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太不尊重催化剂了(1/2)
午饭后,郝仁正准备打会瞌睡,胡教授回来了。
“胡教授,詹老师没和您一起回来?”
郝仁有些好奇。
胡教授似乎有些疲惫:“咱们这儿没有50升的反应釜。
只能去兄弟单位那借用一下。”
胡教授说着话,从包里掏出一沓子票。
郝仁接过来看了看:青华大学食堂,菜,贰角。
“郝仁,这些是这个月的饭票,你可收好了。”
胡教授拍了拍饭票。
“你是借调过来的,待遇从优。”
郝仁连忙收了起来,有了这些饭票,又能拐些牛马过来了。
话说回来,现在一边领着轧钢厂的工资,一边拿着青华的补贴。
这小日子过得要飞起来啊。
----------------- “胡教授,组里的几名学生,都安排好实验方向了。
我给您汇报一下?”
郝仁想了想措辞。
胡教授却摆了摆手:“来你这之前,已经找他们了解过了。”
说着话的功夫,郝仁起身倒了杯水,给胡教授递了过去。
胡教授接过水杯,吹了吹:“方向是没什么问题。
你挑人的眼光不错,让范哲来带队负责侧链上基团,挺好的。
就是一点,王浩那边的催化剂是不是急了些?
毕竟人手还是有些紧缺。”
胡教授的话,郝仁是听明白了。
胡教授的想法是,把所有人员都投入到半合成青霉素的课题上。
因为侧链基团的筛选,是十分消耗人力的一步。
可他不知道的是,得益于郝仁后来者的记忆。
侧链基团的选择,早就是一个清晰明了的方向。
原本可能需要十个反应才能验证的基团,现在只需要两到三个。
而且,这还是因为郝仁故意找了‘陪跑’的缘故,不然个个都是定向爆破。
郝仁想了想,小声的说着:“胡教授,您说的对。
确实是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侧链上基团上。”
和领导说话,一定要先肯定。
这点X数,郝仁还是有的。
“可是,反应好做,后续分离、除杂太耗时间了。
如果几个人都去做反应了,不说别的,等到过柱子的时候,那边得排一星期的队了。”
“现在活性炭也即将国产了。
趁着还有段时间差,咱们把催化剂的技术,再摸一遍,往深了摸,往远了摸。
等国产活性炭一上市,咱们立马就能做到自产催化剂。
这样不但可以稳定国内的催化剂供应,还可以为国家节约一部分采购支出。”
郝仁的话,让胡教授怔了一下。
他在实验室里呆了半辈子,每天想的都是反应路线。
像郝仁说的这些,还真是他的盲点。
但即使是这样,自产催化剂和节约国家支出这两点,他还是明白其中意义的。
他放下杯子,语气也慎重了起来:“活性炭的事,你确定?”
“嘿!
我的胡教授嘞,报纸上都登了快俩月了。”
郝仁拍着大腿。
报纸上有没有登,郝仁不知道。
郝仁知道的是,胡教授指定不看报纸。
果然,胡教授想了片刻:“那好,就按照你的思路来。
没有催化剂,就没有化工。
自产催化剂对咱们来说,太重要了!
这可是卡脖子的玩意儿!”
说完,胡教授又凑近了点,小声说道:“给你透个内部消息。
上级部门已经和学校沟通好了,明年要设立石油工程系。
要把石油炼制作为发展重点。”
“石油炼制?
那涉及的催化剂可就多了去了。”
郝仁有些激动了。
见郝仁有些激动,胡教授笑了笑:“现在看来,在半合成青霉素课题组下面弄催化剂,是不是有些太不尊重催化剂了?”
“您的意思是?”
胡教授话里的意思,郝仁懂。
可是他不能提,这种事情谁主动提出来,谁就是带头人。
像催化剂这种化工根本,是他一个轧钢厂的三脚猫医生能提的?
果然,胡教授又继续说了:“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我们一起去系主任那里,把你的想法提出来。”
郝仁连连摆手:“胡教授,这可不合适。
我这纯粹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撞上石油炼制的车了。
这事儿只能您一个人去说,不然曹主任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石油炼制的’,那可就说不清了。”
“我这倒没什么,关键是胡教授您啊。
万一您在曹主任那,留下了嘴不严的印象,那可不岔劈了吗?”
听了郝仁的话,胡教授沉默了半晌。
“还是你考虑的全面。
石油炼制这事……还真没往外公布。
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系主任姓曹的?”
胡教授有些好奇的问着。
“我说他姓曹了?”
“你都说了好几遍曹主任了。”
“您没听错?”
“没听错。
用你们四九城的话,听的真真的。”
郝仁眼珠子转了转:“嗨,您猜我怎么知道的?
还不是从那张借调函上看到的。”
借调函上还真有曹姓人员的签字,至于是不是系主任的,郝仁压根没注意。
胡教授想了想,还真是。
那封借调函,是他这边提出申请,从系主任开始一路签过去的。
胡教授挠了挠头:“那好,咱们先这么说。
我这就去找系主任,提一下。”
“您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