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对付建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亡族灭种!(2/3)

但此时此刻,崇祯却没有丝毫在意,反而满脸的兴奋。

因为他知道,伴随着这场大胜,大明算是彻底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他多年来的忧虑与压力也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洪承畴虽然脸上满是欣喜,但其实内心早已震撼无比。

因为这位太子爷远比他想象中还要勇猛无畏!

就算是与那唐宗宋祖相比,恐怕也毫不逊色。

他不禁在心中感叹,大明有此太子,实乃社稷之福!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

因为皇太极跑在最前面,而且身旁大多都是骑兵,所以后方的明军骑兵就算拼尽全力追赶,也始终差了那么一点距离。

无论如何都追赶不上。

再加上皇太极的后面还有三万多步兵挡着,明军就算想要先追上皇太极,也只能先突破这些步兵的阻拦。

所以皇太极就更加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明军追上了。

此时皇太极骑在马上,不时回头张望,看到双方的距离之后,心中这才暂时松了一口气。

但他身后的这三万步兵可就惨了。

毕竟步兵的速度哪里比得上骑兵?

所以当六万多的明军骑兵追上来之后,瞬间就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屠杀。

而此时此刻,这些建奴步兵早就失去了反抗的勇气,一个个面色惊恐,只顾着逃命。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脚步慌乱地四处逃窜,有的甚至摔倒在地,被后面的人踩踏而过。

没办法,六万多骑兵的冲锋,场面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根本就不是任何人力可以抗衡的。

一时间马蹄声如雷,连大地都在颤抖,喊杀声更是震耳欲聋,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很快,有些建奴察觉到大势已去,逃跑也是死路一条,索性聚在一起,扔掉了手中的武器,然后跪在了地上,口中大声喊着投降。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希望明军可以俘虏他们。

但迎接他们的却是明军残酷的屠杀!

毕竟都到了这个时候,明军可不会接受投降!

杀了这些建奴还能算立功,接受投降又能算什么功劳呢?

就这样,顷刻之间,这三万步兵就已经被杀了数千人!

鲜血染红了土地,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是建奴的绝望!

皇太极骑在马上,偶尔回头看着身后不断被明军屠杀的士兵,一时间只觉得心如刀绞,仿佛有千万根针扎在自己的心上。

他的脸上写满了痛苦与无奈,却又偏偏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继续带着这两万骑兵拼命逃跑。

毕竟现在就算他折返回去,也救不了那些人,反而会让自己和剩下的这些兵马陷入绝境,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一时间,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悔恨,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代善的建议选择撤退。

要是当时选择撤退的话,事情哪里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但现在已经不是后悔的时候了,现在的他只想赶紧逃走,保住自己的性命,等待日后东山再起的机会!

有朝一日,他定要卷土重来!

不多时,朱慈烺率领的骑兵就追上了前面的骑兵大军!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混乱与厮杀。

建奴的三万步兵,在明军骑兵的猛烈攻击下,像被困在绝境的猛兽般拼死抵抗。

他们相互簇拥,组成紧密的防御阵型,手中长刀挥舞,试图抵挡明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没办法,步兵一旦被骑兵追上,逃是肯定逃不掉的,再加上明军似乎不接受投降,他们只能拼死一搏了!

但这也只是无用功罢了,因为此时此刻,明军骑兵的数量几乎是他们的两倍之多!

六万骑兵对三万步兵,这场战争的结果根本毫无悬念!

至于他们的皇帝皇太极,早已带着剩下的精锐骑兵,向着锦州的方向疾驰而去了。

而这三万步兵,则正好为皇太极提供了逃跑的时间。

因为此时此刻,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建奴步兵的身影,骑兵压根就冲不过去。

朱慈烺勒住缰绳,望着眼前的战场,眉头都皱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这次大概是抓不到皇太极了!

但如果不试试心里始终有些不甘心。

这样想着,朱慈烺随即吩咐道: “去帮忙吧!

尽快解决掉这些建奴!”

他身边的将领们听到这话,纷纷领命而去,也加入了这场屠杀之中!

不多时,战场上的三万建奴步兵已有近半倒在血泊之中。

横七竖八的尸体层层迭迭,有的肢体残缺,有的面目全非,大地被鲜血浸透,低洼之处甚至都汇聚成了一条条暗红色的溪流缓缓流淌,仿佛是大地流淌的血泪。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令人窒息的血腥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气味。

还未死透的建奴躺在地上,发出凄惨的惨叫声和绝望的哭喊声,那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哀号。

但朱慈烺此刻却面无表情,就这么冷冷的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他穿越而来的话,那么现在躺在这里的尸体都会是大明的将士!

而且真实的情况只会比现在还要更加惨烈!

所以,同情建奴绝对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地方,祖大寿此刻正在接受军医的救治。

所谓的救治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在伤口上撒上一些止血消炎的药粉、然后再包扎一下。

毕竟目前条件有限,只能做到这点了。

不过此时此刻,祖大寿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自己身上的这些伤口上,而是在眼前这位太子爷身上。

不得不说,这位太子爷给了他一种十分震撼的感觉。

在这乱世之中,他见过无数英雄豪杰,可从未见过如眼前这位太子爷这般独特的存在。

他周身散发着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仅仅是一个背影,就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而且他小小年纪就敢直接带兵冲入几十万人混战的战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更别提就在刚刚,就是太子爷亲自带兵救了他!

一时间,祖大寿只觉得心情澎湃,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崇祯似乎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祖大寿此刻的心情差不多就是如此了!

突然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沾满鲜血的传令兵骑着一匹气喘吁吁的战马匆匆跑来。

他在朱慈烺面前紧急勒马,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急切地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在这些建奴之中,发现了不少汉人、蒙古人以及西海女真和野人女真,且大多数都已投降,请问是否要留下这些人的性命?”

朱慈烺闻言,神色一凛,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的目光在战场上缓缓扫过,心中迅速权衡利弊。

他并非心慈手软之人,只是在考虑这些人对于他未来的战略布局的作用。

打完这场仗之后,之前被建奴侵占的领土肯定会再次回归大明。

领土多了,也就需要大量军队驻守。

而就凭眼下的明军数量,似乎远远不够。

但如果留下这些人,把他们打散之后分到各处,似乎多少能有点用处。

而且还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异族前来投降。

特别是西海女真和野人女真,要是他们能带领更多的族人投降大明,那么就能逐渐瓦解建奴的实力。

毕竟现在的建奴就是由建州女真、西海女真、野人女真三个主要的部落组成的。

如果投降大明的女真人多了,那么相应的,建奴那边的实力就会减弱!

况且大明本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

他要是想打造一个远超汉唐的帝国,成为一个远超秦王汉武、唐宗宋祖的帝王,那么他就必须包容一切!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们选择臣服,皆可成为大明子民!

若不臣服,便打到他们屈服为止!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