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家乐福超市的起步(1/2)
虽说他有意与恒生合作,不过也不可能就定死,这样岂不是摆明了热脸贴上去给人宰。
随后几天,杨文东又相继约了其他几家华资银行,讨论合作的可能性。
一周后,杨文东约来了东亚银行的李福树,见面的位置则是在一间高端茶馆。
寒暄一会后,李福树直接说道:“杨生,这次如果能够合作的话,我东亚银行,愿意全力支持贵公司,拿下皇后大道2号的地皮,并建起一栋现代化的五星级酒店。”
“李生,这可是需要三四千万港元的贷款额度。”
杨文东有些惊讶的说道:“东亚银行能承担这么多资金?”
东亚银行成立于1919年,比恒生银行要早的多,可现在规模上却比不过恒生。
眼前的李福树,是东亚银行的第二代家族成员,据杨文东所知,东亚银行的总存款也就在3~4亿港元之间,银行行业,想拿出这个10%存款的资金,可不容易。
李福树笑说道:“这点杨生请放心,我既然承诺了,就肯定能做到。
只要我们之间协议定了,我就会向民间以稍微高一点的利息来吸纳存款,筹集资金。
而且地产竞拍中,涉及到这么大的价格,港府也不会要购买者一次性交钱的,长的甚至能拖到一两年内分批给钱,这一点杨生也应该清楚。”
“嗯,也是。”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那利息多少?”
李福树回道:“正常贷款水平即可,初步我这边定6.
5%,不过后续还是可以商量的。”
“这个利率,让我有点不太安心啊。”
杨文东有些奇怪了。
目前香港的地产贷款利息,有足够抵押的情况下,普遍在6%到8%之间,商贷更高。
如果东亚银行高额吸纳储户存款,再6.
5%利息贷给他的话,利润空间就没多少了。
“只要不出意外,总还是能赚一点的。”
李福树解释说道:“这次合作,我也没打算赚什么钱,第一次合作,我们也想展现出自己的诚意。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看好杨生的,您的产业涉及多个领域,至今也都是发展良好,那酒店行业,我想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哈哈,好,那我会认真考虑一下的。”
杨文东点点头。
他明白李福树的意思了,其实就是想着未来能够多与自己合作些。
对于银行来说,一個稳定、风险低的大客户,是非常重要的,显然东亚银行是想拉拢自己了。
李福树又说道:“那我就先预祝杨生能够在年底的拍卖会中,投到这块地了。”
“好,多谢。”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后续我会派人去贵行,沟通具体的合作事宜。”
李福树笑说道:“没问题,我随时欢迎。”
再次回到家中,杨文东与苏依依一起陪着孩子练习翻身,同时也将这几天与几家银行的交谈简单的说了下。
苏依依道:“这东亚银行,是真的很有诚意了。”
“嗯,估计是被恒生超过了,有点急了。”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让人查了下,在50年代之前,东亚还是华资银行之中的翘楚; 但恒生银行抓住了工业这个市场,大规模放贷给香港的工厂,而商贷的利润又高,就这样花了不到十年时间就成为了华资银行第一人了。”
“所以东亚银行是想抓住你了。”
苏依依也明白了过来。
“对。”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后面我会让郑志杰去跟他们几家沟通,哪家划算,就选哪家合作,或者他们组合贷款也行,我们怎么划算就怎么来。”
“嗯。”
苏依依又说道:“可惜,宝宝的一周岁办礼,是来不及等你的酒店了。”
杨文东笑道:“没事,以后我们再生几个,总有机会的。”
“好啊。”
苏依依道:“不过我想生个女儿。”
杨文东则笑说:“那晚上,我努力一点.”
第二天,杨文东来到了吉利大厦: 郑志杰前来汇报说道:“杨生,四季酒店的品牌已经注册好了,four season hotel也已经安排人去海外各个国家注册了。”
“好。”
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我已经与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海信银行以及汇丰渣打有利的高层沟通过了,他们基本上都愿意与我们合作的。
不过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条件与想法,你亲自带队,跟他们协商,看看哪一家最划算,我们最终就找他们。”
涉及到千万级别以上的贷款,哪怕有着抵押,对大银行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杨文东就先出面,与银行最高层、或者英资大银行的信贷业务负责人沟通好了,再转交给郑志杰来跟综,交谈合作细节。
郑志杰答应说道:“好的,我下午就会跟他们约时间,只是,这么多银行,不知道杨生看好哪几家?”
“东亚银行与恒生银行。”
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优先与这两家进行进一步协商,除非其他家给出更好的条件。”
“好的。”
郑志杰答应下来,又说道:“杨生,这几天,我已经在金钟、北角、西环、铜锣湾地区收购到了十几间临街商铺,应该符合杨夫人开服装店的需求。”
“这么快?”
杨文东想了下,问道:‘这才半个月吧?
’ 郑志杰解释道:“这些只是普通的商铺,我这边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多,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嗯,行。”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资料放我这就行了,我回去给依依,你这边不用管我这边挑选情况,继续收购就行了; 以后如果依依那边不要,你也可以当做置业公司的资产,单独运营,租给其他人就行了。”
长兴地产旗下,前段时间也多了一个置业公司,这个置业公司,不负责地产开发,只负责购置物业然后收租。
从廖创兴银行收购的几栋大厦,除了会作为长兴集团总部的长兴大厦,其他的都在置业公司旗下,包括在观塘投资的很多物业、地皮,都是在长兴置业的旗下。
“好的。”
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那就这样吧,最近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了,置业公司这边,继续通过各家银行,贷款购买合适的物业; 地产业务这边,继续做高端住宅业务,这些住宅以最快的速度,卖楼花套现资金,不用考虑留着。”
一边靠着楼花+贷款,不停的开发新住宅,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一边就是将资金投入固定资产,然后收租。
当然,以目前收购固定资产的速度,长兴地产本身的盈利能力还是不足的,这就需要杨文东额外的资助,外加尽可能的多用金融杠杆来操作。
“好的,我明白杨生的意思。”
郑志杰说道:“我已经在准备下半年的投资计划,等计划出来了,我再给您过目。”
跟随着老板2年时间了,郑志杰也非常了解杨文东倾向于的地产投资方向,简单点来说,就是“开发住宅、持有商业”
。
杨文东又问道:“我们跟郑宇彤合作,在跑马地开发的别墅,完工了吧?”
郑志杰回答说道:“是的,我们一共接受了40栋别墅,面积在4000~6000尺不等,还没有跟着郑生一起出售,杨生有什么想法吗?”
“这个就先持有吧。”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不是考虑经济收益,我有其他用处,你安排装修公司,先将这些别墅全部装修了。”
当初与郑宇彤合作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对他来说,意义不大,主要目的是当做与其他地产公司的一次合作,顺便学习一下经验,因为当时的长兴地产,还属于刚刚开始的阶段。
不过这个收益品也还是不错的,香港的高层住宅,在这个时代,杨文东根本就没兴趣长期持有,因为以后有钱就能轻松买到,除非是非常好的位置,比如70年代初的太古城。
但港岛的别墅一直是稀缺资源,哪怕是别墅群,其价值也就只会在经济危机中稍微降一点。
“好的。”
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其他方面,你自己把控好就行了,另外,美国的同事刘华宇刘生再过一周就要来香港了,除了在长兴广场,他还会在其他地方寻找位置开超级市场,你这边,需要全力配合他。”
相比于地产,他更希望自己的超市产业能够发展起来,因为跟沃尔玛在美国一样,超市这个产业在全球都是初始阶段,虽然初期很难发展,可这也代表着机会。
而地产,在香港的确能赚到大钱,可根本走不出去,去海外也顶多参与一下,因为这个行业有着很强的对外排斥性,就算是前世日本地产巨头,多次投资香港,也没玩出什么水花。
而超市就不一样了,至少是有机会走向国际的,虽然也非常不容易,但只要能够做好成本控制,加上运输方面的优势,再与一些亚洲国家本地资本合作,也是有可能覆盖部分东南亚国家的。
“没问题,绝对配合兄弟公司。”
郑志杰笑说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