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16章 推动香港音乐的进步(1/2)

“真不敢想象在杨生这样的支持下,以后的香港影视行业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

邹纹怀非常感慨的说道。

之前的陆云涛、邵一夫虽然也都是电影行业的大亨,但基本上都是顺势而为,市场有钱赚,必然会诞生这样的商人。

可杨文东显然不一样,他是在利用自己的资源,来扩大整个香港的市场,同时整合资源来降低拍摄成本、上映成本等等。

齐瑞凡则笑说道:“杨生的目光跟一般人不一样的,一般人只在乎眼前三亩地的利润,但杨生显然是想将整个市场给做大、做强; 如果当香港电影、电视剧真的能够火遍半个东南亚,或者其他华人地区,那到时候今天这么多布局,以后就是躺着赚钱了。”

“是啊。”

邹纹怀点点头道:“难怪人家那么年轻就能赚这么多钱,这布局,实在是让人惊叹啊,杨生也跟我说了,后续还是会在东南亚投资建院线。”

“哈哈,那以后邹生前途不可限量啊。”

齐瑞凡打趣说道。

邹纹怀摇摇头道:“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也就是给杨生打工的罢了。”

“嗯跟着杨生这样的老板,也算是我们时运好啊。”

齐瑞凡又说道:“走吧,我们也去看看这批人的质量,再商量一下这个培训班该怎么做?”

打工人碰到什么样的领导或者老板,决定着一辈子的前途,杨文东身为香港华资新贵,潜力十足,未来带领华资崛起,似乎都成了必然; 而他的性格也非常好,对他们乃至一个普通的工人也都是很礼貌,甭管是不是装的,能装一辈子,那跟真心地也没什么区别.

“好,正好有些事情我也想不通,一起商量下。”

邹纹怀点点头说道。

做艺术,也是需要赚钱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只有当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艺术才能取得最大成绩。

80年代的港片与香港电影、90年代以后的好莱坞、2000年之后的韩流、2010年之后的内地电影等等都是如此,因为有了高回报,才能够有更多的人才加入,从而造成整个市场的繁荣.

身为穿越者,杨文东对于电影、电视剧甚至音乐本身的直接帮助是不大的,甚至就算记得一些内容,他也不可能出面将东西写出来,没什么太大意义,他也不是想靠着这些小东西直接赚钱,顶多提点自己的意见。

真正的商业大亨,不需要了解商品的本质,只需要扶持、培养并控制市场就行了。

眼下最合适下手的就是香港电影,通过海外院线的控制,来保证香港电影行业收入的增加,就必然会带动市场自我发展进步,从而也可以反向为自己的院线获得大量收益 至于电视剧,这就需要很长时间,让TVB自己来摸索了,这一点前期只能靠他们自己,等以后TVB内部人才足够了,那自己再推动出海。

时间很快就到了11月底: 杨文东来到了中环边缘区域的一栋小型大厦旁边,抬眼望去,大厦的最上方挂着“港华大厦”

四个大字,整个楼身还是比较新的,但似乎也有了一些岁月痕迹了。

当车队到来的时候,大厦门口已经有熟人在等待。

“杨生,你好。”

当杨文东出来的时候,长兴传媒的秦志业连忙上前招呼。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几个杨文东的熟人。

“老秦、老张”

杨文东也对着这些早期创业的熟人一个一个的示意,然后目光放在了一个30岁年轻人身上:“熊生,好久不见了,听说你又生了一个儿子?”

此人正是古龙熊耀华,早年被杨文东邀请来到香港,因为给了稳定的收益、相对不错的居住环境,因此也就在香港定居成家了。

熊耀华笑说道:“对,多了一个儿子,可就得再给他买一套房子啊。”

“哈哈,没事,如今香港影视行业开始发展,你的,改编费不低的。”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前世古龙的就那几部经典的被改成了电视剧,其他的都因为古龙去世太早导致的版权问题,无法拍摄,颇为可惜.

,直到21世纪才逐步缓解,比较出名的周易影视也是雄心勃勃想要拍七种武器,可惜拍完孔雀翎后公司倒闭了.

虽说古龙在一些格局上比不过金镛的“为国为民”

,可其内容也是非常精彩的,特别是很多破案的内容,拍成电影很方便。

熊耀华又说道:“这也要多谢杨生了。”

早年是杨文东将他请来香港并给了一份稳定收入的,要不然他也不能安心写书;且如今香港影视行业的发展,他的收入也大涨,至少一半功劳归杨文东,虽说人家也不是为了他,但感激之心还是有的。

“不客气,你很有文才,这也是你应得的。”

杨文东说道。

有才的人,就应该获得对应的收入,能够写出让几千万乃至上亿人喜爱看的,对社会的贡献比一些资本家要强,这种人不发财谁发财?

随后,杨文东来到了12层的顶楼,站在窗台,看向远处。

苏依依端了一杯咖啡过来,问道:‘看什么呢?

’ “我在看这里的风景.”

杨文东接过咖啡后,说道:“港华大厦还是我们在港岛的第一栋物业,当年站在这里,前面的建筑跟现在还是不一样啊。”

苏依依则说道:“正常,这几年可不仅仅是我们发达了,整个香港都发达了很多,前几个月我还去了寮屋一次,结果很多人都走了,港府都在开始拆房子了,只有极少数人,还住在那里。”

“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确不错。”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从58年他穿越到如今64年,已经6年了,这6年也是香港经济发展极快的几年,平均GDP涨幅能够达到15%左右,比改开之后的内地还要增长快的多; 另外房价涨了3倍以上,人们的虚拟财产有钱了也会消费,制造业与贸易发展迅速,这些带动了大量就业,将寮屋里的闲散人力,都吸引了过去。

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香港是个城市,而内地是个约10亿人口(改开后)的集合体,经济发展有高有低,单看深海、上沪这些城市,其实也不比香港差。

苏依依说道:“大家都有的吃就好了,当年我们可是三天饿六顿,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的成绩。”

“世事无常。”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以后的香港,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虽然以后的香港偶尔会有经济危机,但那也是泡沫破碎的短期问题罢了,除了那些高位接盘或者杠杆玩的大的投机者,对其他大部分人来说,生活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

“希望全球的华人,都不需要再过我们之前的日子了。”

苏依依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也道:“是啊,我也这么希望的.”

如今自己的事业,早就够自己家族几辈子花费的了,可还是需要继续努力,一个是因为企业本身不进则退,很多时候没的选择;二就是自己有自己的目标,不然人活着太没劲了;三就是等以后有能力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华人摆脱极端贫困.

“咚咚咚~”

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杨文东回头,道:“进来吧。”

进来的是香港商业电台的负责人张辉,只听他说道:“杨生,下面的设备已经准备好了。”

“好,走,一起去。”

杨文东点点头,带着苏依依一起向下楼走去。

很快,众人便到了位于3楼的音乐播放室,今天杨文东来这里,也是为了了解一下这几年,香港音乐行业的发展。

如今在电视电影动画方面,能以资本操作的布局,他也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等了;而文化产业,除了电影电视动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音乐。

且音乐无国界,更容易进军海外市场,只要你的歌够好听,那就算是阿三或者非洲,也不会有什么不同观点。

张辉说道:“杨生,还请坐在这边,我的人会逐步播放最近几年我们香港这边自创的音乐。”

“行。”

杨文东带着苏依依坐了下来,随后前方的播放室,开始逐步的放出各种音乐.

杨苏二人时间宝贵,自然也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因此每个音乐也都是放的精彩部分,就这样,十几分钟听了十几首音乐。

听完后,杨文东问道:“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香港人原创的曲?

不是从日本或者其他国家买回来的版权授权改的?”

张辉笑道:“不是,这些都是原创,您的要求就是听原创的,我们放的也都是原创,至于您说的这种翻唱,其实也有不少,目前在我们电台每天播放的音乐中,其实还是占大头的。

我们也在不断做调查,现在从市场接受度来看,海外音乐改成汉语歌词,更受欢迎,不过我们本土音乐的质量以及可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了。”

“嗯,好。”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这些音乐还不错。”

“是的,这些年来,我们也发现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也都带回来培养了。”

张辉说道。

香港商业电台成立至今已经5年了,也成为了很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而电台除了播放新闻、广告,大部分时间就只能播放音乐。

因此,杨文东便将音乐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杨文东又问道:“像这样的音乐,创作一部,创作者能够拿到多少钱?”

张辉顿了顿说道:“第一年大概两三千块钱,后面电台也会明年结算一次版权费,差不多两三百一年,如果成绩特别好,就会多一点。

还有就是音乐可以授权电影使用,这里面能赚多少得看外部电影公司的需求,其他方面那就是出唱片,但这个就很难了,出了之后买的人也少。”

“这种音乐应该也不容易创作吧?”

杨文东又问道:“那这些人平均一年收入多少?”

张辉回道:“这就要看他们的成绩了,收益高的差不多有一两万一年,差一点的也有五六千,还有一些兼职在我们这边挂个位置的,创作少,可能一年两三千吧。”

“这个收入.

只能说还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