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崇祯:这千古一帝,朕还是当上了!(2/3)
这些将士军容整齐,士气高昂,所有人都精气神足!
毕竟是打了胜仗嘛!
所以自然也是得胜还朝了,再加上每人都得了一大笔的赏银,还有人升了官,哪有不开心的?
伴随着崇祯一声令下,大军随即开拔!
朱慈烺和崇祯坐在龙辇之中,李若琏、方正化、李虎、郑成功、张世泽等人在旁随行。
本来按理来说,即便贵为太子,也是不能乘坐龙辇的。
因为龙辇是独属于皇帝的!
只不过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当看不见了,毕竟只要不傻,都知道如今这太子爷几乎和皇帝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谁要是非要拿这个说事,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就连那最能挑刺的两位御史,这会儿也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除此之外,洪承畴与祖大寿一起带领着一众文臣武将也都在一旁随行。
沿途之中,不断有辽东的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送行。
只见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站满了百姓,他们虽然衣衫破旧,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敬意。
有老人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口中不断念叨着陛下万岁。
有年轻的男子则挺直了腰板,眼中满是感激之情,目送着圣驾离开。
也有妇女们抱着孩子,那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奶声奶气地喊着什么。
辽东的百姓们这次是真的被感动到了。
因为这场胜仗让辽东重归安宁,从此再无战乱之苦。
而且崇祯之前又下旨免了辽东两年的赋税,再加上之前免的一年,三年之内这些老百姓都不用再交税了!
这对于靠土地为生的百姓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恩赐。
除此之外,崇祯还为当地的一些百姓发了不少粮食和食盐之类的生活用品,确保他们可以活下去。
总而言之,在这些辽东百姓的眼里,崇祯确实是一位圣君明主!
崇祯坐在龙辇之上,透过两旁的窗户看着这一幕,眼眶瞬间一片湿润。
终于,这千古一帝他还是当上了!
就连一旁的朱慈烺也不禁有些动容。
就这样,大军在百姓的欢呼声中缓缓驶离锦州城,向着京城的方向前行。
当路过蒙古人和女真人居住的地方时,只见这些人也都整齐地跪在外面恭送圣驾。
他们的脸上带着敬畏与感激,一直等到圣驾彻底离开,这才缓缓起身。
洪承畴和祖大寿则是一路相送,一直送到了宁远城。
随即,他们再次向崇祯和朱慈烺行礼告别。
洪承畴神色恭敬,拱手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一路保重,辽东这边臣等定会悉心守护。”
祖大寿也抱拳说道: “愿陛下和太子一路平安,早日回到京城。”
崇祯微微点头,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
“两位爱卿,辽东就交给你们了!”
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冲着洪承畴和祖大寿点了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随后,大军再次开拔,直奔京城而去。
洪承畴和祖大寿等人目送着大军远去,直到看不见身影,这才转身回城。
伴随着崇祯和朱慈烺离开辽东,这场决定了大明生死的‘松锦之战’也终于算是彻底结束了!
就在圣驾回京时,京城这边,大街小巷依旧弥漫着明军大胜的喜悦氛围。
无论是街头小巷、还是茶楼戏院,到处都在谈论着这场辉煌的胜利。
所有人都对崇祯的赞誉不绝于耳。
当然,也有夸朱慈烺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让人欣喜的事情。
那就是不久之前,郑家帮忙购置的海外大米顺利抵达大明了。
户部派人过去查验和结账,发现这批大米足足有六百多万石,而且颗粒饱满,色泽光亮,很明显不是一般的陈米或者旧米。
户部的官员看着这些大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因为这批大米不止是质量好,关键是便宜啊!
综合算下来,一石居然也才七钱银子,比大明便宜了三四倍!
而且他们也不用支付运费,只需要支付大米的成本价即可。
这对于户部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并且年前还会再有一批大米运来,再加上即将收获的夏粮,朝廷的粮食储备不但充足,甚至还能拨出足够的粮食去赈济那些饱受灾荒之苦的百姓。
总的来说,如今的大明朝,已然是越来越好了。
这天下午,日光渐渐西斜,洒下一片昏黄的余晖。
内阁首辅薛国观结束了一天在朝堂上的忙碌,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自家府邸。
刚在下人的搀扶下下了轿子,一个欣喜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入了他的耳中。
“爹!”
薛国观听到这个时候,原本因劳累而略显憔悴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惊喜。
因为他听出了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许久未见的小儿子薛有为。
果然,抬头一看,不是自己的小儿子又是谁呢?
薛有为今年三十来岁,身形略显富态,圆润的脸庞上带着几分随性。
因为他向来对读书和入朝为官毫无兴趣,所以薛国观就让他留在老家,悉心管理着家中那三万亩良田。
每年,他都会将一笔丰厚的银子送到京城,以供家中开销。
薛国观对这个小儿子虽有些恨铁不成钢,但血浓于水的亲情依旧深厚,此刻见到儿子,心中自然满是欢喜。
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慈爱,仿佛能将一天的疲惫都驱散。
晚上,柔和的灯火在屋内摇曳,照亮了摆满佳肴的饭桌,菜肴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除了有公务在身的大儿子还没回来之外,一家人都在这里了。
薛国观一边慢慢吃着饭,一边随意地与家人闲聊着,享受着这片刻的温馨。
突然,薛国观像是想起了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原本放松的脸色瞬间一凛,最后紧紧盯着薛有为问道: “对了,之前为父曾经给你写了一封信,信中交代你要把崇祯元年到现在的税款全部交齐,你交税了没有?”
原本还面带笑意,正夹着一块红烧肉往嘴里送的薛有为听到这话,动作瞬间僵住。
脸上的笑容也像被一阵寒风吹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他很快强装镇定,语气尽量平稳的说道: “父亲的话儿子哪里敢违抗?
自然是交了的!”
然而他的这一丝异样,根本逃不过薛国观的眼睛。
刹那间,薛国观的眼神瞬间变得如鹰隼般锐利,死死地盯着薛有为。
因为他已经察觉到儿子在骗他了!
一时间,薛国观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冒了起来。
他猛地将手中的碗筷重重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就连桌上的碗筷都跟着震动起来。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薛国观猛的站起身来,大声呵斥道: “说实话,这税到底交了没有!”
这突如其来的怒吼犹如平地炸响的惊雷,吓得薛有为浑身剧烈一颤,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他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从骨子里还是惧怕父亲。
最终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才像一只犯错的小狗般小声嗫嚅道: “没有交。”
听到这个回答,薛国观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瞬间吓得浑身冰凉,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随后最后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周围的家人们瞬间吓了一跳,赶忙上前去安抚起了薛国观。
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只是没交税而已,薛国观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毕竟自从薛国观当官以后,他们家就再也没有交过税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然而只有薛国观知道,他恐怕又要再经历一次生死劫难了 作为内阁首辅,薛国观对朝廷局势的变化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
他心里清楚,那位年轻的太子爷一直致力于整顿税收,之前整顿商税的时候就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更是将大明的商税从之前的几百万两提升到了几千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