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崇祯:看来朕的千古一帝还是有希望的!(2/3)
这些盾牌或许无法完全抵挡明军的火器攻击,但多少能减轻一些伤害。
毕竟这玩意儿,总是聊胜于无,就算能带来一些心理安慰也是好的!
与此同时,明军这边的火炮依旧持续轰鸣。
一枚枚炮弹带着呼啸的气势砸向建奴大军,不断有建奴在炮火中倒下。
然而,建奴们此刻已然红了眼,对身边的死亡视若无睹,没有人敢后退一步!
因为督战队压根不允许他们后退,但凡有人退缩,瞬间就会被斩杀!
此时,祖大寿的骑兵也陷入了困境。
随着越来越多的建奴反应过来,他们开始悍不畏死地从四面八方朝着祖大寿的骑兵冲来。
祖大寿的骑兵在这汹涌的攻击下,渐渐失去了冲锋的势头。
一开始,这支队伍约有五千人,可如今,两千多人已在冲锋中壮烈牺牲,骑兵队伍也只剩下三千多人。
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
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断有人倒下,随后被建奴乱刀砍死!
但祖大寿依旧毫无惧色,他勒紧缰绳,胯下的战马嘶鸣着,前蹄高高扬起,随后又猛地向前冲去。
他身边的亲兵们则是紧紧的围绕在祖大寿身边,不肯后退一步!
然而,伴随着建奴的包围圈越来越紧,仅仅片刻,祖大寿又损失了几百骑兵,如今他身边仅剩下两千余人!
就如同陷入蚁群的巨兽,尽管依旧勇猛,但处境却愈发艰难。
但此时此刻,这些人将士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要报答崇祯的君臣之义!
而就在这时,双方大军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不足三百米了!
这意味着建奴大军已经进入了燧发枪的射程范围了。
不远处,郑成功和张世泽等负责掌管京营的军官一直在密切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将一切尽收眼底。
早在刚刚,他们的心中就已经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率领大军冲上去和建奴拼命。
但理智告诉他们不能这么做,他们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行事!
此刻,眼看着建奴踏入了燧发枪的射程范围,他们压抑已久的怒火瞬间爆发。
“开枪!
开枪!
都给老子开枪!
打死这些建奴!”
“开枪!
给老子弄死他们!”
郑成功和张世泽愤怒地咆哮着,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恨意。
紧接着。
砰!
砰!
砰!
一阵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无数子弹如雨点般朝着建奴射去。
子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空气,击中了建奴的盾牌和盾牌之后的建奴身体!
很明显,建奴的盾牌根本无法抵挡燧发枪的子弹!
在这猛烈的火力攻击下,建奴们纷纷倒下,有的被击中头部,当场毙命,有的被击中胸膛,鲜血染红了衣衫和身上的甲胄。
还有的被击中腿部,倒在地上痛苦地挣扎。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发生在建奴大军中的!
反观明军这边,京营士兵们动作娴熟,迅速装填弹药,然后再把一把把燧发枪传递到射手手中。
而此时此刻,负责在前方射击的射手都已经杀红了眼。
速度也是快的飞起,每一次射击都带着对建奴的深刻仇恨!
此时此刻,战场之上,硝烟仿若浓稠的墨汁一般肆意弥漫,刺鼻的火药味与鲜血那令人作呕的腥味相互交织,钻进每个人的鼻腔,令人几欲作呕。
日光艰难地穿透这层硝烟,洒下几缕惨白的光线,映照出这片人间炼狱般的景象。
明军的燧发枪齐声怒号,那密集的枪声恰似新春爆竹一般连绵不绝,震得人耳鼓生疼。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建奴大军就如同被狂风肆虐的麦浪一般摇摇欲坠。
因为此时明军枪膛中至少喷射出了六万多发子弹,每一颗子弹都裹挟着死亡的肃杀气息,向着建奴士兵们呼啸扑去。
即便按照十分之一的命中率估算,再除去那些被盾牌侥幸格挡的子弹,也至少有三千多发子弹击中了建奴!
而一旦被燧发枪击中,建奴不是当场毙命,便是身受重伤,瞬间失去了作战能力。
一时间,建奴大军的前方,大片的建奴像是被锋利镰刀割倒的麦子一般纷纷轰然倒下。
死去的建奴无声无息地躺在地上,发不出任何声音。
而那些尚未断气的,只能在地上痛苦地翻滚、哀嚎着。
他们的声音凄厉而绝望,相互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战场更加残酷!
而这些死去的、和受伤的建奴,不仅严重阻碍了建奴后续军队的行军速度,更是像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在那些正在行军的建奴心中激起了层层恐惧的涟漪,让他们对燧发枪这种恐怖火器的畏惧愈发深重。
建奴与明军交锋已久,以往也见识过明军火器的威力,可好似这般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般的强大火力,却是他们从未领略过的。
再加上旁边不断倒下的同伴尸体和痛苦的哀嚎声,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双腿更像是灌了铅一般沉重。
鳌拜骑在自己的战马上,望着前方不断倒下的士兵,一时间只觉得心痛不已。
就连他身下的这匹马也在不安地刨着蹄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战场上的紧张与绝望。
他征战多年,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身上的各处伤疤见证着他的赫赫战功!
他曾经以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此刻,他的眼神中却满是慌乱与无措。
因为他真的怕了 短短片刻之间,他们这边就折损了三千多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着,这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损失!
这场面让他头皮发麻,内心充满了无力感。
虽然之前早就见识过了明军这新式火器厉害,可当再次直面这种杀伤力时,他还是忍不住在心中叫苦不迭: 这仗究竟还怎么打下去啊?
就在鳌拜陷入绝望之际,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回头一看,只见一群骑兵簇拥着一位身形魁梧的将领快速赶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皇太极的大儿子爱新觉罗豪格。
看到豪格的瞬间,鳌拜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急切地策马迎了上去,大声问道: “王爷,如今这局势,我们到底该如何是好?”
他的声音因为焦急而有些沙哑,脸上充满了急切。
因为此时此刻,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豪格面色凝重,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激烈的战况,心中也是思绪万千。
他心里非常清楚,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撤退或许是保存实力的最佳选择。
毕竟明军火器的威力太过强大,他们的军队在这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根本难以抗衡。
更何况,祖大寿那仅剩一千多人的骑兵,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依旧在大军中肆意穿梭,不断地制造着混乱与伤亡。
倘若此时带领大军折返,先集中力量消灭祖大寿的军队,然后再有序撤退,或许还能最大程度地保存实力。
虽然这样做难免会有些颜面无光,但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比在这里白白丢了性命要强得多。
然而,这种事情豪格也只能想想了,因为他心里清楚,到了这一步他们根本无法撤退。
因为此时他们与明军的距离已经不足二百米了!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距离。
一旦他们有撤退的举动,明军必定会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乘胜追击。
到那时,他们的大军就会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瞬间全面崩溃。
而一旦军队崩溃,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到时候他们只会死得更惨!
想到这里,豪格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大声说道: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退路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冲过去!”
说着,他猛地举起手来,直指不远处的明军。
马鞭挥动间,带起一阵呼呼的风声,似是在为这场残酷的冲锋奏响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