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看来你的头,没有我的刀硬!(2/3)

不等李三阳开口解释,便有人骂道: “嗨,你傻呀,这奸商肯定是想囤着等涨价呗!”

众人听到这话,瞬间恍然大悟。

可紧接着,却又更加愤怒了起来!

“这奸商也太缺德了,大明如今到处天灾,他们竟还想着发国难财,真该千刀万剐!”

“囤了这么多的粮食,却不肯卖给我们,还要往里面掺假,这家伙真该死!”

“奸商啊!”

一瞬间,众人义愤填膺,纷纷指责起了杨老三。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杨老三再无一丝之前的侥幸,彻底慌了手脚。

下一秒,他赶忙拽住李三阳的胳膊,双手死死地抱住,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哀求道: “大人啊,小的知错了,您就饶了小的这一回吧!

您要的那七十万营业税,给小的些许时间,小的马上想法子,三日之内必定给您答复,行不?”

此刻的杨老三是真的怕了,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些百姓要是被逼急了,冲上来抢了米铺、再杀了他都有可能。

他得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去找幕后老板求情,看看能否凑齐这七十万的营业税。

就算凑不齐,他自己也得赶紧跑路。

反正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京城估计他是待不下去了。

可他哪里知晓,此时在李三阳眼里,那七十万的营业税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他刚才的所作所为,这家米铺的所有粮食都会被没收。

同样的,他的命也会被‘没收’!

所以,听到这话,李三阳只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好意思,太晚了!”

杨老三懵了。

“太晚了?

这是什么意思啊?”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听李三阳继续高声喊道: “诸位!

劳烦大伙做个见证,今日这个奸商不止抗税、往粮食里掺假,还蛊惑百姓、诬陷朝廷,阻挠商税改革,此乃罪大恶极!”

“依照朝廷最新规定,犯此等罪行之人,当立斩不赦!”

周围的百姓们一听这话,瞬间安静得鸦雀无声,心中暗自思忖: 这是什么情况?

这就要杀人了?

虽说惩治奸商大伙心里乐意,可这也太突然了吧!

杨老三更是瞪大了双眼,一脸的不可置信。

不是 他刚才不是都认错了吗?

还打算找老板要钱交税,怎么还要杀他?

就这么点事儿,至于吗?

就在他正惊愕之际,只见李三阳身后两名身着甲胄的士兵突然大步上前,沉重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这两名士兵直接将他扯到一边,按住他的双臂,将他压的跪在了地上。

紧接着,一名锦衣卫径直上前,“嗖”

地抽出绣春刀,刀光在阳光下一闪而过,寒意逼人。

直到这一刻,杨老三的脑子依旧是懵的。

而就在下一秒,伴随着寒光一闪,鲜血飞溅,一颗脑袋就这么咕噜噜的滚到了地上.

随即尸体也无力地倒在了地上,鲜血瞬间染红了掉落在地上的米粒。

直至死去,杨老三都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因为从被判死刑到人头落地,前后不过短短十秒钟,他根本没有任何反应时间。

看在地上滚落的人头,李三阳心中冷笑: 看来你的头,还是没有我的刀硬!

与此同时,周围的百姓们顿时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满脸惊恐地注视着这一幕。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刚说要杀人,怎么眨眼间就动手了?

就算真的要杀人,那不应该是先把人关起来然后秋后问斩吗?

怎么这说杀就杀了?

面对周围百姓惊恐的神色,李三阳依旧神色淡然,随后缓缓开口道: “诸位!

从今日起,这家店铺按正常价格售卖粮食,大伙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绝不限量!”

“如果再发现粮食掺假、发霉等情况,朝廷一定会为大家做主!”

“还有,京城里目前的粮食储备十分充足,不存在什么粮食短缺的情况,这些都是奸商们散播出来的假消息。”

“为的就是引起你们的恐慌,好让他们能够高价卖粮!”

说完,他扯过旁边一个伙计道: “听好了,马上把仓库里面的粮食全部搬出来,若是再以次充好或者掺假的话,小心你的狗命不保!”

伙计早已被刚才发生的事情吓得魂飞魄散,被这么一问,才回过神来,随后哆哆嗦嗦地说: “大大人放心,小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三阳松开伙计,又招来两名锦衣卫,吩咐道: “去让五城兵马司过来收尸,再回去告诉李大人,杨记米铺所有粮食全部抄没,让他派人来接管这家米铺。”

大明税务军只管收税和杀人,收尸这事儿,自然是交由五城兵马司处理了。

而且既然罪名已定,这家铺子名下的一百六十万石粮食自然归朝廷所有。

不过朝廷也并非不讲理,朝廷只要粮食,这间铺子仍归幕后老板所有!

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得有胆量前来认领才行!

要是没胆量的话,那这间铺子就只能由朝廷先‘照料’着了。

随后,两名锦衣卫领命而去。

紧接着,李三阳看都不看地上的尸体和周围的百姓一眼,带着人径直走向旁边的一家药铺。

这家药铺的掌柜早在一旁瞧着这边的动静,吓得腿肚子直打转,双腿软得像面条一样,差点站立不稳。

毕竟刚才那一幕实在是太吓人了,活生生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所以,见李三阳他们走进店里,掌柜二话不说,麻溜地打开仓库,准备任由他们检查。

开玩笑,上一个抗税的都人头落地了,货物也被全被抄没,他可不敢作死,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交税吧!

可李三阳对掌柜的殷勤却是视而不见,甚至连仓库都懒得踏入。

掌柜的见状心里不由得“咯噔”

一下,显得愈发慌张了起来。

这群人不会也想砍了他吧?

他可没抗税啊!

想到这儿,掌柜的赶忙哆哆嗦嗦地从柜台里捧出账本,递到李三阳面前: “大人,小的每次进货都记着账呢,您瞅瞅,该缴多少税,小的绝不含糊,绝不偷税漏税!”

李三阳连瞧也没瞧账本一眼,只是向身后的锦衣卫招了招手,锦衣卫立刻递过来一张宣纸。

宣纸上面写着几行小字,还盖了不少印章。

大概的意思就是这家商铺已经交完营业税了,可以正常售卖货物。

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完税证明了。

李三阳把完税证明递给掌柜的,随后语气温和的宽慰道: “掌柜的,别担忧,咱们不是不讲理的人,刚才那家掌柜抗税,还试图煽动百姓,咱们这才下了狠手。”

“至于你们这些开药铺的,太子殿下有旨,每逢灾荒之年,药铺、医馆免税,所以这次税就免了。”

“不过,往后进货收货,务必依照朝廷规矩缴税,我们以后可是会来检查的。”

虽然是要收取所有商铺的营业税,但眼下大明正值灾荒,不少大夫都自发的去往城外给灾民看病,还捐献了大量药材。

所以朱慈烺稍微修改了一下营业税的规则,那就是但凡灾荒之年,药铺、医馆一律免税。

药铺掌柜一听这话,又是感激又是惶恐。

感激的是朝廷体恤民情,不枉他之前也捐了一批药材。

惶恐的是怕这件事情有什么变数,万一还有另外一批人再来收税怎么办?

自己是交还是不交?

李三阳看出他的心思,再次安慰道: “掌柜的,放宽心,给你完税证明后,你的店铺就会登记在册,在灾荒结束之前都不会收税。”

“你店里的这些药材也都是免税的,要是有人敢胡乱征税,你尽管来找我们便是!”

随即,药铺掌柜果然看到门外有人似乎正在抄写他家药铺的名字,应该是在登记在册。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要不掌柜哪还有什么疑虑,赶忙又是一阵千恩万谢。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