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909我爱BJ天安门(1/2)

唐植桐量了一下医院病床的长高宽等数据后才跟吕丽娴告辞去押运处。

一路上,唐植桐都在琢磨设计需求,尤其是床头从什么地方开始上仰,是简单粗暴的中间?

还是考虑人体从屁股到脑袋的长度?

如果考虑人体比例的话,还要对身高数据进行搜集,毕竟每个人的身高及各个部位的比例是不同的,这个比例一定要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

路过广场的时候,唐植桐看到有游客在那边跟天安门合影,无论是穿着还是精神面貌都要比普通居民好很多。

世间的规则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肯定都会有人过的安逸,化工原料公司那边还没有消息,唐植桐有点期待孟主任那边能给淘换到什么房子了。

等来到押运处时,正值午饭时间,院子里的土豆已经被铲了大半。

马薇和付彩云正在财务科吃饭,见到唐植桐进来,立马停了筷子,站起来打招呼: “科长。”

“唐科长。”

“今天伙食不错嘛。

坐,莫因为我耽误你们吃饭。”

唐植桐乐呵呵的将自己挎包取下来,一边打开掏自己的饭盒,一边瞅了一眼两人的饭盒。

“食堂今天改善伙食,炖了土豆,每人都有两大勺。”

谈到吃的,付彩云眯起了眼睛。

“看来好事都让我赶上了,你们吃,我去食堂。”

唐植桐拿起自己的饭盒,跟二人点点头,径直去了食堂。

食堂的诸位职工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土豆好,既能当菜,还能顶饿,而且免费。

唐植桐从窗口打了两勺,驻足扫了一圈就看到了方圆,主动凑了过去。

别人都在笑,但方圆有些笑不出来。

“方处,外面打算种点别的?”

唐植桐放下自己的饭盒,跟方圆打个招呼,打听道。

“嗯,陈大姐请技术员来看了,冰雹打了土豆秧,产量跟不上了,他建议及时收获,改种南瓜。

没想到今年又跟南瓜杠上了。”

方圆笑笑,脸上都是惋惜,这些土豆倾注了押运处很多人的心血,一场冰雹下来,说没就没了。

“是有点可惜,不过南瓜也很好,产量高,而且不用怎么打理。”

事已至此,唐植桐只能捡好听的去说。

“嗯,只能这样了,得亏时节还不晚,一切还来得及。

还想着秋天再种一次白菜来着,看样子来不及了。”

事实摆在面前,方圆虽然惋惜,但也只能接受,好在还有农场那边补贴着,日子应该能过得下去。

“也不一定,今天天气偏热,等收南瓜的时候再看呗,气温允许还是能种白菜的,最多不结团,但不影响吃。

如果气温低,咱可以种上一茬葱,葱不怕冻,到了冬天蘸点酱油就能当一顿菜,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唐家在院子里种了多年的蔬菜,唐植桐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蔬菜的成长期都一定的了解。

“嗯,技术员也这么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方圆点点头,叹了口气,有些事非人力能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吃完饭,唐植桐回到财务科的时候,付彩云已经离开。

唐植桐坐在办公桌前写写画画,将自己能考虑到的病床参数、需求都记录了下来,他打算将病床的改进工作继续交由科研班完成。

说来也怪,今年的毕业分配迟迟没有公布,很多应届毕业生也没有离校。

对于这种情况,毕业生也不着急,大家心里很清楚,只要在学校一天,就有大学生的定量,如果分配到地方上,这个定量就很难保持了。

为什么毕业分配还没下来呢?

唐植桐不清楚。

既然都还在学校,这种免费使用核动力牛马的机会还是要抓住的,保不齐病床攻关结束,卫生部门眼前一亮,还能再提供两个留京指标呢。

下午稍事休息,方圆就带头挥舞着镢头刨开了土豆。

唐植桐既然赶上了,也不能置身之外。

土豆还没完全长成,只有鸡蛋大小。

土豆很嫩,带着皮两刀切成四块,炖起来正好,今儿中午就这么吃的。

男同志在前面刨,女同志在后面捡,捡满一筐就抬着去后勤仓库倒出来。

虽然土豆个头小,但耐不住数量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押运处食堂大概能在没有蔬菜供应的情况下撑个十来天。

土豆刨完,方圆就让女同志回去歇着了,他继续带领着男同志们顶着大日头争分夺秒、挥汗如雨的翻地,争取早日将南瓜种上。

有领导以身作则,没有人叫苦喊累,食堂高师傅生怕大家中暑,将食堂为数不多的绿豆都贡献出来给大家伙熬了一锅绿豆汤。

干活干累的同志,去田边休息一会,喝杯绿豆汤、抽根烟,回去接着干,一时间,押运处的这处菜园子热火朝天,一点都不比报纸上宣传的场面差。

临近下班的时候,地也刨了个差不多了,马薇从财务科出来,径直走到唐植桐面前:“科长,门卫那边打电话,说有位姓丁的同志找你。”

“好嘞,谢谢。”

唐植桐抬起胳膊擦了一下额头的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好干,不仅累腰,汗水还会跟顺着眉毛、眼睛、鼻子往下滴,搞的脸上痒痒的。

跟方圆打声招呼,唐植桐就这么顶着一脑门的汗,任由被汗水打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去了门卫。

丁建辉一看唐植桐这副尊荣,吃了一惊:“你不是在财务吗?

干什么累成这样?”

“前两天下冰雹,把菜园子的土豆都给糟践了,我们正在腾地方种点别的。”

唐植桐笑笑,跟门卫打声招呼:“这是我朋友,登个记放行吧。”

“好嘞!”

门卫早已登记,听唐植桐这么一说,放下心来,直接抬起了栏杆,那位持枪站岗的同志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大门外的远处。

“你们这地方保卫真严格,我刚才被盯的发毛。”

丁建辉推着自行车一进来,就小声跟唐植桐吐槽道。

“没办法,前阵子这边发生了伤人的案件,所以在人手上做了加强。”

唐植桐笑笑,自打马薇被姓秦的扔的刀扎中以后,火车站这个职工通道的保卫工作做的很到位。

丁建辉被盯着离不开这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恐怕就是他的这副尊荣了,蓬头丐面,身上还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怎么看怎么像那次秦某人的模样。

“怪不得,这样就说得通了。”

丁建辉恍然,看了眼正在地里忙活着翻土的押运处职工,他跳过这个话题,直接快进:“小唐,去你办公室一趟吧。”

“辉哥,你真没必要这么客气。”

唐植桐能猜到丁建辉这次来的目的,无非是送东西表达感谢。

若不是门卫盯得紧,唐植桐甚至想在大门外跟他拉扯会儿,却又生怕门卫误会拉了栓,所以只能把他迎进来。

“桉子,你可以这么说,但我不能这么不懂事,况且,这也是我妈的意思。”

丁建辉说这话的时候很动情。

自打母亲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就创造各种机会给自己介绍人认识。

尽管自己很反感,但还是硬着头皮跟人家客套,信也通了两三回,却从来没有碰到一个像唐植桐这样能办事的。

短短三个月,自己就从一个基层爬电线杆的基层工作人员调到了电业局市局,成了一名科员。

科员,听着不高,但位列24级干部中的21、22级,属于基层干部,这是正儿八经读满四年高级中专毕业后的最高待遇,哪怕是放在大学生中,也能位列中等。

丁建辉很知足,他母亲也很满意。

时至今日,母亲已经病入膏肓,时日不多,丁建辉才终于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对唐植桐这边的友情非常用心。

“真是拿你没办法,走吧。”

唐植桐笑着摇了摇头,丁建辉搬出了他母亲,自己就不好拒绝了,总不能让她走的不安心吧?

马薇是个知趣的,见唐植桐领着朋友进来,倒了一杯水就出去了。

等马薇出去,丁建辉才从包里把东西掏了出来,两瓶几年前生产的茅子,外加两瓶肉罐头。

“辉哥,我把酒留下,罐头你带回去给阿姨补补身子。”

丁建辉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眼下供应紧张,唐植桐就想折中一下,既让他安心,还能不影响他生活。

“不用,家里还有。

不瞒你说,我妈这一住院,去探望的叔叔阿姨不少,家里不缺副食。”

丁建辉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这些探望的人里面就有母亲舍下脸皮求的人,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但都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不过,丁建辉理解他们,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当初答应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母亲面子上好看罢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