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谁敢偷税漏税,谁就是刺杀崇祯的幕后主使!(2/3)

朱慈烺先是让郑成功关上门,确定四下无人之后,这才微微一笑道: “放心吧,父王没事儿,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根本没有什么刺杀,所谓的刺杀只不过是本宫和父皇的谋划而已!”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郑小妹和郑成功瞬间愕然,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于是乎,朱慈烺便把前因后果大概讲了一遍。

对于自己的枕边人,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而等听完了朱慈烺的讲述之后,两人这才逐渐反应过来。

不过他们还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毕竟这也太离谱了!

堂堂的大明皇帝和大明太子,居然主动策划了一场针对皇帝的刺杀?

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可是偏偏就是事实 就在这时,朱慈烺看向郑成功笑道: “大舅哥莫要生气,这件事情之所以瞒着你,是因为害怕你藏不住事儿,到时候容易露馅儿。”

郑成功赶忙说道: “太子殿下做的对,你要是真的把这事告诉了臣,臣可能真的会露馅的。”

此时的郑成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的感动。

因为朱慈烺本来可以一直瞒下去的,可他偏偏却告诉了自己,这就证明朱慈烺确实是把他当做自己人的。

另一边的郑小妹也暗自松了口气。

其实朝廷的这些新政策对他们郑家而言也是有影响的,因为他们郑家在福建一带也有不少田产。

不过他们的主要产业还是海上贸易,对田产并不怎么在意。

而且这些田产全部加起来也就两三万亩,跟海上贸易的利润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紧接着,察觉到天色实在太晚,郑成功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朱慈烺又和郑小妹腻歪了一会儿,也准备离开。

可就在这时,郑小妹却拉住了他,然后带着几分祈求之色问道: “殿下,今晚能不能不走?”

朱慈烺听到这话,老脸顿时就红了。

不过别误会,他不是不好意思,毕竟前世今生加起来都快四十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是怕丢人啊!

因为现在自己的这具小身板还没发育起来,怕上了战场有心无力啊!

不过转念一想,睡在一起又不一定要做什么,所以也就答应了。

“那好,今晚便不走了!”

朱慈烺笑道。

随后,简单的洗漱之后,两人便休息了!

当然,虽然还不能真正的上战场,但过过手瘾还是可以的嘛 与此同时,英国公府。

忙活了一天的英国公直到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府中。

这一天可真是把他累得够呛,那些勋贵们围着他问这问那、有几个没钱的还跟他借钱交税。

毕竟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英国公也不忍心拒绝,所以光是今天他借出去的银子就有七十万两!

虽然累是累了点,不过还是很值得的,因为直到目前为止,那些勋贵们已经把所有的欠税都给补上了!

就在这时,一直在屋里等待的张世泽赶忙迎了上来,然后着急地问道: “父亲,你见到陛下了?

陛下到底怎么样了?”

英国公看着眼前满脸着急的儿子,就知道他肯定不知道内情,不然绝对不会如此着急。

不过英国公也知道为什么朱慈烺没有告诉张世泽实情。

这并不是因为不信任他,而是因为张世泽太年轻了藏不住事儿,要是告诉他的话,估计很容易被人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既然太子爷没有告诉自家儿子,英国公自然也不会说了。

于是紧接着,英国公假装一脸担忧地说道: “放心吧,太医已经为陛下诊治过了,陛下并无大碍,估计明天就能醒过来了。”

“不过接下来大明的士绅们可能要遭殃了。”

张世泽听到这话,随即便松了口气。

至于士绅要遭殃的事情他压根就不在乎,反正这件事跟他没什么关系。

而且他已经听说了,自家可是补缴了崇祯元年到现在的所有田税,根本不怕任何人查。

这一夜,注定难眠。

除了几个知晓内情的人能安稳入睡,大多数官员和勋贵都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与揣测。

因为谁也不知道等崇祯醒了之后,会怎么问罪他们这些人?

第二天一大早,伴随着上朝的钟声响起,文武百官们照旧前来上朝。

虽说昨日发生了那般大事,但早朝依旧还是要继续的。

只不过今日朝堂上的气氛明显十分压抑,所有人都是忧心忡忡,就连脚下的步伐都变得无比沉重。

官员们一一上殿后,却无人开口说话,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以及龙椅旁边的监国太子之位上。

众人都在暗自猜测,经历昨日之事,太子是否会来监国?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之际,宫殿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尖细的声音: “陛下驾到!”

众人听到这话,神情皆是一振,满脸的不可思议。

不是 不是说陛下遭遇刺杀昏迷不醒吗?

怎么今天就来上朝了?

随即,众人都无比诧异的转头看向了宫殿门口。

紧接着,他们就看到几个锦衣卫抬着一个步辇走了进来,而步辇之上坐着的,赫然便是昨天刚刚遭遇刺杀的崇祯!

只不过此时此刻,崇祯的脸色白的有些可怕,一看就知道是重伤未愈。

不过当然,这些其实都是假的,是周皇后故意用一些胭脂水粉画出来的。

若是靠得近一些,必然会察觉到不对劲。

不过崇祯可是皇帝,哪有人敢直接凑到他的面前打量他的脸色呢?

与此同时,朱慈烺这个监国太子也在一旁随行。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虽然文武百官们还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接下来的动作。

一时间,在场的所有人赶忙下跪,口中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喊完之后,所有人都将脑袋深埋于地,不敢抬头。

毕竟昨日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他们哪里敢多说一句话?

哪怕是知晓内情的几人,此时也选择装作一无所知,只顾将头埋在地上。

伴随着崇祯的到来,大殿之内紧张的气氛浓得几乎凝为实质,简直令人窒息。

崇祯目光冰冷如霜,缓缓扫过跪在地上的众人,那眼神仿佛能直抵人心一般。

就这样,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崇祯终于来到了龙椅旁,随后又在王承恩的搀扶下,坐在了龙椅上。

至于朱慈烺,自然也是坐在了崇祯的侧位。

王承恩垂首立于崇祯身侧,抬眸望向崇祯的瞬间,眼神中闪过一丝极为担忧的神色。

而之所以会这样,则是因为王承恩并不知晓崇祯遇刺之事其实是崇祯和朱慈烺的计划。

他还以为崇祯昨天真的遭遇了刺杀!

朱慈烺也没打算告诉王承恩真相。

不过别误会,这并非是因为不信任他,而是王承恩实在不适合知道这种机密之事。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实在是太老实了!

若是真的让他知道了真相,以他的性子,恐怕会露出破绽,致使接下来的事情出现什么意外。

所以为了计划可以顺利进行,倒不如就让他以为之前的刺杀是真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王承恩此时应喊出那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以此来宣布早朝的开始!

可今日朝堂气氛凝重得可怕,这句话显然已无出口的必要了。

就这样,朝堂上的气氛瞬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开口说话,所有人都在准备迎接崇祯的怒火!

许久之后,崇祯才用略带疲惫却又威严十足的声音说道: “都起来吧。”

众人听到这话不敢犹豫,随后赶忙各自爬了起来。

紧接着,朝堂之上再度安静下来,安静到仿佛一根针掉落在地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