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士绅不纳税?谁他妈告诉你的!(2/3)

可是现在他实在是心里没底,莫名的一阵后怕,于是赶忙问道: “有什么话直说便是,等明日一早,为父会和户部尚书倪大人说清楚此事的,他断不会为难于你!”

“再说了,事关朝廷税收,内阁肯定是要过问的!”

薛之祺听到这话松了口气,随后这才说道: “户部今天刚收到各省的奏报,今年的夏税加起来只有五百万石大米、一百万石小麦、金花银七十万两、黄金十万两、其他物品若干。”

什么?

听到这话,薛国观只觉天旋地转,差点没晕过去。

整个大明朝半年的赋税居然只有这么点?

要是让皇帝和太子知道了,那所有人可就大祸临头了!

很明显,南方的那些士绅们还在肆无忌惮地偷税漏税!

北方的赋税少也就不说了,毕竟北方已经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祸害的不成样子了,税收少点勉强也可以理解。

可是南方的税收是什么鬼?

要知道南方一直以来可都是安稳的,从未爆发什么农民起义。

可是今年南方的税收居然只有五百万石大米?

这不是扯淡呢吗?

要知道洪武年间,光是南方的夏税可是足足有一千三百万石!

即便后来降低了南方的赋税,夏税差不多也有一千万石左右!

看起来似乎洪武年间的夏税和崇祯年间的夏税只差了一半?

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之后朝廷又把税收给提高了,洪武年间是二十税一、中间又增加了一些,差不多到了十五税一。

到了崇祯末年,也就是现在,实际上朝廷规定的是十税一!

这还是免除了三饷之后的正常税收。

也就是说是,现在这个时候,朝廷要收的南方夏税其实应该是两千万石!

可实际上呢?

居然只有五百万石!!!!!

比朝廷规定的整整少了三倍!!!!!

而且要知道这些税收不是全部运到京城的。

首先地方要留一部分,用来给当地的官员发放俸禄,然后就地拨付给军队一部分,剩下的才会运到京城。

也就是说今年的夏税最后能运到京城的,可能也就只有一两百万石了!

并且税收的粮食折价不是市场价,一般都是七钱银子左右一石,折算一下,就是今年的夏税最终能到京城的,只有一百多万两银子!

说实话,这些钱连给京城的文武百官们发俸禄都不够.

你要是皇帝的话,你生不生气?

薛国观其实也没指望南方的那些士绅这能交两千万石粮食,可是不论怎么样也不该这么少吧?

这已经不是再打崇祯和朱慈烺的脸了,而是把他们的脸摁在地上反复摩擦!

这口气他们能忍?

若是以前,崇祯说不定还真就忍了,毕竟那个时候没有太子出主意,崇祯不忍又有什么办法?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太子爷站出来了!

而且伴随着辽东大胜,崇祯和太子的声望已然是到达了顶点!

再加上御驾亲征收回了兵权。

现在崇祯和太子那简直是要声望有声望、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啥有啥!

在这个时候非要跳出来搞事儿,搞的还是事关国家安危的税收,你这不是找死吗?

一时间,薛国观居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紧接着就在这时,薛之祺接着说道: “父亲,明日一早,户部尚书倪大人就会去找内阁商议此事。”

“这件事情兹事体大,户部也拿不定主意,只能由内阁来做决断了!”

哎!

薛国观听到这话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与疲惫。

随后摇了摇头说道: “没什么可商议的,无论怎么商议,还是死很多人的!”

“他们到底怎么敢的,朝廷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偷税漏税?”

话说到这里,薛国观突然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突然想到,自己之前不也在偷税漏税吗?

虽然这事是他儿子干的,但在旁人看来,其实也跟他干的没什么区别了。

刹那间,薛国观只觉一阵寒意突然涌上心头。

紧接着他突然大声喊道: “来人!

来人!

快来人!”

听到这阵急切的呼喊声,守在书房门口的小厮赶快推门走了进来。

“老爷,您吩咐!”

小厮一脸恭敬的说道。

薛国观的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有些沙哑,但还是说道: “马上去把二少爷喊起来,让他立刻回老家交税补税,晚一秒,就等着给他老子我收尸吧。”

小厮被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和薛国观的神情吓得不轻,没有丝毫犹豫,赶忙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一时间,书房内的父子二人皆是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接下来,朝廷恐怕要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风暴,注定会有很多人会因此而丧命!

这一夜,京城仿若被一层浓稠的墨汁所笼罩,万籁俱寂,唯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悠悠飘荡。

薛府,灯火早已熄灭,唯有主院的一间屋子,还透着一丝微弱的光亮。

薛国观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始终就是难以睡眠。

在这看似宁静的夜晚,他的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焦虑与恐惧交织。

过了许久,薛国观这才睡了过去。

就在薛国观好不容易睡着时,府邸东侧的围墙下,一个黑影悄然出现。

那黑影先是抬头望了望四周,确定无人察觉后,双脚猛地一蹬,双手攀住墙头,利落地翻了过去。

落地后,黑影并未停留,迅速融入黑暗之中,在狭窄的街巷间如鬼魅般穿梭。

月光偶尔洒下,照亮他那身黑色劲装,勾勒出他矫健的身形。

不多时,黑影来到一处气势威严的衙门之前,大门上方高悬的匾额,在黯淡的月光下隐约可见‘北镇抚司’几个大字。

此刻,一间屋内。

锦衣卫都督骆养性身着一身飞鱼服,神色凝重的坐在桌前。

而几个身着黑衣的密探,正整齐地跪在他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这时,刚从薛国观家中赶来的黑衣人突然推门走了进来。

随后径直走到骆养性身旁,附身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汇报着他之前听到的情报。

骆养性一边听着,一边轻轻皱眉,原本就神色凝重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震惊与忧虑。

原来,这些黑衣人今晚之所以会来,全部都是关于今年朝廷税收的事情。

骆养性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年朝廷的夏税数额竟少得如此离谱,实在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说实话,骆养性真的有点不敢将这个消息上报给朱慈烺。

因为他知道朱慈烺对税收之事极为重视,他要是知道今年的税收只有这么一点,不知会愤怒到何种地步。

可话说回来,税收毕竟是关乎国家命脉的大事,要是耽误了,那他这条小命可就没了!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件事情告知朱慈烺,而且必须要快!

想到这里,骆养性这才对着眼前的几个黑衣人说道: “你们说的事情本官已经知道了,本官会立刻把这件事情告知太子殿下。”

“你们回去吧,继续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如有任何异动,立刻来报。”

黑衣人听到这话,齐声应道: “遵命!”

随后便鱼贯而出,各自隐没在夜色中,返回潜伏之处。

锦衣卫向来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刃,朱慈烺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在此之前,他便命令骆养性安排锦衣卫潜伏到京城诸多高官家中,随时观察着他们的动向。

当然,不止是官员家中,六部之中其实也安插了锦衣卫的眼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