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7章 定突厥圣山,兴顾氏之名(下)(3/4)

这些披着人皮的恶鬼,他们要踏碎您的神殿!”

襁褓中的婴孩在母亲怀里剧烈抽搐,妇人染血的兽皮下淌出暗红液体,她却浑然不觉,只是对着天际撕心裂肺地哭喊:“您若真有慈悲,就用天雷劈死他们!

劈死——”

嘶喊戛然而止,一柄长枪擦着她耳畔钉入地面,惊起的雪粒混着冰碴子,生生在她脸颊划出三道血痕。

仁慈?

没有仁慈!

昔年来自九州百姓的哭嚎之音又岂会比这些弱?

他们又何时得到过仁慈的对待?

安稳只在利刃之下。

不将四面八方的外敌全都打到慑服,九州又何时才能迎来安定?

顾泉的目光仍是坚定,踏着满地断剑残戟稳步前行,玄甲上凝结的冰晶在日光下折射出冷芒。

他抬手示意,身后大军立刻分出两队,将哭嚎的人群如羔羊般驱赶到祭坛角落。

顾彦握紧手中长枪,枪尖映出祭坛上摇晃的火光——那是突厥人最后的挣扎。

“推!”

顾泉沉喝一声。

十余名壮汉齐声发力,绳索绷紧的刹那,那尊高达三丈的神像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裂痕从神像脚底蔓延而上,雕工精美的面容在崩塌中扭曲变形,轰然倒地的瞬间,溅起的雪浪裹着碎石砸向人群。

几个突厥青年疯了似的扑过去,却被唐军长矛死死抵住咽喉。

顾泉摘下腰间鎏金唐旗,将旗杆狠狠插入神像碎裂的额头。

另一面绣着“顾”

字的赤色旌旗也在此时扬起,猩红绸缎在呼啸的朔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两柄插入突厥人心口的利刃。

绝望的哭喊在这一刻达到顶点。

有人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有人将脸埋进雪地发出呜咽,还有人对着倒地的神像尸体疯狂磕头,额头渗出的血珠滚落在“顾”

字旗上,晕开点点红梅。

寒风掠过空荡荡的祭坛。

将那两面扎在山巅之上的旌旗吹得咧咧作响。

直至这一刻。

当眼睁睁看到所有的突厥人都已经被控制住了之后,才陆陆续续的有将士力竭同样摔到在了雪面之上。

“哈哈哈~”

顾彦同样也是如此,但看着那面顾氏旌旗,他确是畅快的笑了起来,看着顾泉喊道:“兄长,自今日之后。”

“不知这四方蛮夷,可会记起我顾氏之名?”

他眼眶通红。

再加上连续厮杀身上所染上的鲜血。

此时此刻的他就真的如同从地狱之中杀出来的魔神一般,没有任何的人形。

顾泉默默的点了点头,眼睛同样通红。

他手紧紧的攥着那杆长枪,将其插在地面之上,支撑着自己不能倒下,深吸了几口气后才道,“休整一日,明日我会带走两千人马。”

“此地,交给你来镇守。”

“若我所料不错.”

“李靖等人只要攻破阴山,颉利可汗定会西遁,此地是截住他的唯一道路。”

顾泉的语气仍是那般认真。

他要出手了。

自进攻于都斤山以来,他一直都在阻拦突厥人下山,就是为了出其不意。

绝对不能在此地耽搁太多的时间。

闻言,顾彦等人立刻就严肃了起来,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顾彦甚至是直接坐了起来:“兄长,我陪你一起去。”

“咱们兄弟——”

还未等他说完,顾泉便直接摇头打断了他,“你是当代家主!

更是当朝太傅,是我大唐的冠军侯!”

顾彦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顾泉紧紧的盯着他,伸手指了指身旁那一面属于顾氏的旌旗:“这功劳,必须让你来拿。”

“别辜负了父亲昔年的安排。”

说话间,他直接松开了手中的长枪,将其插在了顾彦身旁,转而就拿起了一旁的马槊。

胜利的喜悦瞬间消散。

看着眼前的顾泉,顾彦只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但却始终都无法说出些什么。

甚至就连顾易都有些莫名的沉重。

顾泉注定不能获得任何的功劳了,当他选择踏出那一步之时便已经注定了今日的一切。

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隐形守护者。

既为了大唐,同样也为了顾氏。

而顾易也明白。

于将来的顾氏而言,顾泉这种人绝对不会只是唯一。

根本没有人能够拦住顾泉。

就在第二日,顾泉便率领着两千兵马,直奔居延海而去。

而顾彦虽然心中万分难受。

但也只能守住于都斤山。

这于他而言同样也是属于家主的责任。

阴山。

颉利可汗退兵了。

面对唐军愈发凌厉的进攻,他不得不做出这种选择。

而也未出乎顾泉的判断,颉利可汗在不知道顾氏行踪的情况之下,也只能选择西遁,借西突厥之手来挡住大唐的兵马,以求他日东山再起。

这也是颉利可汗唯一的选择。

李靖自会追击。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会犹豫的人,自是会选择乘胜追击。

——僵持彻底被打破。

到了此刻,颉利可汗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力量,他只能拼劲一切来撤退。

内部的人心动荡已经完全到了他无法稳定的地步。

最关键的是—— 消失的顾氏始终都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这种感觉让颉利可汗始终都如履薄冰,只能不断地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寒风咧咧。

在这广袤的冰原之上,颉利可汗依靠着对于地势的了解快速朝着西方而去。

但唐军却是始终都紧紧咬在身后。

无论是那些投降的将士也好,亦或是投降的部落也罢,都成为了唐军最好的堪舆图。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

整个突厥内部已经完全到了恶性循环的地步,降兵逃兵越来越多。

突厥行营。

听着一众心腹的汇报。

颉利可汗的脸色也是愈发的阴沉,猛地便断喝了一声:“去圣山!”

逃兵越来越多了。

到了此时此刻,颉利可汗也唯有这一个办法了。

或许唯有前往圣山才能挡住这种趋势。

并且,前往圣山还可以补充粮草,且还不耽搁撤退的行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