,乌骨城内。

听着城外那阵阵的喊声以及惨叫声,高乌之此时的表情也是万般的严肃。

“幢主,这可是援军?”

他身旁的一众将领此时亦是表情复杂,不由得开口问道。

高乌之并未回答。

他怎么回答?

其实他也弄不清此时城外的情况。

虽然高乌之很想认定这就是援军,可他也不敢轻易动。

但凡要上了唐军的当,他可就真的没有回头路了,城破之时定然会是他身死之日。

就算李世民能够轻易饶过他,但以渊盖苏文的脾气他也是必死无疑。

他必须要沉着。

眼看着高乌之并不说话,众将士只感心中的不安愈发浓郁。

“幢主,若果真是援军至,此乃天赐良机!

纵不能尽歼唐寇,亦当踏破其营垒,挫其锐气!”

“幢主明鉴,请速发兵!”

“发兵?

倘若是唐军的诡计,该当如何?

统兵者乃顾氏之人,尔等莫非忘了顾氏昔年之狡诈乎?”

“.”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