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61章 1000万港元的银行信贷额度(1/2)

1959年12月25日,圣诞节: 西方的节日,与华人基本上没什么关系,整个长兴实业的工厂,还在有序都进行着生产。

所有工人的动力,变的更强了,因为在这里上班,每天还能带吃的回去给自己的孩子。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虽然不至于饿死人,但普通人想经常性的吃白面与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 前方的办公楼内,杨文东站在窗户边上,看着下方数十人,在不停的给三个货车上着货物。

“咚咚咚~”

敲门声音响起,打断了杨文东的思路。

“进来。”

杨文东回头走向自己的位置。

进来的是魏泽涛,走进来后说道:“杨生,这是最近二期的人才招聘计划,您请看看。”

“好。”

杨文东接过文件,看了下,说道:“在二期建成之前,要招聘300人?

数量够吗?

一共差不多就要2000多人了吧?”

魏泽涛笑说道:“够的,本身待二期开业后,一期这边也会借调过去人,具体数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而且二期的厂房虽然会一次性建好,但设备还是会跟一期一样,分批进场的,东盛那边也做不到一次性生产几百台设备,所以对人也不是要立刻全部备齐的。”

“那行,就按照这个数量及要求来招聘吧。”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魏泽涛又道:“杨生,这最后一页是我们准备面试的笔试题目,您看看怎么样?”

杨文东听完后,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下,说道:“还行,不是很难,能够答的差不多的,也算符合我们对工人的基本要求了。”

香港的五六十年代,识字的有一些,但真要说小学学历的,就很少了。

再说,很多人来自香港之外,就算是大学生,也不一定有毕业证,就算有证书也没办法分辨真假,因此直接测试或者看他以前工作经验,就行了。

“好的,那我就按照这个计划来,从明年元旦之后开始招聘。”

魏泽涛说道:“招聘的消息,我们已经准备在明报发广告,港华日报走的是高端路线,不适合寻找普通工人。”

“嗯,行,不过以后要批量招聘中层,可以考虑港华日报。”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互联网出来之前,招聘或者找工作,都是通过报纸的,这也是报纸行业最大的利润来源之一。

同样,这也是筛选的方法,如果报纸上最简单的招聘都看不懂,那也就不适合这个工作了。

港华日报偏向高端,一份就要5毛钱,客户群体定位就不适合工人,而明报或者一般报纸却可以。

“好的。”

魏泽涛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廖创兴银行的廖烈文想在这几天来拜访您。”

“廖烈文?

倒是好久没见了。”

杨文东问道:“有没有说什么事?”

魏泽涛回答道:“没具体说,只说是银行对于大客户的年底拜访。”

“嗯,这倒也正常。”

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问道:“我们公司在廖创兴银行的账户上还有多少资金?”

“差不多还有50万。”

魏泽涛说道:“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跟廖创兴银行还有很多贷款业务,所以存款这边不好全部清零。

留了一点,以及一些交易数据,也是方便我们后续再合作。”

“嗯,那先这样。”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就回他,让他明天上午9点来好了。”

虽然贷款与存款是两回事,不过后面还有一年时间,考虑到对方对自己还会有着价值,因此,廖创兴的公共账户上也还是活跃的。

反正,只要到60年底跑路就行了,就算挤兑提前发生,自己的贷款额度更高,那廖创兴银行的结局无论是破产还是被其他银行收购,自己也都能保证不会亏本。

…… 第二天上午,廖烈文准时到来。

“廖生,好久不见了。”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听说你又娶了一个妾?”

“唉,是老婆。”

廖烈文笑说道:“香港法律虽然继承大清律,可毕竟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哪个老婆也都是一样的,妾这个词,还是不要说的好。”

“哈哈,抱歉。”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香港法律很多是沿用大清律的,不过也自然继承了部分英国法律。

最基本的人权还是有的,肯定不可能像古代那样,妾的地位非常底下的,甚至有时候连生命权都没有。

虽然“妾”

这个词还会存在,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对等了。

“没事。”

廖烈文笑说道:“这香港最大的好处,就是这里了,我一些西方国家的朋友,可是羡慕了。”

“其实也都一样的,你以为一夫一妻制的国家,他们不会玩?

就是为了维持法律,摆不上台面而已。”

杨文东淡笑说道。

连黑洞专家都去萝莉岛了,其他人还用想?

或许有些富豪只是没去“萝莉岛”

,但肯定也是有去类似其他地方的。

“哈哈,也是。”

廖烈文笑了笑,随后说道:“杨生,这次来拜访伱,也是我们银行的年终任务,我们需要拜访并感谢所有客户在上一年与廖创兴银行的合作。”

“哈哈,合作也是互利的,我也感谢廖创兴给我的资金支持。”

杨文东礼貌的回复道。

“互利共赢最好不过了。”

廖烈文笑了笑,随后说道:“除了这件事,我们廖创兴银行也希望能够与杨生在下一年达成更多的合作。”

“这没问题。”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合作?

可否具体点。”

廖烈文笑说道:“杨生,我们是银行,自然就是贷款合作了。

你这边有什么投资,需要大笔资金的,就可以找我们,我们会根据风险等级,来决定怎么合作,或者利息是多少。”

杨文东点点头,随后笑问:“看来廖创兴银行最近一年,吸储做的不错啊。”

廖创兴银行的创始人廖宝珊,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高调行事,到处接受采访,一度成为香港华人中,自前任首富何东之后的第一人趋势。

这个时代的大部分老百姓,能够接收的外界信息渠道有限,廖宝珊这样高调,自然就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存款。

这个思路,有点像前世的乔布斯、马斯克与雷军,利用老板的名气,来做产品的流量。

“还可以,就是吸收到的资金,也得借出去才行。”

廖烈文点点头说道:“杨生可是我们的优质对象。”

杨文东问道:“尊父不是在大量投资地产吗?”

廖烈文笑说道:“杨生说笑了,虽然我父亲在投资地产,但银行业也是家族产业的根基,我们也不可能因为有地产做就放弃银行业了。

再说,我父亲动用的银行资金比率,也不是很高,外界担心的问题,其实我们也都有数。”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廖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其实是你的个人行为吧?”

“对,杨生说的没错。”

廖烈文点点头,笑道:“我也希望银行的资金,尽量还是走银行的经营方式。”

“廖生可真是有心了。”

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

谁都知道廖创兴银行自己做房地产,风险太大,这样的玩法赢一万次,但只要输了一次就彻底死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