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奇微出动王牌骑兵一师!东线第一场决战即将到来!(2/4)

是整个联合国军东线战区的崩溃!

是比抛弃富平里惨烈百倍的损失!”

范弗利特面对艾克尔伯格狂风暴雨般的指责,脸色铁青的压着怒火道。

“凭什么?!

范弗利特,你就那么确定这支中国部队还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他们是人!不是机器!

连续高强度奔袭作战,打穿元通里,再猛攻富平里外围并成功突破!

他们的士兵会疲惫!

装备会有损耗!

弹药也会有巨大的消耗!

他们刚刚遭受的激烈抵抗和取得的战果本身,难道不正说明他们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凭什么一个已经打烂了的富平里,一群刚从外围被打散的残兵,带着这么点人就能阻挡我的美二师?

你是把我们最精锐的师,看得比朝鲜民兵都不如吗?!

懦夫!你根本不敢进攻!”

艾克尔伯格被范弗利特描绘的可怖场景噎了一下,但旋即更加激烈地反驳道。

“够了!”

李奇微一声低沉的断喝如同闷雷炸响,压过了所有争吵。

他缓缓站起身,脸色如同阴云密布的天空,目光冰冷地在针锋相对的两位参谋长脸上扫过。

激烈的争执戛然而止,所有军官都屏住了呼吸。

范弗利特和艾克尔伯格各自胸口剧烈起伏,像两头怒视对方的公牛,但都强迫自己不再言语。

指挥大厅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只剩下电报机的嗡鸣更加刺耳。

李奇微的视线从地图上的富平里挪开,落到了角落里那位一直异常安静的中国顾问楚云飞身上。

“楚先生,作为熟悉东亚战场形势的顾问,你如何看待当前富平里的局面?

以及对我军的应对策略,有何高见?”

李奇微问道。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楚云飞身上。

这位来自中国的军官,他的意见在这种关乎盟军重大决策的时刻,突然变得微妙而关键。

范弗利特和艾克尔伯格都紧紧盯着他,试图从他细微的表情和措辞中捕捉到真正的倾向。

楚云飞似乎早已料到会被点名。

他不急不缓地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先是对李奇微和几位高级将领微微颔首致意。

然后楚云飞便走向了地图,站在距离两位参谋长稍远一点的位置,目光沉稳地掠过杨口、富平里,以及更广阔的战场。

短暂沉默后,他以一种清晰、冷静,带着明显分析性的口吻说道:

“尊敬的总司令,范弗利特参谋长,艾克尔伯格副参谋长,

两位长官的判断,都基于各自对战场态势深刻的理解,也揭示了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范弗利特参谋长着眼于规避不可控的战术风险,力保东线核心美二师的安全,这是稳重之举。

艾克尔伯格副参谋长则强调了盟军协同、士气维系以及政治外交层面不可回避的后果,这是深远之虑。

但是,请恕我直言,各位似乎都在‘孤立的’看待东线的这场危机?

为什么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杨口城的美二师和包围富平里的中国军队身上呢?

李奇微将军,您的指挥部手中,不是还掌握着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吗?!

尤其是拥有强大装甲力量和高速机动性的骑兵第一师!

他们距离富平里的确比杨口的美二师更远些,但还远未到完全遥不可及的地步!

而且,预备队的意义不就在于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严重态势、进行决定性战场支援的吗?

至于艾克尔伯格副参谋长所担心的‘士气’与‘盟军团结’问题提的很好。

在我看来,动用我们最精锐的骑兵第一师去驰援、拯救被围困的盟军将士,恰恰是凝聚士气的最有力行动!

它将向所有盟国和士兵证明,美国绝不会在危难时刻抛弃并肩作战的战友!

此外,若骑兵第一师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及时赶到战场就万事大吉了。

他们不需要攻击钢七总队已经严密设防的富平里核心外围!

他们只需要迅猛插入富平里与中国东线突击集团李云龙部队之间的结合部或侧翼,有效遏制住钢七总队可能对我驰援之美二师进行的反包围企图。

同时还可以为美二师主力顺利脱离杨口城外围接触、安全后撤创造出通道和空间!

一旦美二师主力与被困富平里的混编团成功汇合!

集结起来的重装力量,在精锐的骑兵第一师强力掩护下,凭借强大的空地火力支持就足以掌控战略主动权了。

无论是选择据守富平里防御圈支撑更久等待我方战略调整。

还是集中力量实施反突击,打退中国军队。

甚至尝试以绝对优势火力反过来歼灭这支连续作战必然疲惫的中国钢七总队……都有机会!

当然,这是基于最理想战况的推演。

但其核心在于:我们有力量!有强大的预备队可以动用!

我们不必在‘抛弃’还是‘冒险强攻’之间做痛苦二选一!

我们完全可以动用预备队,在空军强力保障下,进行一场积极的、具备决定性战役意义的解围与反击作战!

这不仅能解决眼前危机,更能沉重打击敌军士气!

震慑李云龙的东线突击集团!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

这才是符合我们联合国军力量与身份、一劳永逸地摆脱被动局面的破局之策!

动用骑兵第一师,价值不仅在于救援,更在于它可以创造一个‘歼灭中国最锋利尖刀’的历史性战机!”

楚云飞的发言流畅、条理分明、逻辑链完整。

他巧妙地融合了范弗利特担忧的“避免美二师被夹击”以及艾克尔伯格强调的“不能放弃政治与盟友责任”这两个几乎矛盾的核心点。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他还给出了一个似乎风险可控、收益巨大的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他引出了动用强大的预备队来进行有力反击的前景。

这种思路本身就带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契合了指挥部多数军官内心渴望掌握主动的潜意识。

尤其是他提出的“趁势歼灭钢七总队”这一极具诱惑力的终极目标,更是在饱受这支“幽灵部队”刺激的指挥官们心中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整个指挥部陷入更深的沉默。

原本支持范弗利特“壮士断腕”方案的几名参谋,脸上也露出了犹豫和重新思考的神情。

艾克尔伯格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楚云飞毕竟支持了他坚持救援盟友的核心主张,并提供了一个更有“进攻性”的方案。

范弗利特则是死死盯着地图上遥远的预备队位置,又看了看富平里那个刺眼的红圈,心中的时间差焦虑和钢七总队带来的心理阴影依旧沉重。

很显然,他不信任楚云飞描绘的美好蓝图能够轻易实现。

范弗利特张了张嘴,想质疑的东西有很多。

骑兵一师具体的集结、机动时间,富平里是否能支撑到那一刻,以及钢七总队在绝望围困下是否还有足够意志抵抗美二师正面突破……

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的巨大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整个救援行动崩溃成更大灾难。

楚云飞双眸闪过一丝笑意,这正是他这条策略下给伍万里和云龙兄的机会。

只要够快,快则可破全局获得胜利。

范弗利特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最后的坚持道:“将军,楚先生的战略构想很有气魄,但是时间因素也得考虑!

骑兵一师现在的位置距离富平里的直线距离超过一百五十公里!

沿途地形复杂,道路状况不明,敌军小股部队和游击队的袭扰必然不断!

即使命令即刻下达,全师展开强行军,抵达指定作战位置最快也需要至少三十六个小时,甚至四十八小时以上!

而且这期间,外围的中国军队必然持续施压,发动进攻消耗他们!

他们能坚持完整的三十六个小时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