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做科研不能只看数据(1/2)

胡教授叹了口气,对着旁边的林国栋招了招手。

这学生聪明是聪明,就是有些惫懒。

“国栋,你带着你们那组的同学,好好配合郝……郝老师。”

郝大夫是不能喊的,喊出来太伤士气。

“胡教授,我一定会配合好郝老师的工作。”

林国栋字正腔圆的应着。

胡教授皱起了眉,这小子怎么给打了鸡血似得?

“郝仁,先让国栋带着你熟悉一下。

我和老詹要出去一趟。”

胡教授安排好便出去了。

林国栋则带着郝仁,到了隔壁的办公室。

“郝老师,您以后就坐在这吧。”

林国栋介绍着。

“这个位置原来是另一位老师的,后来被抽调上去了。

到现在也没人接替工作,位置也就一直空着。”

郝仁环顾了一下,环境比起轧钢厂是次了点。

“国栋,小组现在有多少人?”

郝仁坐下,试了试椅子。

“算上我,一共六个。”

林国栋拉了个凳子,汇报着。

“都是研二?”

“这倒没有。

两个研一,三个大三。”

郝仁沉默了片刻,人手看起来不少。

可化学并非只是做反应,后续的分离、提纯,才是耗人力的大头。

“国栋啊,人手还能增加一些吗?”

郝仁试探着问了句。

林国栋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临时找些同学帮忙,倒是可以。

可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课题,时间不是很充裕。”

‘哒哒哒’郝仁的手指,带着节奏敲起了桌子。

“国栋,抽时间去大一大二走走,多交些小朋友。

有些学弟、学妹,对自身要求很高,对实验室也很向往。

无奈的是,限于课程安排,他们只能通过课本来学习化学知识。

这是不对的。

红爷爷不是说过嘛,实践出真知。

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

要让他们尽早参与、尽快参与实践工作。”

林国栋舔了舔嘴唇,这郝老师是做思想正职工作出身的吗?

“郝老师,大一、大二的学生,对咱们的实验来说,能力还是有些欠缺的。”

林国栋仔细斟酌了一下,才说出来。

“做事情,不要怕困难。

能力欠缺不是什么大问题,慢慢学习,也能提升上来。

再说了,也不必让他们参与实验工作。

但是,像过柱子、萃取、清洗器皿,这些简单操作,他们还是可以胜任的嘛。

国栋啊,咱们可是在帮助他们成长啊。”

“郝老师,那我……试试?”

林国栋的声音里有些迟疑。

“做事情哪能试试?

务必要全力以赴。”

郝仁坐直了身子,斩钉截铁的说道。

“是。”

林国栋擦了把冷汗。

办公室里,两人又聊了一会。

郝仁对胡教授的课题组也渐渐有了了解;而林国栋也对这位郝老师愈加的佩服了起来。

“郝老师。”

办公室里进来了几名学生。

郝仁看了看人数,得儿,算是到齐了。

等林国栋挨个介绍了一遍后,郝仁从兜里掏出了一摞纸。

“半合成青霉素。

主要是解决三大问题。

不耐酸,不耐酶,窄谱过敏。

胡教授那边已经完成了不耐酸的合成。

接下来,咱们来继续不耐酶,窄谱过敏两个课题。”

“咱们课题组现在是六个人。

范哲、李艳、徐贺,你们三人负责侧链上基团的反应。

这几张是我列出的基团表。

范哲,你是研一了。

上基团的反应,你来负责路线设计。

把握住原材料易得,反应步骤少,产率可接受的要点。”

“林国栋,你带着周凯做这几个反应。

反应涉及的原材料,先去别的实验室找找。

没有的话,就自己制备。”

林国栋是研二,周凯是研一。

“郝老师,这些好像不是青霉素的中间体?”

林国栋犹豫了片刻,问道。

当然不是青霉素了,这可是你们郝老师的西地那非中间体。

“你们俩先做着,后续用的到。”

郝仁不容置疑的安排着。

“郝老师,那我呢?”

还没拿到安排的那名学生举起了手。

郝仁又掏出张纸:“这上面是反应中需要用到的催化剂。

几种制备方法,我都列了出来。

你先做出样品,咱们测试后再说。”

几名学生凑了过来。

毕竟,催化剂可是他们经常会用到的。

“钯碳、雷尼镍、铁触媒……”

有人念道:“铁触媒用的到吗?”

郝仁笑了笑,你们是用不到,可尿素没了它可不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