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汉终,杨广赴巨鹿(2/4)
三人行军路线各不相同,目的自然就是要最大程度利用南朝当前的混乱。
杨广本来的路线是兵出六合。
但他却执意要过冀州而行,他要赶去巨鹿!
巨鹿。
顾氏这些年以来一直都秉行着祖训。
但随着时间的逐渐逝去,主脉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这种局面也在随着时间而逐渐改变。
这也是必然的。
身为顾氏子弟,眼睁睁看着顾氏的影响力越来越低。
这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折磨。
不过这种感觉却随着顾易的再次出手而渐渐有了变化。
对于逐渐长大的第十八代子弟,顾氏当代掌权之人都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凡。
这几年内。
他们几乎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第十八代子弟身上。
尤其是顾煜。
虽然才不到十岁,但他也完全展现了自己的不凡,其性格沉稳于大是大非上的判断远超旁人。
甚至就连顾易都有些惊讶。
当然,能有这般的才能自然是因为洛书协律器。
通过这几年的观察,顾易已经大概能够分辨出这个洛书协律器的极限。
它的极限是能够分配出十点的属性值。
顾煜的属性本就不差。
有了洛书协律器,他更是直接能晋升到与当初的顾康相提并论的地步。
这种属性,甚至就连顾熙都比不上。
而且最关键的是—— 他又与顾熙等人是一种类型之人,就是自幼年起便会有着惊人的表现。
但他的性格又极为的沉稳。
面对杨坚等人的起势,他总会给出十分精准的判断,种种表现甚至就连顾易都极为的惊讶。
此时,顾府之中。
听闻晋王杨广竟然要赶来巨鹿,当代家主顾粲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父亲何故叹气?”
一旁的顾煜立刻看了过来,脆生生的问道。
“当今大隋已有一统天下的迹象。”
“而晋王杨广声势超然,远超太子杨勇,此时前来我顾氏,为父怕我顾氏陷入国本之争当中。”
虽然顾煜还小,但顾粲对他亦是没有隐瞒,十分认真的说道。
顾氏已经不同于以往了。
若是被迫参与到了国本之争当中。
但凡出错,顾氏就算不会受到影响而灭门,日后再想起势亦是无比的艰难。
对于家族的下一代子弟,顾粲有着很大的期望。
几乎将这些年来顾氏子弟们所收敛的雄心壮志全都放在了他们身上。
他可不愿意顾氏在这种时候出现问题。
闻言,顾煜不由得笑了笑,丝毫不以为意的道:“父亲无需有此担忧。”
“嗯?”
顾粲皱了皱眉,看向了顾煜,“我儿有何想法?”
“父亲。”
顾煜缓缓起身,看着顾粲小脸十分认真的说道:“儿以为,所谓国本之争与我顾氏无关。”
“这些年来,我顾氏一向于巨鹿之中,从不禁止四方诸侯前来祭拜。”
“光凭着这点便已经表明了我顾氏的态度。”
“如今就算晋王来此是有深意,又能如何?”
“若太子当真有能,又岂会不来?”
“父亲无需多虑。”
“一切就如昔年刘氏诸侯前来祭祀一般即可,无需有什么其他变化。”
顾粲沉默了一下,亦是点了点头:“我儿说的不错。”
“是为父多虑了。”
他看着眼前的顾煜,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叹我顾氏沉寂已久,如若不然以我儿之才”
还未等他说完就。
顾煜直接便朝着顾粲认真行了一礼:“父亲无需在意。”
“儿反倒是以为,我顾氏沉寂至今并不是什么坏事。”
“我顾氏先前与大汉绑定太深。”
“如今汉祚将终。”
“若非我顾氏沉寂至今,想来我顾氏他日的下场并不会比刘氏好上半分。”
“如今虽看似我顾氏愈发衰微.”
“但九州人心仍在。”
“这才是我顾氏最大的依仗。”
说着,他的眼神之中竟然流露出了一丝崇拜:“儿近日来阅先人遗传,愈发佩服我顾氏的先人了。”
“这世上没有不朽的王朝.”
“我顾氏于汉初起势,自昭武皇帝之后彻底与汉室绑定,这是我顾氏必须承受的一劫。”
“正所谓不破不立.”
“若当真天下能于开皇一统,儿倒也想见见这晋王。”
顾粲认真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子嗣。
整个人的表情极为的复杂。
这就是天才嘛?
他不由得便再次想起了祖籍之中关于各代先祖的记载,旋即不由得摇了摇头。
之前的他们还在思考到底是有多大才能之人才可出世。
毕竟无论是谁,都有着年少轻狂极为自傲之时。
关于先人们的记载。
甚至顾氏子弟之中都已经渐渐生出了一些怀疑。
毕竟顾氏已经连续多代子弟平庸,根本无法与其相比。
但如今看来.
那些个记载绝对所言无虚。
这就是天才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时间匆匆而逝。
杨广来的比顾粲想象之中还要迅速,他这一路可谓是诚意满满。
自离开大兴之后便一直行斋戒之事。
在临近巨鹿之前。
他甚至都放弃了骑马,选择步行来此以彰显自己的诚意。
甚至都未曾带多少兵马。
将自己的诚心彰显的淋漓尽致。
最关键的是这些事竟然都渐渐传了开来。
对于这位晋王如此诚心祭拜顾氏的举动,各方百姓无不称赞其仁德。
而且其到了巨鹿之后,杨广也丝毫没有任何的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