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电台开播的准备与音乐初谋划(1/2)
数天后,围绕在长兴实业工厂附近的一些早餐铺,突然发现,他们的很多小吃突然开始卖不动了,特别是包子。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长兴实业每天给员工发包子了,于是好奇之下,他们也想办法弄来了两个,打开一看,比他们卖的还要薄皮肉多,油都有不少。
“唉,这包子不能卖了。”
一名店主摇摇头,说道:“我还是去卖烧饼得了。”
另外一人说道:“烧饼也不行,人家天天都有包子,还买啥烧饼啊?
我看,还是卖油条吧,这个口味不一样。”
“也行。”
店主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
…… 港岛,港华日报大楼: “这里还有点味道啊?”
杨文东在大楼下面三层走了一圈后,皱眉说道。
秦志业笑说道:“杨生是担心这些味道对身体不好吧?
这个您不用担心。
哪怕现如今我们只能用三层楼,这面积也是远超过我们需求的,现在大家风扇在通风好的地方办公就行了,再过两个月,就正常了。”
“行。”
杨文东点点头。
随后,秦志业与张辉,一起介绍着这三层楼的规划使用。
目前来说,港华日报已经正式营业一段时间了,有着完善的各个部门,编辑、运营、业务、记者、后勤等等应有尽有。
电台这边则还是十个人组成的初期元老。
因此大楼第一层归张辉的电台,二三层则归港华日报。
不过等后续上面的大楼也装修完成后,那就会重新安排。
…… 走完一圈之后,杨文东、张辉与秦志业来到了位于大楼一层的播音室。
杨文东看着眼前有些“古老”
的设备,上面有着很多按钮、圆形或者槽型的调节档位,问道:“这就是你之前申请单中6万港元的音频控制设备?”
在电台牌照拿到手后,张辉便给了杨文东一份清单,涉及到几种主要设备,如覆盖全港的信号发射台设备,这个最贵,其他的还有几样,包括一套音频控制设备。
张辉说道:“是的,有了这套设备,可以调节主播说话的语音,去除杂音,这样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一些音乐家也会使用类似的设备来调节音乐。
只是进口的设备都会很贵,这套也是从法国进口的。”
“嗯。”
杨文东点点头,笑说道:“都能在港岛不错的位置买一套房子了。”
没有工业的地方,工业品就会异常的昂贵,这种非常稀少的设备更是如此。
“是的。”
张辉也说道:“可如果没有这个设备,我们直接在电台上播放原音的话,观众听时间长了就会不舒服的。
包括香港英文电台以及公共电台,都有类似的设备,不过他们设备比较老了,论音质,是比不了我们的新设备的。”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那行,你的播音员也招到了,那就来一段对话吧,我们正好听一听。”
“好的。”
张辉立马招手示意身后的两人,随后又回头问道:“杨生有没有想听的类型。”
杨文东说道:“就听郭靖与黄蓉认识的那一段吧。”
“好。”
张辉也立刻和几人一起去准备了,剩下杨文东与魏泽涛二人,找着了一份最近的港华日报,消磨时间。
不一会,播音间内便准备好,一男一女开始了黄蓉与郭靖刚刚认识期间的对话: 【郭靖看着少年黄蓉(男扮女装)即将被打,连忙说道:“被动粗,算在我账上!”
……】
播音间内,一共4人,一人演黄蓉,一人演郭靖,一人讲独白,最后一人最厉害,演各种路人…… 过了会,一段剧情播完,杨文东说道:“还是有点不自在,看来只能录播了?”
张辉点点头说道:“是的,现场播放的话,我们的确控制不了每一个人都不出问题。
录好了之后,再根据哪些不好的地方,进行重录,我们之前试过,很废时间,最后只能一小段一小段的录,有问题就整个小段重录。”
“嗯,这也正常。”
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香港的电影拍摄,也是这样的,所以不必在意,只不过有些新闻、广告的播放,不可能都录播。
后面还是要训练员工进行现场播放。”
“是的。”
张辉答应说道。
“那行,电台信号塔的建设还需要两个月,这段时间,相关人多练习练习,等两个月后,电台开播之前,我再来确认一遍。”
杨文东又说道。
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频道,很多都是需要类似前世的“直播”
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做好充足准备及培训了。
“明白,杨生放心,这段时间,我会训练好所有人。”
张辉承诺说道。
“嗯……”
杨文东点点头,这样的事情,他也只能指望手下的职业经理人了。
随后又问道:“音乐方面呢?
准备的怎么样了?
版权买了多少?”
前世21世纪,家用收音机基本上没了,但车载还是有的,经常开车的朋友,如果喜欢听广播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没啥内容,电台就会放音乐。
而这个时代,信息传递慢,新闻内容也不会有那么多,那电台就需要依赖大量的音乐了。
只要音乐够多够好,那很多观众就是为了听音乐而存在了,香港公共电台及英文电台其实也都是这么操作的。
“我们已经买下了76首音乐的版权,数量上跟公共电台差不多了。”
张辉回答说道。
“76首?”
杨文东下意识的觉得太少了点,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太多的音乐,于是说道:“那挑几首比较好听的播放试试,或者公共电台播放的比较多的。”
“好。”
张辉立刻下令手下去操作。
不一会功夫,播音间外面的喇叭里,又响起了一些音乐,一首音乐差不多2-4分钟。
十几分钟后,音乐便播放6首,第七首的时候,杨文东挥手示意停下来,随后问:“老张,这香港的好音乐还是少了点啊,还是因为我的口味要求比较高?”
理论上来说,杨文东对音乐口味的要求肯定是比这个时代高的,毕竟前世那么多经典音乐都被他听过来了。
他对刚刚播放是几首华语音乐不是很满意,不过如果现在的香港市民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张辉说道:“这个我不好说,但香港的音乐,很多还是来自于十几年前的内地,这十年基本上也没什么新歌。
反观就我知道的日本,那边好听的音乐就非常多,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好多新歌出现。”
“经济决定文化,没有一个好的经济,是不可能有什么文化产业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再过20年,香港的电视剧、电影、音乐流行半个亚洲,其根基就是70年代香港经济变的很强;21世纪初的韩流席卷亚洲,原理也差不多。
没有足够的经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追求艺术,去追求好听的音乐、好看的电影电视剧。
经济强国才有文化输出,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张辉笑说道:“是这个道理,美国电影业那么发达,也是这个原因,有足够的观看客户。
不过这两年,香港的几家电影公司也很不错,但音乐这一块,不太行。”
“正常,一般的人,连收音机都没有,更不可能指望他们去买唱片机了。”
杨文东也分析说道。
香港的电影目前已经有破50万港元票房的存在了,但电视剧与音乐还是非常拉胯。
原因就是电影直接花小钱就可以去电影院看,但想看电视剧就得买大几百元的电视机、一个月支付25元的有线电视费用。
普通中产阶级都吃不消,音乐要稍微好一点,唱片机没电视机贵,可拥有的人也是少数。
张辉接着说道:“香港很多人,买收音机其实就是为了听音乐。
我也已经安排人去湾湾那边购买音乐版权了,只是那边跟香港差不多,好听的音乐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