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香港市民:世上还有这么好用的袋子?(2/3)
“倒也是个问题,那就先去咨询一下吧。”
杨文东点点头:“先推出塑料袋,如果印刷成本实在是很高,那就先算了。”
这个时代的限制很多,比如生产线的速度,是由工业信号传输决定的,对这方面杨文东虽然不是很懂,可也知道工业领域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也是围绕这个的,所以前世很多能够高速生产的产品,在这个时代不一定行的通。
而香港甚至是湾湾,面积与人口都比较小,产业链也不可能全,那涉及到油墨这种需求量低的工业品,就不可能自己做,那就只能进口,这就又增加了成本。
“好的。”
刘华宇答应说道:“不过如果只是小批量生产我们家乐福的超市,那就算我们自己贴点钱,让有家乐福超市的塑料袋在香港流行,那也是划算的。
这个宣传效果,肯定比上报纸便宜很多,而且也算是一种新宣传方法了,效果应该也不差。”
“嗯,行。”
杨文东说道:“那就先让台塑那边想办法印刷一些字上去,黑色的也行。”
弄彩色肯定成本高,且麻烦,塑料袋作为新产品,也没必要第一次就搞的多好。
魏泽涛则说道:“杨生,大批量在袋子上印刷这件事,我会去咨询一下海外的一些公司,现在很多商品上已经有塑料纸了,或许也是有办法的。”
“好,辛苦了。”
杨文东笑了笑,问道:“那打算什么时候推出这个袋子?”
魏泽涛说道:“就最近几天,湾湾那边已经生产了接近十万件,每天一个白天的产能也在3000以上,我们这边下单,他们的产能应该还能翻倍。”
“好,那就先推出这种空白版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印字版的你们后面再推出。”
塑料袋打广告只是附带,其本身作用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本末倒置了。
自己的超市一旦有塑料袋了,那购物体验将会得到质的提高。
…… 三天后,杨文东也来到了位于长兴广场内的家乐福超市,此刻,几十个装满塑料袋的箱子,在数名工人的努力下,搬到了超市收银台旁边的位置。
“杨生,我们已经从湾湾运过来10万个塑料袋。”
刘华宇介绍说道:“分为三种大小,针对的是各种不同需求的顾客。”
“袋子收费多少?”
杨文东问道。
未来等塑料袋能够大批量生产,成本能够降低,那根据实际情况,或许可以一定程度的免费。
但现在刚刚推出,以它们比正常竹篮或者布包还要方便的特性,足以让它成为一款商品,也是有价值的。
该免费的时候免费,该收费的时候自然收费,不然恐怕很多人会跑过来褥羊毛,那自己的产能也不够,反而会出问题。
刘华宇说道:“收费的,大中小分别3分、2分、1分,其中1分的袋子是亏的,只不过考虑到便于结账,就没有再加小数了。”
“嗯,实验室做出来的的确会贵一点,等以后能够批量生产了,价格还能再降。”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是的。”
刘华宇说道:“王永庆那边已经和德国一家制作化工设备生产线的厂家定好了协议,估计会在6月份之前完工。
魏生那边也去日本定制了专门的薄膜剪切设备,可以批量的生产袋子,估计8-9月份,就可以大批量供应了。”
“嗯,好。”
杨文东点点头。
塑料袋的生产,会放在香港,这种高需求量的产业,也能带动大量就业。
湾湾那边,会负责生产聚乙烯合成材料,然后转化成薄膜再运到香港,这样一来,香港这边就没什么污染了。
当然,湾湾那边也肯定会有一定的污染处理措施,至少肯定会符合法律要求,以及严格不能伤害人生安全的底线。
…… 过了会,超市便开门了。
如同往常一样,很多人从入口进去,购物,再来到出口前方的收银台,准备结账。
“小姐,您要不要我们超市刚刚推出来的一款袋子?”
收银员礼貌笑问道。
“袋子?
我有。”
女子收抬高后显露出了一个布袋。
“我们这个不一样的。”
售货员解释道:“您看,我们的袋子是塑料做的,很结实,而且能防水,你摸一下看看?”
现在超市的人还不是很多,因此收银员们也是有时间来给顾客介绍一下的,这也是上面的安排。
等会如果人多了还是来不及,那也会有专门的人,在收银台前排队的队伍里进行介绍。
“塑料做的?
防水?
结实?”
女子有些不敢信:“这个透明袋子是塑料做的?”
收银员说道:“对啊,您看,我们这个胶带不也是透明的吗?
他们的材料都差不多的。”
“也是啊。”
女子反应过来,随后拿起袋子拉扯了几下,没有丝毫会破的样子,且真的很轻,比布袋子还要轻。
随后问道:“这个袋子多少钱?”
“您手上这个是中等大小的袋子,2分钱一个。”
收银员回答道。
“2分钱?
那我买一个。”
女子丝毫不犹豫。
区区两分钱,就算丢了她也不心疼,现在买个好点的布包都得两三块钱,就算便宜的纸包也要几毛。
“好的。”
收银员立刻将塑料袋也算进了客户的总账之中。
交钱离开之后,女子来到一处人少的地方,将塑料袋里的货物放进自己原先准备的布包之中,然后研究了起来。
“真的是拉不坏,还能防水。”
女子过了会确认下来:“这样的东西才2分钱,这么便宜,那家里的工厂就糟糕了。”
她们家是做塑料篮子的,50年代香港社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塑料制品大取代运动,曾经的铁桶、铁盆、衣架、杯子都换成了塑料的。
后来市场饱和,他们家便盯上了很多人都使用的竹篮子,塑料做的篮子,比竹篮子轻、结实、还不容易坏,价格还更便宜,因此生意很好。
但当她看到这个袋子,就知道自家的生意,恐怕会出大问题了。
“我得赶紧回去。”
女子连忙收拾东西,快速的走出广场 家乐福广场内,很多用户,也都了解了塑料袋的神奇之处,认识的人,相互之间已经在讨论着这个东西。
“你好,这个塑料袋,请问你们超市是从哪卖的?”
一名中年男子向一名在介绍塑料袋的服务员问道。
服务员回答道:“这是我们公司独有的渠道,我也不知道从哪买的。”
男子再问:“那整个香港除了你们就没有这种塑料袋了?”
“对。”
服务员点点头。
男子立刻说道:“那我买一万个袋子,不,10万个,我立刻去银行取钱。”
作为商人,他一眼就看出,这个袋子有着无限商机,如果拿到其他地方去,绝对能卖个不错的价格。
服务员连忙摇头说道:“抱歉,先生,我们的袋子不会单独对外售卖,除非你购买商品,我们会根据您购物商品的数量与大小,再搭配符合尺寸大小的塑料袋。”
上面早就下了命令,袋子必须跟随着商品。
“啊?”
男子立刻愣住了,这买一批东西才有一个袋子,那还不得亏死他,于是说道:“这有生意你们为什么不做?”
“这个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
服务员连忙说道:“先生,您已经知道塑料袋的情况了,我还需要去其他地方介绍,抱歉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