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兵至岭南,大庾岭烽火(求月票)(2/3)
至于剩下的两枚。
他得留着。
一个是为了留给顾烨,另一个便是文鸯等大将。
这是他必须要做出的取舍。
顾易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减少这其中所带来的伤亡。
至于中西两路的伤亡只会更大。
虽然顾易已经将一些基本的知识交给了这两路大军的将领们,但这一点也是必然的。
消息不断蔓延。
如此规模的进攻,自然是早已传了开来。
无论是大汉也好亦或是顾氏也罢,都会让山越不无比的忌惮。
面对已经杀了过来的汉军。
山越部落们,立刻便派来了使者,想要见一见顾烨。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
大汉与山越的政策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了。
他们不理解顾烨为何要突然动兵。
“吾再说一遍!”
“尔等唯有彻底投降,尊我大汉律法,如若不然便要迎来我大汉天兵!”
主帐之中。
看着面前一种部落所派来的使者,顾易操控着顾烨冷声说着。
“大将军”
一众使者的脸色都是无比难看,他们完全没有料到顾烨的态度竟然会如此坚决。
“我等部落已与大汉联百年之好从未出乱。”
“大将军为何如此对待我等?
难不成这便是大汉的礼仪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都在强调着自己部落与大汉这些年来的修好。
面对来势凶猛的汉军,没有任何人想要直接开战。
但要让他们完全融入大汉之中又怎么可能?
这些使者十分了解大汉文化。
他们想要用大汉的礼仪,来束缚住顾烨。
这种手段或许对其他人有作用,但对顾易又怎么可能有影响?
他根本就懒得废话。
也懒得举例来反驳这些部落的使者在何时背叛过大汉,只是直接摆了摆手让人将他们赶了出去。
这一战,注定无法避免。
面对强势的顾烨。
这些山越们就如同往年一般,再一次的结成了联军。
他们不可能投降。
北疆的事时隔了这么多年,如今在岭南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可以说—— 若是真的投降了汉军,受到影响的便是这些部落的实际掌权者。
有他们在,便注定不可能和平收场。
且对于这些人而言。
他们不相信汉军会一直停留在岭南这种地方,哪怕他们就算真的打输了这一仗,但汉军也会如同当年一般直接离去。
既如此,他们又有何畏惧的?
整个山越联军立刻便梅关古道南段布下了防御。
这也是汉军踏入岭南以北的门户之一。
山越虽然在整体上落后大汉。
但经过常年的接触,对于汉军一些作战方式也有了了解。
最关键的是——他们熟知当地的地势。
汉军确实要突破梅关古道。
他们的猜测并没有错,但他们唯一算漏的,便是顾翰的存在。
顾易此行并未指望顾翰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帮助。
于他而言。
顾翰已经做得够多了。
他保持着顾氏子弟的习惯,给顾易送回了岭南之地的堪舆图。
有着这个东西便足够了!
乾极十八年,十一月。
顾易正式开启了对于梅关古道的进攻。
令文鸯为先锋正面攻城,吸引守军注意力。
而暗中派出奇兵。
携钩索,沿樵夫小径绕至山越寨后,制造混乱。
这一战顾易必须果决。
就如同当初北疆之战一般,想要一战定胜负。
顾氏在山越还是有着声望的。
只要他能够将这些人的抵抗之心打到崩溃,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掌控整个岭南。
至于拖着打。
那对于汉军来说便绝对就是自我消耗。
山越的抵抗十分具有部落性。
面对文鸯的进攻,他们只是在抵抗了几波之后,便彻底察觉到了文鸯的勇猛。
知道不可硬撼其锋芒。
随后立刻便利用起了地方的特色,在抵抗的同时,竟然用部落之中所豢养的蜜蜂来侵扰汉军。
这确实是顾易没能料到的手段。
当密密麻麻的蜂群冲出蜂巢之时,甚至就连文鸯都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密密麻麻的蜂群总是会找出藤甲的漏洞。
顾易立刻便想出了对策。
他让将士们点火生烟驱散蜜蜂,并不断地收紧包围圈,为奇袭部队制造机会。
这些部落的手段确实千奇百怪。
对于当代而言,或是无解,也同样具有着迷惑性。
稍有不慎便能让人以为他们能操控猛兽。
但这些手段对于有着现代知识的顾易而言,根本不足以影响到大局。
至于汉军军心?
顾烨在此。
汉军军心岂有动摇之理?
这一战,对于山越部落们而言注定无比绝望。
他们的种种手段面对汉军时根本无用,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他们的兵器也好箭矢也罢也根本穿不透藤甲。
所造成的伤亡,甚至都比不过因为疾病而死去的将士。
乾极十九年,一月。
一场大火彻让整个梅关古道的战事落下了帷幕。
汉军正式突破岭南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