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国营商铺开业了!(2/3)
由于牌匾还未挂上,老百姓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一家什么铺子。
夏德武对此也没有过多解释,毕竟明天才是正式开业的时间,在这之前,还是保留一点神秘感比较好。
夏德武走进店内,当下便有伙计一脸恭敬的打招呼。
“大人,您来了!”
“小的见过大人!”
“大人好!”
听着伙计们的称呼,夏德武多少有些尴尬,虽然他现在确实有六品官身,但毕竟是帮太子爷做生意的,在这商铺里这么称呼自己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于是乎,夏德武赶忙说道: “你们且记着,以后只要是在这里店铺之中,都不许称呼我为大人,只许称呼我为掌柜的,明白了吗?”
伙计们听到这话都是一脸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夏德武好好的大人不当,非要当什么掌柜的?
大人难道不比掌柜的好听吗?
但既然是夏德武亲自开口,他们也不好多说些什么,当下便改了口。
“掌柜的放心,小的们知道了!”
夏德武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道: “都去忙吧!”
随即,夏德武这才一脸恭敬的看向身旁的朱慈烺道: “少爷,这边请。”
因为知道朱慈烺这次是微服私访,所以他也不敢称呼朱慈烺为太子殿下,而是改称少爷。
朱慈烺信步走进店内,然后四下打量了起来。
只见店里的货物都已准备齐全,大米、食盐、油、酱、醋、茶叶、水果、蔬菜、咸菜各种生活物资应有尽有,而且上面还标着价格。
朱慈烺看了看标价,又看向夏德武问道: “这价钱你是怎么定的?”
夏德武赶忙回答: “回公子,臣想着最近一段时间京城的物价还算稳定,所以这上面的价钱和其他店铺的售价相差无几。”
“这样一来,就算咱们开业了,也不会抢了周围商户的生意。”
“毕竟您之前说过,咱们开这个店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方便百姓和控制物价。”
朱慈烺听后,赞同地点了点头。
大明皇家国营商铺里面的东西如果定价太高,就失去了开店的意义。
可要是定价太低,百姓们都会来这里买东西,又会让周围的小店无法生存,这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所以在物价稳定的时期,保持价格和周围的店铺相差无几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能吸引附近的百姓,又不会影响其他店铺的生意。
在店内转了一圈后,朱慈烺很是满意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有点五六十年代国营商店的味道了。
随后,他又对夏德武说道: “这家店铺就先作为一个试点,如果可行的话,接下来本宫还打算在全国各地推行这种店铺。”
“到时候所有的店铺都按照这个模式运营,也都全部交由你负责。”
夏德武听后,顿时喜笑颜开,赶忙拱手道: “臣遵命。”
顿了顿,朱慈烺又问: “刚才看到外面的牌匾还没挂上,是还没做好吗?”
夏德武眼珠一转,然后假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臣之前找人写了一些字,都觉得不太满意,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
“不过,如果少爷方便的话,臣想请少爷赐几个字!”
朱慈烺听后,心中觉得好笑。
搞了半天,在这里等我呢!
什么找人写了一些字,什么不太满意,这些话都是扯淡,其实这家伙就是想让他亲自来写这几个字!
朱慈烺也懒得点破他的这点小心思,直接说道: “让人准备笔墨纸砚。”
夏德武听后,赶忙招呼伙计: “快拿笔墨纸砚来。”
不多时,笔墨纸砚就被摆放在了一张干净的桌上。
朱慈烺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然后开始在纸上写了起来。
虽然他是穿越者,但完美地继承了原主的书法功底,自然也写的一手好字。
不多时,“大明国营商铺”
几个大字便出现在纸上,字迹龙飞凤舞,颇具神韵。
“好字啊,少爷果然非凡人也。”
“这一笔一划,刚劲有力,却又不失飘逸洒脱,既有豪迈之气,又不失细腻韵味!”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位书法名家之作呢!”
字刚写完,夏德武便拍起了马屁。
虽然知道对方是在拍马屁,但不得不说,听起来确实很爽。
朱慈烺放下笔,说道: “行了行了,别夸了,夸的本少爷都不好意思了。”
“赶紧把字拿去制作牌匾,不要耽误了明天的开张。”
夏德武听后,连忙答应下来,接着小心翼翼的吹干墨迹,然后拿着朱慈烺的墨宝离开了。
大明国营商店开业是一件大事,为了让这件事广为人知,朱慈烺决定让明天的大明日报报道此事。
总之,就是要让整个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大明国营商店的存在,让那些想要偷奸耍滑、肆意涨价的商人们知道朝廷的态度。
其实,只要他们好好做生意,仍然是可以发财的。
但如果他们不想好好做生意,非想着以次充好、肆意涨价,妄想一口气吃个胖子,那就不能怪朱慈烺了。
大明国营商店就是这些商人的克星!
尤其是那些囤积粮食、哄抬价格的商人。
说到粮食,朱慈烺突然想到,从海外购买粮食的事情也可以开始宣传了。
算一算时间,这批粮食下个月就该到了。
于是乎,当天晚上,一道旨意就被送到了大明报社。
大明报社本来已经准备好了明天的头版头条,但接到太子殿下的旨意,哪里敢不听话?
于是当下便撤下了之前准备好的内容,转而刊登关于大明国营商店和即将从海外运粮的消息。
这两条消息整整占满了大明日报的正反两面。
第二天早上,当大明日报开始售卖时,京城百姓们纷纷得知了这两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没办法,大明国营商店和从海外运粮的两件事情几乎占满了大明日报的正反两样,想不注意都难!
“大明国营商店,专门售卖平价的大米、食盐、油、酱、醋、茶叶、水果、蔬菜、咸菜等各种生活物资,且不限量供应.”
“这大明国营商店是谁开的呀?
居然能占了整整一页的大明日报!”
“这还看不明白吗?
当然是朝廷开的了,除了朝廷,谁敢在商铺前面加上‘大明’两个字。”
“朝廷开的?
有点意思,那咱们过去看看吧,好像离这里不远。”
“走走走,我也想去看看,刚好家里没米了。”
一群百姓说着,便三五成群地结伴前往大明国营商店。
也有一些百姓因为家中不缺东西,所以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他们反而被报纸另一面的消息吸引住了。
“朝廷居然要从海外运送粮食到大明来,而且这些粮食下个月就会到,也就是说,大明现在根本就不缺粮食啊!”
“嗨!
早知道这样,我之前就不囤那么多粮食了,我可是囤了几百斤呢!
吃不完都要坏掉了。”
“你也真是的,这里可是京城,不管哪里缺粮,京城都不会缺粮的,那么多粮食,看你怎么吃得完。”
“我这也不是被那些奸商给忽悠了吗?
他们老说京城粮食不够,我听着害怕,就多囤了些。”
“这帮奸商真该死啊!”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件好事,等那些粮食运到大明来,说不定粮价还会降呢。”
“你说的对!”
与此同时,另一边。
大明国营商铺今天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